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经题浅释
一、序 说
《维摩经》是一部方等大乘经典,主要破斥小乘思想,贬低二乘声闻缘觉所证非究竟;宣扬大乘佛教思想,赞扬大乘菩萨行为真正佛教精神。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佛教已经不是过去的那种山林佛教,已经走进了都市化佛教。我们如何以佛教的无我思想和平等心理对待社会;又如何以都市文化的心态和理念接受佛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而且宝贵的经验。《维摩诘经》为佛在世时的一位长者维摩诘居士所说。一般来说佛经有五种人所说:一是佛亲口所说,二是佛教弟子所说,三是诸天天人所说,四者仙人所说,五者化人所说。今《维摩经》即是属于弟子所说。《维摩经》共有六种汉译本,其中三种译本轶失,今仅存有三种译本。一名《维摩诘经》三卷,吴支谦译;一名《说无垢称经》有六卷,唐玄奘译;一名《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今所要讲的即是鸠摩罗什法师于弘始八年(公元406年)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共有十四品。
《维摩诘经》是三论宗立宗所依据的四小经之一,为修学三论宗的主要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叙述当时维摩诘居士称病,佛陀派遣其弟子问疾,以文殊菩萨为代表,一行人前往维摩精舍与维摩居士当时互相对话时的情景。其主要思想是以“不二法门”为中心,来讨论此不可思议之法门。由此不可思议之不二法门,来显现真如法性、诸法之实相。说明了真如法性、诸法实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四句绝百非。学教之人若能如此认识者,即能悟得第一义谛之不二法门。如僧肇《维摩诘所说经序》云:“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至若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议之迹也。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由此“不二”的理和行,表示出来的种种不思议迹象,是大乘佛教理论的形象化,《维摩诘经》对这些迹象的叙述,形象鲜明,富于哲理的文艺价值,故我国远自隋、唐以来,就有用这些丰富多采的情节,作为绘画、雕塑、戏剧、诗歌的题材的。维摩诘这一人物,作为长者居士的典型形象,更是在佛教界和社会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维摩经》在中土流传非常之广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文字华丽优美、语句简捷通畅、内容通俗易懂,不仅是一部佛学大乘经典,也是一部通俗小说。僧肇大师当时就是因为读《维摩经》而出家归依佛教,成为中国三论宗的开创先驱者,继承了罗什的般若中观思想。如《三论玄义》引僧肇语云:“每读老子庄周,叹曰:‘美则美矣,然栖身灭累之方犹未尽也!’;后读《维摩经》言:‘吾知所归极矣!’遂弃俗出家。”《维摩诘经》不仅为三论宗所倡导,其它各宗派也非常之重视,古今以来有很多人为其做了注疏和解释。这对我们今天研究和学习《维摩经》提供了很多方便。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好这部大乘经典。
二、正释《维摩经》经题
《维摩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亦名《净名经》,又名《说无垢称经》,又有人合称名《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是能说经之人名,所以说此经是“以人立名”;“不可思议”是所说之法,所以也可说是“以法立名”。其实《维摩诘经》立名题具足“人法”二意。因为从经题而言是以“人”立名,如果就思想内容而言应以“法”立名,所以《维摩诘经》有二重立名。
