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临终前讲了一部《涅盘经》,经里面说到:「虽信别相。不信一体。无差别相。是名信不具足。」这一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相信因果,相信每一尊佛以及他的功德,深信阿弥陀佛能够接引众生往生,但是不相信一切众生是同体,不相信与诸佛是同一体性的。佛在经上讲,如果是这种观念,叫做信不具足。尤其是学净土,信愿行三资粮非常重要;深信、切愿、老实念佛。深信阿弥陀佛,而不相信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这信心不算是具足。如果信心不具足,那愿心具足也没有用,即使念佛念得再好,还是不能往生。所以《无量寿经》讲,就是:「不了佛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所以生边地疑城。」对于如来的智慧,疑惑不信,但犹信罪福,所谓「犹信罪福」,就是《涅盘经》所讲的「相信别相。即因果相。」所以才生边地疑城,这是还有一点行持的人。
要是行持全无,又不能深信一乘了义,在佛菩萨之间妄生分别,那要往生净土就很困难了。因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心量广大,你一心称名,十方国土随意往生,阿弥陀佛绝对不是只有接引你到极乐世界,要真能念佛,十方的剎土随你挑选,这是佛在《无量寿经》里说到的。这个道理在夏老居士的会集本里面,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到,但是有这个义趣在里面,因为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够遍参十方国土,一样是十方国土随意往生,所以摄受众生更为广大,他把这义趣摄归在会集本里面,只是没有特别再说出来。在原译本里面有,由此可知念一佛即是念一切诸佛。
《华严经》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同一体性,没有分别。众生就是在这里生分别颠倒想
《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净名经》中,舍利弗请问释迦牟尼佛说:十方诸佛剎土本来清净,为什么世尊的国土秽恶不净?此时,螺髻梵王说:仁者心有分别,故见此土不清净!无论所现是染、是净,都只是为了摄受众生而显现。佛菩萨度众生是因病与药;看佛经、听了讲经,不要因药得病。「因药得病」是说:一听就着在上面,只有这一样可以,其余的都不行,那就是颠倒。这颠倒心就是分别,一旦有颠倒心,就会失去般若智慧。「般若」即平等如如,就是没有分别。
所以修学净土的学人不要去排斥其他的宗派,或是排斥其他的宗教,只要很清楚他的用功方式,能不能达到究竟就好,如果心生毁谤,那往生净土就有很大的障碍,要成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佛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告诉弥勒菩萨:「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若毁其行。不能成就。」
~~节录《认识大乘佛教》一书,悟显法师讲述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