地藏经讲解网

慈法法师:成佛后的无尽妙用 [药师佛十二大愿五]

发布时间:2024-04-01 03:19:55作者:地藏经讲解网
慈法法师:成佛后的无尽妙用 [药师佛十二大愿五]

第三天下午(录音对应3-2)

1、了知诸佛如来亲证的法界性:一真皆真
上午把药师佛的第一大愿提示了一下,希望大家象药师佛一样在本因地发无上菩提心,所谓自身成佛,身光表里,映照十方,照耀无量众生,令一切众生如我无异。就象文殊菩萨所发的大愿是一样的:“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大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发与佛陀一样的愿,要有个体会。佛是十号具足的——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我们能做得到吗?

一定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一切诸佛因地与我等决定没有差别,若有差别我们也成不了佛,佛也无以成佛。所以佛本因地与我等无异,我等因地也与佛本因地无二无别,但依大愿而行,必得成就!

你说我依佛愿能不能去实践呢?若没有佛愿一乘的这种果地的加持,没有这个大目标,我们就不会生起喜悦与爱乐,就没有喜悦的增上引导,这是佛的报德差别对我们的呼唤。

药师琉璃光如来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乃至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有的成就都是在报德上与我们众生显现差别。

我们也有报德,我们的报德是我们各个现在的样子,四生九有之类千差万别,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生,人类是胎生,众生差别太大了,四生九有的差别是报德的差别。

我们的本质无别。——这是我们成佛的基础与源头。往往我们学佛的人忽略这一点,忽略我们与佛原本无二无别的心性,就是本性,自性,或者说无自性性。

若不知道这一点我们就和外道无差别,和信鬼神无差别,就会求他,和信其他教没有差别,和无神论也没有差别。由于我们本性与佛有无二无别的本质,我们才能发象佛陀一样的愿望,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才能象佛一样具足修德,顺性起修的修德,是具足的,是无畏的,是自在的,是究竟方便的。

我们做事会累,会有阻碍,有烦恼,有沉淀,有厌倦的状态。我们读《普贤行愿品》,“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诸佛发愿也是这样发的,因为这个愿是无量寿无量光,他是顺性发的,他不会散坏的。

我们这一生发的愿,好比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吃饱就很好;七八十年代,想要住房好;九十年代,感觉住楼房才好;二十一世纪,想要有车子……这个愿望不断地在变化,永远没有止境。这愿不是大愿,不过是一时的需求罢了。

药师佛发的这个愿是寿命无量的,是恒长恒古不变的,我们可以长久地去随顺这个愿望,运用自己的生命。你会得到莫大的安慰、究竟的喜悦,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省力,生命越来越有智慧,越有方便,越有通力,有无碍力、广大力。我们为自己自私狭隘的一时的愿望,都违背了自性的作为,在无常中一时满足又变掉。

我们发药师佛的愿望:“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这样的愿望可以尽于未来际恒长的、细致的、不断的、不重复的去实践,这个愿望不会重复,何以故呢?因为他不是造作的,不是自私的、狭隘的得失心来做的,他是为了令一切众生光明遍照,一切众生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愿望不会重复,所遇到的事情也不会重复,所以他没有尘劳感,没有厌倦感,越做越喜悦,越明了,越做所具的威德善巧越具足,所以顺性发的大愿就会有顺性所设立的报德。圆满这个大愿就是药师佛。

2、凡夫依佛愿而行就是佛愿力的实施者

我们这个色身,父母所生的凡夫身,以佛愿而行就是佛愿力的实施者。虽然是凡夫身,但可以作佛事,虽然是凡夫人,但可以转身做佛应化事。佛在世间应化,谁来应化?以佛愿而行者,应化于世间,广利有情,无所畏惧。是世间的游戏者,利益者,布施者,安慰者,不是世间的逼迫者,掠夺者,伤害者。