“维摩诘”梵称毗摩罗诘,意译为净名。所谓净名者,“净”者是说清净无染,因为维摩诘虽然身有眷,但常修梵行。“名”者是说受人尊敬称赞,因为维摩诘虽然身为居士,实为古佛示现替佛说法。《净名玄论》曰:“以净德内充,嘉声外满,天下籍甚,故曰净名。”又玄奘法师译为无垢称,“净”者清净无垢之意,“名”者名声远扬之意,即称赞的意思。如《大唐西域记》曰:“毗摩罗诘,唐言无垢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垢,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又真谛三藏云:从梵本应言毗摩罗诘利帝,“毗”译为灭,“摩罗”译为垢,“诘利帝”译为鸣,即“灭垢鸣”的意思。灭垢即是“无”的意思,鸣即是“名”的意思,所以也就是“无垢称”的意思。因此,维摩诘即是净名的意思,所以《维摩诘经》亦名《净名经》。所言“不思议”者,《净名玄论》曰:“内无功用,不假思量,外化幽微,物莫能测,故曰不思议。”是说此经所讲述的“不二”之理论思想,不是一般人凡夫二乘之人所能理解的,更不能只从文字语言或行式上去认识和理解。是说明诸法实相之理是离言绝相、无说无示,凡是言说相示皆是第二,已经落入言相之中绝非第一义。所以文殊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为不二法门时,维摩诘居士闭口不言,是为真正“不二”法门。所言“解脱”者,即脱离六道轮回之生死,断除一切生死根本烦恼。众生轮回生死者即是由无明妄念虚妄分别而起种种烦恼造诸恶业。今言“不二”者即是断除虚妄分别、无明妄念而得到解脱。《净名玄论》曰:“解脱者略有二:一是登法身之位,舍结业之形,谓果解脱;二是道观双流,二慧常并,纵任自在,尘累不拘,谓因解脱。”
所言“经”者,梵文名为修多罗,此有五义:一是涌泉,即义味无尽意;二是显示,即显示说法之人;三是出生,即从此出生诸义;四是绳墨,即裁邪取正;五是结鬘,即贯穿诸法。翻译为中文名曰“线”,即线能持物,教能诠理;又曰“经”者,即经有训法训常之用,体可模楷为法,物不能改为常。另外,“经”者有能通之义,即通向涅槃之大道。
维摩诘居士为佛陀住世时印度毗舍离城长者,昔时佛陀在毗舍离城,有五百长者往佛所请佛说法,维摩诘即是五百长者之一,家中十分富有、资屠无量。虽不出家却行沙门律仪;虽有妻子却修梵行;虽有眷属却乐远离;虽处五欲却不贪著。维摩诘称病,欲令佛遣诸比丘菩萨问其病,藉此机会与佛派来的问病之文殊师利等,反复论说佛法“不二法门”之义理,故因成此经。本经是基于“般若空”之思想,以阐扬大乘菩萨之实践之道,说明在家信徒应行之佛法大道。全经以维摩诘为中心人物,通过与文殊菩萨等大众共同谈论佛法之方式,以宣扬大乘佛教“不二”法门之理。是继《般若经》之后的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维摩诘居士之所以取名为“净名”者,今依据明代大贤法师所著《维摩诘经折衷疏》解释有三种含意:一是以真性清净为名:真性的本体是非有非无、非凡非圣、不落去来、亦无生灭,言语不能说、心行不能测。而净名居士从不可思议本体所起妙用,由用显体、以体摄用,如此体用不二、其性常净,故名为净名。二是以方便清净为名:净名居士从本出迹方便利人,虽为白衣常修净行,虽居家室不为五尘所染,故名为净名。三是以离障清净为名:因从迹穷本,净名居士前身本为金粟如来烦恼已断,现在为法身大士障缚亦除,对于凡夫染有、二乘染空、菩萨染中道的执病皆已远离,故名为净名。
三、《维摩诘经》的宗旨大意
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维摩诘经》的主要思想是以“不二”法门为中心,讨论诸法实相之真理。此不二法门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达,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四句绝百非之不可思议法。如僧肇所言:“统万行以权智为主,树德本以六度为根,济朦惑以慈悲为首,语宗极以不二为言。”言不思议者略有三意:一是不二法门盖是实相之相,心行既断、意不能思,言语亦灭、即口不能议,故名不思议;二是由体不二之理,故有无二之智,由无二之智能,故能适化无方,既道观双流,即心无功用,故能不思而现形,不议而演教,名为不思议;三是内有权实之本,外示形言之迹,并非下位菩萨,二乘凡夫所能测量,故名不思议。
今言不思议者有五种:一者、闻不闻不思议,《大品经》云:“诸声闻等,闻与不闻,皆欲得闻,当学般若。”龙树云:“佛说不可思议解脱经,声闻在座,并皆不闻,唯有菩萨得闻。”今《净名经》等,辩不思议,大小俱闻,故言闻不闻不思议。二者、大小不思议,《智度论》云:“小乘法门,有五不思议,一众生业行不思议,二世间不思议,三龙神力不思议,四坐禅不思议,五佛力不思议;大乘法内明六十小劫,说《法华经》众谓如食顷,小乘教门无此事,谓大小不思议。三者、通别不思议,谓一部经所言,若境若智、若形若声,皆是诸佛菩萨无碍法门,凡夫二乘有所得人不能测度,谓通不思议;虽通言不思议,但有其言而无其事,故别示大小相容而无增减,此诸佛妙道非二乘所知,谓别不思议。又经题称不思议经,即一部皆不思议,谓通义;别有〈不思议品〉,示不思议事,误用别义。四者、示本迹不思议,以理能发智,即理为智本,智能说教,即智为教本;若以理智对教,即理智为本,教为其迹。由理发智,故外吐于教,谓以本垂迹;藉教通理,谓以迹显本,故名本迹不思议。五者、内外不思议,既言内无功用,即不假思量,外化幽微,即物莫能测,此即为内外不思议。
