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楼兰古城里,李鹏飞神色凝重,一言不发。李鹏飞是楼兰文物保护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他驻守的地方寸草不生,却埋藏着无数国宝。楼兰曾经无比繁华,后来却突然消失,变成了人类很难涉足的生命禁区。
长期以来,楼兰的保护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若羌县文物局局长焦迎新说,现在国家提出了大楼兰工程。这是一项综合性大型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它主要是针对罗布泊区域及相关区域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全面抢救维修,其中主要包括楼兰古城文物本体保护、文物保护设施建立、有关文物展示工程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镰表示,保护楼兰进入了决定阶段。在这个节点,本报记者探访了神秘的楼兰古城。
10月27日一大早,广州“捍卫国宝,保护楼兰”公益团队一行从广州出发,前往楼兰。
神秘的楼兰位于新疆巴州若羌县境内,罗布泊的西北面。据史书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国家。楼兰人的首都就是楼兰古城。若羌县县长买合木提·吾斯曼说,最辉煌时,楼兰古城人口有5万多。
曾经车水马龙的楼兰古城突然消失,留下千古之谜。直到1901年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重新发现。由于地处生命禁区的罗布泊,很少有人能一睹楼兰古城的芳容。
10月29日,经过5000公里跋涉我们到达了楼兰文物保护站(以下简称文保站)。迎接我们的是长驻这里的4名文物守卫者,他们分别是:崔有生、杨俊、高礼涛、李鹏飞。
埋设多处地钉保护文物
楼兰文物保护站建立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四周寸草不生,没有鸟叫虫鸣。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上,没有一个人影、一辆汽车。如果没有风声,这里静得可怕。
待在这里最大的挑战是寂寞,还有艰苦的工作条件,长年缺水缺电。最终留下来长期工作的人很少。“有的人呆了一晚就走了,有的呆了10天或一个月就走了。”崔有生说。
驻守在戈壁滩上最难熬的是,6到8月最热的夏季和2月到5月的风季。最热的时候,戈壁滩上的地表温度达80摄氏度,室内温度也高达50摄氏度到60摄氏度。每当此时,崔有生只能钻进“地窝子”里度日。
文保站周边有大片的古墓群。为了保护当地的文物,楼兰文保站的工作人员特意在沿路埋设了多处地钉,很难发现。摩托车或汽车走过都会被刺破车轮。
10月31日,在文保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前往神秘的楼兰古城。楼兰古城距离文保站直线距离仅有45公里,但由于路况十分艰险,通往古城的这段路被称为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就算是乘坐最好的越野车前往,短短45公里路也要跑4个小时。到过楼兰古城的人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能活着从楼兰出来就是胜利”。
体验世界上最难走的路
10月31日早,天没亮,我们开始了探险之旅。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我们严格遵循戈壁滩上的规矩:车辆和人员绝不单独出行。外出时,每部车上准备充足的食物和水,并配备拉车绳和铁铲。任何一项未准备好,都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沿着戈壁滩上崎岖的道路行驶了1个小时,天刚破晓。一路上,车辆在道路上不停地跳跃,颠得人受不了。随行的李鹏飞说,“相比后面的路来说,这已经算是高速公路了。”
车队跳过了一道约半米高的土坎,道路顿时变得凶险起来。经过一处小型雅丹地貌时,根本没有路,车辆一下要跳下约4~5米高的雅丹,一会儿又要冲上4~5米高的雅丹,而且上冲和下跳是一个接着一个,车辆剧烈的动作让坐在车里的人不停地颠簸,头常常撞到侧面的车窗上。
由于道路太艰险,沿途都可以看到被振落的汽车排气管、挡板和脚踏板。
经过终身难忘的4个小时后,我们一行到达了梦寐以求的楼兰古城。古城外围着一道铁栅栏,保护着古城。由于太难到达,古城里无人在现场看守。
身处楼兰古城,一种巨大的沧桑感油然而生。地面上散布着瓦片、铁渣,还有大根大根已经严重风化的胡杨木。胡杨木被削成了方形的长条,中间还有孔,显示当年人们已经掌握了胡杨木的建房技术。
古城里最著名的建筑是佛塔和三间房。佛塔也被严重风化,只剩下一座巨大的圆柱形土堆。