大家相互倾轧逼迫,为了争夺追逐世间那一点幻化的财色名利,很快就坏掉了,变掉了。这一类拼命争夺的人,很苦!有的人有权,但他没有权用,因为需要更大的权,很贫瘠;有财的,没有财用,因为需要更多的财,也很贫瘠。中国人讲知足常乐,佛的大愿来讲他不知足,但他也常乐。

不知什么足呢?欲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应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唤醒众生, 即为福德,唤醒自他,即为圆成,这就不会有劳顿之感,不会厌倦。

世间所有的愿望的满足都是稍微用点力就能得到的。很多人说:我很多事做不到,做到了你就会感到没什么意思了。你想一想你一生中,你努力做事情,做到了也感觉没什么意思,你可以回忆回忆,想想,感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去观察感知,这样我们就可以认识一个事情,世间的一时短暂的自私的需要,实在不会长久,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

那我们世间的需要是不是彻底放弃,一点不要呢?不是,我们该正常的生存还是正常生存,只是不因生存而苦恼,生存,我们运用佛法而生存,一定生存得更加喜悦、明快、健康、有智慧。

佛陀发这个愿我们要思维,要观察,佛愿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它会给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庄严、清静、喜悦、无畏。

有人说:有的人学佛怎么学得这么苦?这么颠倒?这么难?不是。这不是学佛学的,而是因为他的业报的成熟、业报的延续。过去的业现在已经受报了,智慧的人把现在受报当成一种感恩,实践佛法的机会了,贪嗔痴慢疑、健康、好坏生起来了,都在实践佛法、运用佛法;愚痴的人就在怨天恨地,怨这个怨那个,怨社会怨家庭,怨佛教怨周边人,越怨自己路子越窄越苦越没有意义。

我们学佛人面对任何事情现前,不管是逆是顺,顺者莫骄慢,逆者莫气馁,顺者善观之,是过去所做善业之果报,不生染著;违缘来了莫生卑贱想,莫生怨恨想,是过去所作不善之业现在成熟,我们在成熟之中正确面对它,喜悦地面对它,因为我受一个就少一个,我受一个就能体验到善恶报应真实不虚,我就能逾越一个善恶果报,我们就能了知善恶果报无有自性,从逆缘中学到了智慧,学到了出离。所以说莫畏惧逆缘,莫染著顺缘,人生就会很光彩、很丰富、很踏实、很具足。

因为逆顺二缘是人生的全部,所以真正以佛愿来观察世间,逆顺二法皆为成佛资粮,皆是珍宝。如果我们不依佛愿往往会贪于顺缘,排斥违缘,何以故呢?众生无有承担恶缘的心愿,所以凶事一来就逃之夭夭,就怨天恨地,那就增加了新的恶缘,新的恶缘的机又成熟了。那主要是没有一个清晰、慈悲、智慧的愿望,因为智慧不染,慈悲了知自性之来源,苦难之来源,我们就会走出来,对自他都有慈悲心。

所以第一大愿就是让我们了知法界之心一时成就,我们自身成就之时,一切法界众生也都成就,因为一真皆真,光耀十方,全体即是啊。一真皆真!诸佛如来亲证的法界性就是一真皆真。

我们在凡夫位上就是一妄皆妄,怎么妄呢?我们现在被贪蒙蔽了,就以为整个世界人都贪;嗔来了,我们用嗔心面对人,就嗔害;慢心来了卑视有情;疑心来了,怀疑一切打倒一切,什么都不信了,邪见就生起来了,苦逼自己,这就是凡夫所延续的状态,我们若不走出这个感知,我们就永远没有出离的机会了,

佛陀世尊来唤醒我们,召唤我们,唤醒我们什么呢?唤醒我们认识我们与佛本来无二的本性与自性,依自性而修行,依自性而观察,依自性而设立大愿。

凡夫不会立愿,诸佛如来给我们立了一个愿,象我们读普贤菩萨十大愿也是佛帮我们设立一个愿,我们自己不会立, 自己设计不了。不知道怎么来立愿,药师佛亦复如是,给我们立这个愿,