今依以吉藏大师所言:“非无上来诸义,但师资相承,用以权实二智,为此经之宗旨。”所以说《维摩诘经》应以“权实二智”这宗。因为不二是“理”,二智是“教”,以理而显教,因教而明理,故理为智之根本,二智为不二之教法。因此,以权实二智为宗者亦是显“不二”之法门,明不可思议之真理。“不二”之法不可所说,净名与诸声闻菩萨以种种权巧方便,为适化众生而演说此不可思议之法。今言二智为宗者有五意:一者、如〈法供养品〉天帝白佛:“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而未曾闻是,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经典。”此处明照实相即是实慧,现自在神通即是方便慧,虽实相而神通,虽神通而实相,动寂不二而权实宛然,所以说本经应以二智为宗;二者、《净名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既然以二智为父母,即是一经之宗旨;三者、又此经所兴正起于疾,言疾者即是方便,而方便由实智而成,所以以二智为宗;四者、寻不二之理即是一乘实智,开大乘为三乘即是权智;五者、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为常住实智,现处五浊无常,为方便权智。因此说,《净名经》应以权实二智为宗。
四、《维摩经》总科判
“科判”是古人的一种传统的为一部经进行分类的方法,有助于学人能够更好更快的理解和学习经文。如同今天人们用现代方法分章、分节是相同的,不过古人的这种方法比现代分章、分节更加细致和精妙。是我们理解和讲解经文时必不可少的步骤。《维摩诘经》的科判如下:
五、论说《维摩诘经》的会处
一般来说,一切经典无论大小乘皆分为三部分,谓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所以成实师言:本经最初四品,但明如来说法,命人为问疾之原由,是在丈室外所说,所以判为序分;次有六品,是在丈室内所说,宾主互相交谈,辩论至极之妙道,明不可思议之法门,是本经的中心部分,所以判为正宗分;后有四品,是谈说经之利益,还归室外来至佛所所说,所以判为流通分。而十地论师又言:此经凡有三会,始自“佛国品”,至“菩萨品”谓庵园初会;从“问疾品”至“香积品”,谓方丈次会;从“菩萨行品”至终,谓庵园重会。
今以吉藏大师所言:《华严经》有七处八会,今言此经也有二处四会。所言二处者,一是庵园处,为佛所住处;二是方丈处,为菩萨所住处。所言四会者,一是庵罗园初会,二是方丈初会,三是方丈重会,四庵罗园再会。言庵园初会者,本来按照一般事实情况而言,应当先说“方丈初会”,净名托疾在方丈,如来于庵园说法,知净名有疾故遣使人问疾,故有“庵园次会”,明声闻菩萨皆不堪任之事;次明文殊等人与净名居士互相交谈,文宣妙法不二法门,故有方丈再会;最后明教化众生之事已尽,还来佛所如来赞叹,不可思议之法,故有“庵园重会”。但为了结集成经,必须先明“如是我闻”等六成就之事,故先说“庵园初会”;庵园佛集大众已竟,为了遣人去方丈问疾,故先赞叹净名之德行,令人生起敬仰,故有《方便品》明“方丈初会”;然后再叙说如何遣声闻菩萨等众不能堪任问疾之事,有《弟子品》和《菩萨品》;次后叙说文殊等人与净名辩不思议妙法之事,为“方丈再会”;最叙说佛赞叹不思议之妙法,以此嘱咐后人对此经能生起信行,为“庵园重会”。
今明本经四会凡有五种人共说,方丈初集,为净名自说;庵园次会,为如来所说;方丈重集,凡有四种人共说,一是净名说,二是文殊说,三是天女说,四是诸菩萨说;庵园再会时,唯有佛与净名二人共说。
六、《维摩诘经》的译者
《维摩诘经》有五种译本,今三论宗所依据的是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罗什法师是东晋末年姚秦时期的高僧,罗什祖籍天竺,出生于丘兹国(龟兹、今新疆库什),时年为晋康帝建元二年(公元344年),七岁时随母出家,游学于五印度,二十岁时随母回到龟兹,依卑摩罗叉受戒于龟兹王宫。于弘始三年(公元401)十二月至长安。途径凉州(今甘肃武威)停留十六年之久,入关时已经五十高龄(时年五十八岁),第二年秦王姚兴为罗什组织译经场翻译经藏,便迎请罗什入西明阁逍遥园(今长安户县草堂寺)与诸义学沙门译经,时有八百余人受学于罗什。于弘始十五年(413)四月十三日圆寂于大寺(当时大寺包括草堂寺有四座寺),春秋七十岁(也有人说七十五岁)。在凉州其间由于吕光父子不信佛法,强制罗什与龟兹国公主成婚已破戒,秦王姚兴又为了译经事业而派遣十名宫女侍奉,所以有人对于罗什所译经典不满,临终前罗什言:“我所译经典符合佛经原意,有我死后焚烧舌根不会烧烂为证!”不久罗什圆寂后在逍遥园火化,唯有舌根完好无损,足可说明罗什所译经文皆是原意。罗什共译经律论三藏,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其中主要以《大品》、《法华》、《维摩》、《仁王》等经,《释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最为主要。罗什门下弟子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其最有盛名者有八哲十圣。