站在古城里,风越来越大,夹杂着沙和土迎面而来。让人眼都睁不开,由于风声太大,几米开外,人们之间说话都听不清了。
楼兰古城至今仍是一个谜
焦迎新是楼兰文物局局长,从事楼兰文物保护工作已有10多年。焦迎新说,楼兰最繁荣是在魏晋时期。关于楼兰和楼兰古城的研究目前都没有定论。楼兰为什么突然消失,现在都是一个谜,全世界都在研究。
焦迎新说,古城有佛塔,说明当时人们都信佛教。佛教首先传入这里,再传入中原。
网上有说法称三间房是官员的府邸,对此,焦迎新说,“这个还没有定论,咱们叫三间房,是因为只保留下三间。”
焦迎新说,在汉代,楼兰古城水草肥沃,十分的繁盛。当时人们居住的习惯都是逐水草而居。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来到楼兰古城时,罗布泊里还有很多水,“当时他是划着船过来的。船上还放着车。”
楼兰诞生了最早森林保护法,规定折了一根树枝要处罚一头猪或一头羊。也有研究学者认为,楼兰的突然消失与大规模的砍伐有关。楼兰出台森林保护法也是在制止这种乱砍伐行为。小河墓地里有许多粗大的胡杨木木材。大规模砍伐之后,当地自然环境变得恶劣了。
是否考古发掘未有定论
焦迎新说,现在国家提出了大楼兰工程,“从吐鲁番一直到尼雅,包括楼兰古城、小河墓地等都是属于大楼兰工程的范畴。”
据悉,大楼兰保护项目是一项建设规模大、投入多、难度高、周期长的综合性大型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它主要是针对罗布泊区域及相关区域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全面抢救维修,其中主要包括楼兰古城文物本体保护、文物保护设施建立和文物展示工程等
。焦迎新说,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立项,计划在楼兰文物保护站建一座35米高(约有10层楼高)的钢架瞭望塔,并配备高空望远镜。还要新建一批公房和停车场。目前项目正在初审。
“国家文物局一直都很重视楼兰保护。我们这个地方很大,如果真是要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一个考古队完不成任务,全新疆的文物工作者可能都要过来。但是否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还没有定论。发掘也是一种破坏。”
焦迎新说,现在楼兰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只要条件允许,我还是支持考古发掘,不可能长期这样放着。楼兰这个谜还是要解开。”
此外,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也加入到楼兰的保护之中。日前,广东科学探险基金会的牵线搭桥,广州红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红鹰为楼兰文保站赠送了价值100多万元的4套风电设备。红鹰公司副总经理蒋炎说,他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楼兰的保护。
作为世界知名的历史遗迹,楼兰有着独特的魅力。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发展经济也成为一个现实课题。除了若羌县外,周边的鄯善县、且末县都在大打楼兰文化牌。有的城市还提出了改名楼兰市的建议。
专家建议:建一座复原的楼兰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导杨镰表示,发现楼兰古城,是发现新疆的序幕,是“丝绸之路”热的发端。二十世纪前期,英文文献中有关中国的词汇,引称率最高的,一度就有L0U-LAN与LOP-NOR。作为十九世纪地理大发现的余波,通过一座古城的重现,带动了对一个地理区域的考察与重读。
发现楼兰的意义在于,荒凉已久的沙包荒滩,竟然覆盖着(废弃着)“上一个梯次的辉煌文明”。不论西方、东方,世界上没有人敢忽视这个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更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探索楼兰历史和文明之谜成为20世纪向新世纪移交的一笔财富和一份试卷。保护楼兰遗址,借助它的影响为新疆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解读新疆历史的第一站。
进入二十一世纪,保护楼兰古城、建筑一座复原的楼兰,一直是相辅相成的话题。实际上,楼兰古城原貌是什么样子,斯文·赫定在《中亚与西藏》之中保留了第一目击记,德国学者赫尔曼在《楼兰》一书通过描述与插图,也作了相应的揭示。在日本,据说连小学课本都有关于楼兰的课文。井上靖的一部著名小说,名字就叫《楼兰》,在国际上非常有名。
保护楼兰古城、建筑一座精确复原的楼兰,是楼兰传之久远的双重保证。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