第一个大愿就是让我们体现法界性,一真皆真,现在我们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些妄它的本质也没有本质,也是真,妄处见真妄亦真,真处迷失真亦妄。我们用得起用不起啊? 这个地方我们要善思维、善观察、善运用。

3、佛陀广大究竟的真实智慧与妙用
我们看看药师佛第二大愿: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二大愿就有特定的说法了,第一大愿彰显了法界性一真皆真的真实。那一真皆真了我们还做什么呢?有人会说:成佛!成佛有什么意思呢?后面讲一真皆真的妙用。

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清楚,成佛是象琉璃一样,内外明澈,清静无暇,光明广大。

象我们读到《观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自身焰光普照百亿国土,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令一切众生,入佛光明,得究竟解脱。

那药师琉璃光如来世尊呢?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这个功德巍巍就是他在大光明藏中具足自受用,自身的安乐与威德,通力善巧,广大庄严,真实具足,用一切语言教导一切众生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欲界、色界、无色界,若浊染世界、若清净世界,一切不可思议世界皆能趣入,广利有情。

功德巍巍,身善安住,坐于金刚菩提座,光耀十方,随机感应,莫不周遍,度脱众生,不动本位。

你说成佛有什么意思?这里就说了成佛的作用。否则你说我们拜佛念佛成佛,一真皆真有什么意思呢?就要有意思,有作用,没有作用的话我们凡夫之身,平时充满了欲望,充满了贪嗔痴慢疑的感受,这些感受没有了,人会受不了的。

自他受用具足真实,两种受用——自受用他受用都是真实不虚,广大无碍的,清静通达,无所畏惧。入佛境界,入魔境界,入众生境界,入幻化境界、入庄严境界、入清静境界乃至入一切自在境界不可思议,凡夫心力所不及,我们亲证之时一定知!

《华严经》,诸佛境界,我们从第一品一直读到第八十一品 ,处处说:广大究竟,妙相庄严,真实妙用,分身无数尘刹之中,各转妙*轮,度脱无量无边不可称说之有情,令无量不可称说种类之有情,一时得以度脱,成就无上菩提,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若以我们的思想言说,不可及,若以诸佛自在力而可及。言说尚不可及,佛力自受用:具!他受用给予:及!就是做的到。令我们一切有情向往随顺趣入、亲证这样的利益。

所以学佛是有无量的妙乐,胜真的喜悦,真实不虚的功德与利益,不是泛泛之说,不是轻许于人,不是蒙蔽于人,不是宗教鸦片,是真实不虚的。是欲令我等享受体验真实生命的广大自在之力、庄严之力、清静之力、威神之力、悲智之力、神通光明之力!

焰网庄严,过于日月。

我们看到日月都会感到月轮清凉,日轮温暖,照耀大地,太阳照射大地给人带来的温暖,我们在世间做什么都可以在太阳下面进取我们的作为,看得见,摸得到。

超于日月,为了干什么呢?一切幽暗,一时消除,尤其是太阳光,能除幽暗之冥,能令幽暗有情一时得到光明藏,充满了生机,免除了幽暗之害,我们知道在幽深之处人会很苦,尤其是人类,人类对于幽冥的伤害是畏惧的,鬼神多在幽暗之中,他不怕幽暗,但是他不能度脱,多于阴性之害。

幽冥众生,悉蒙开晓,

诸佛如来出世不只是为了自己享受着所谓的光焰广大庄严安住的自身的受用,不只是为了这,就是为了广利十方,令一切无力自拔的有情得以出离。幽冥众生,幽冥除幽冥,是除不掉的,那我们真正的发这样的大愿,愿我们成佛时,具足这样的光明、善巧,度脱幽冥众生,这就是成佛的利益,实际的妙用。

经常听到人说:学佛成佛干什么?不学佛的人说:人人都是佛嘛。但没有广大的妙用你还需要真正的实践佛法,尽于未来际赞叹佛法,随顺佛法,随顺佛愿,因为你没有这样的受用,你的报德相尚不相应,你还要进趣修持,勿懈勿怠,否则你就没有进趣心了。你说:哦,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我知道了,那我就可以睡大觉,什么都放逸了,那你的报德跟不上的,那是堕落的心、放逸的心,没有意义的。

我们要知道性德,佛陀是回施我们性德平等,本来不二。我们修德中要进趣性德,一如爱乐,不贡高不下劣,清静平等自尊的延续着自己的感知,修持着自己的所谓周边的因缘,使自己的依正二报究竟圆满,

随意所趣,作诸事业。令一切众生安住于光明藏中,得自在,一真法界中一真皆真,并不是说众生都泯灭了,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完结了。因为很多人没有这样的境界,你看南传佛教中要修四大,修火之遍大,空之遍大,地之遍大,修曼搭。比如修空之遍大的时候,全部都是空相,地遍大是地相,色遍大是色,红色就全部是红色,整个法界都是红色,没有第二个对待。

这样它产生什么样的妙用呢?在佛法中以佛愿建立,令凡夫有情了知,令凡夫的情智可知,情智可见,我们根据自己的情智来了解这个法则。

4、发起自己如诸佛无异的无尽妙用
佛陀世尊要不说出来,我们学佛没有兴趣啊,没味道。你感觉我学来学去有什么意义啊?象现在很多人学佛,学来学去搞世俗的去了,为什么呢?他感觉到没意思,以为就这些事情吧,因为他没有深入。

有的人学佛学到一点理论,他没有禅定善巧,没有通力善巧,没有语言无碍善巧,没有实相波罗蜜善巧,那只会自滞在当下,自滞在什么当下?把自己整个生命机制自滞在当下,不能圆满清静的相续,不能发起广大妙用,有的人学佛学了慢心,自许心,少得为足啊。

象《妙法莲华经》所写的一样,为何那么多人退席呢?少得为足啊,以为自己见到听到那一点就是全体了,不是啊,佛法无量无边,不可称说啊。

很多人知道龙树菩萨的故事,他是世间第一聪慧者,清静梵志,把世间一切学问技巧透达已尽,他认为世间没有什么了,乃至后来出家,用九十天把阎浮提所有文字,不管是佛教的外道的所有的知识都读尽了,他觉得佛也不过如此啊,世间不过如此啊,就想自己在娑婆世界做新佛,改僧人的服装,建立新的戒律,设置新的僧团。

这时候龙王菩萨悲悯此有情,过去守藏的龙王,护法神,多是十地菩萨八地菩萨,当时龙树菩萨只是初入欢喜地,断除烦恼,于一切言辞生欢喜罢了,尚未得到究竟的功德啊。龙王请他到龙宫去阅无尽藏,诸佛的功德藏,教言藏,去审思这无尽的法藏。他到龙宫一看,人类所见只见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不可称说分之一,而不可及,太少太少了。后来带回来《大方广佛华严经》下品中的十万诵,中品上品非阎浮提有情心所所能及,你的心所都不及,不要说读经典了,就是经典的量的数字都记不来,怎么能记它的文字内容呢?

所以诸佛如来广大教言无穷无尽不可称说,龙宫如是,天宫呢?更是不可称说,一直到摩西首陀罗宫,各个所收藏的诸佛如来的教化的广大教言非是我们的心力所能涉足,你都想象不到。

所以我们薄地凡夫,虽闻诸佛如来法性与我等一如,心佛众生本质无别,但是我们要知道旷劫以来,我们在一点一滴的这些事项上自以为是,丢失了广大尘数的功德,广大法界的功德,广大平等一味的功德,究竟无穷无尽不可称说的功德,我们丢失在某一项,某一缘,某一身份,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某一原则中,自以为是中,这样一个状态中,那对广大究竟不可称说不可言说之功德我们尚未涉足。所以我们要顺性起修,顺大愿来光焰自己的生命,令自己的生命发起广大究竟如佛不二的妙用。

佛要是不以愿回施我们,唤醒我们广大清静究竟觉知的心用,我们不得知,未了知,少得为足,以为自己学到什么了,证到什么了,以为自己了不起,什么都不是!因为我们自以为足的时候已经堕落了,已经狭隘了,已经被一尘一叶蒙蔽了。

所以虽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虽然我们也可以象佛一样立大愿,但是我们毕竟没有圆满这样的愿力、功德,所以我们要进趣修持,无懈无

怠,感恩于佛,知佛广大,知我们报德的微劣?应该随顺佛愿进趣究竟,切莫放逸,更不可自许、自慢。

诸佛如来甚深悲心啊,欲令我等发起无尽妙用,如诸佛无异,安住世界种子海,以无量刹土中,建诸境界,运用诸境界,成就诸境界,以一切神通自在,方便妙用中安立无尽无穷的分身,尘数身,无边身,光明身,通力身。

我们现在是个什么身呢?分段身,你就以这个色身为我,十分的狭隘,分不得,变不得,动不得,一天天的老得了,死得了,我们不能不知道自己的状态,又不能安住这个状态,我们应该知道自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本质,应该顺愿去实践,所以莫留步,莫自足,莫自许,

那么佛的这个愿望就起到这个作用。佛不给我们畅明,我们永远没法去思维佛陀的广大究竟的真实智慧与妙用,自受用与他受用,所以凡夫如井底之蛙,不知天空之广大,我们已经被自己的知见深深的陷在井底,看到碗大的天,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行了。

诸佛如来证实了广大究竟遍一切法则中的真实功德与利益,所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不是虚设的,是真实真如的,在真如的功德中,庄严巍巍,不可思议,非凡夫心所能思能议的。

凡夫就可怜在凡夫的心上,凡夫就可怜在自以为是上了,凡夫就痛苦在自己的自卑心上了,所以我们能顺愿发心,不卑不亢,平和真实,如实修持,那真是佛子啊!

5、人人药师佛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大愿,佛如是发愿,我们也如是发愿,佛成一真,我们也一真皆真,广泛示于世间,普利于有情。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世尊发这样的愿,我们也这样发愿。

第一愿和其他愿的差别我们要知道,第一愿是令我们一切众生一真皆真,入佛境界,入佛愿望。

那么第二个愿望,是佛的愿望是利益世间的真实功德,就是佛后心。你说我凡夫怎么能用佛后心呢?你要不知道佛后做些什么,你就会迷茫,你说成佛干什么啊?你会假设这个东西。

经常会听到居士这样说,“人人都是佛,我们干什么?”这是妄语,是无意义的话,是骄慢心。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告诉我们本质,让我们随顺本质,透视现象,逾越现象,运用本质,那么这个过程是旷劫延于未来劫的一个实践。如果说人人都是佛,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纵容自己凡夫的业习,那是不能成就的,那是无意义的,

我们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你看看我们的业报,习气,我们就会生起惭愧,就知道自己从未立过大愿,没运用过自性,昧失了自性,丢失了真实的愿望,今日得闻的信愿之真实,那么顺愿来延续生命,实践生命,把一切事情的本质表达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那我们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真实的佛子,做真正的悲智具足的善巧者,而不是纵容自己的习气,放逸自己的习气,那我们就做一个真正安立在佛法中的人!

诸佛如来发这样的愿,药师佛发这样的愿,我们诵药师经,念药师佛,我们也要发这样的愿,以令我们的心与药师的心相应。

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药师的心,药师的心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现在的业习心,感知心,六尘十八界这个心是不如实的,是一时的染著,是偏执的,所以药师佛的大愿就证实了我们的真心,我们用佛的愿心来念自心,念佛心,心心真正的相应,我们就是真正的打药师七,念药师佛,成药师佛,人人药师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