今《维摩诘经》是罗什法师于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奉诏译出,当时有大将军常山公(姚显),右将军安成侯(姚嵩)与义学沙门一千二百人请罗什法师,于长安逍遥园大寺(今陕西户县草堂寺)重译正本。当时罗什法师手持胡本(梵本),口诵秦言(中文),两释异音(将两种不同语言进行对照分别解释),交辩文旨(然后再所译文本进行相互对照比较)。秦王姚兴躬览旧经(亲自阅读旧本),验其得失(检查其中的得失不同),谘其通途(然后请教其相互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坦其宗致(最后才定为宗本)。说明此经翻译的重要性。
罗什法师译经之特点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一是规模隆重而宏大,态度严肃而谨慎:虽然自汉明帝以来对佛经的翻译成为国家大事,但姚秦时罗什法师的译经规模尤为宏大,而且从译经的风格上更加严肃谨慎。如在译《大品经》时,国主秦王姚兴“躬身预览旧本”,主持译经;在译《思益经》时有“两千义学沙门”参加译经;在译《维摩诘经》时“一言三复,陶冶精求”;由此可见罗什法师的译经场的规模是非常的隆重而宏大,并且对于译经的态度也是非常的严肃而谨慎。二是改变了直译方法,开创了意译风格:在罗什法师之前的译经大师皆运用直译的方法,所译经文大多意思晦涩难懂;而罗什所译运用意译,使得经文通俗易懂,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三是语句通顺、言辞华丽,具有文学鉴赏力和表大力:由于罗什法师不仅精通梵汉两种语言,而且对中土文化尤其精通,所以所对经文不仅语句非常通顺易读,言辞悠美读诵者朗朗上口,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和语言表大力。四是发杨了般若义理,始明无我之义:在罗什未来之前,中国佛学者对“般若”义理之理解皆是偏邪之见,没有认识到真正般若思想的含意,所谓的“格义”之释,五家七宗之说,皆是邪执偏见。自罗什东来重译《大品》等经,始明般若实相之理,性空无我之义。由此般若思想在中土方真正得到了发展,建立了大乘思想精神无我思想。五是盛宏中观学派,显毕竟空之理:罗什法师所译主要以大乘经论为主,在大乘经典中又以龙树中观思想为主,中国三论宗以罗什为初祖,其所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依据。而三论思想主要体现在离言绝相、言语道断,主张一切法无所得,其自性之毕竟空寂。六是深斥小乘有部思想,破除一切实有之说:罗什法师早年学习小乘思想,对小乘学说有非常深该的了解和认识,后来学习大乘经论,对大乘思想又有独特的卓见。所译之《成实论》等小乘论典时命门人作“序”,明确指出小乘思想的偏邪和不究竟之处,以告诫后来的学者引以为诫。如罗什法师言:“言有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非佛所说。是故当知言色等为实有者,是小乘论意,非甚深论法。”由此可知,罗什法师虽然翻译小乘经典,但意在破斥小乘思想,而非专弘小乘教义。
罗什法师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一是从罗什法师开始,佛教的译经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文化事业,由国家提供资金、组成人力。秦王姚兴命大将军和右将军带兵维护译经场的安全,并派当时的所有著名义学沙门参加译经事业,提供逍遥园、大寺等重要场所为译经场所。二是罗什法师所译经典,对中国佛教的思想发展和教义形成有极大影响,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各学派和宗派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为中国佛教宗派思想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三是由于罗什法师本人的地位和影响,在当时的姚秦首先创立了中国僧尼管理机构,命僧契为僧正掌管僧录。此后经北魏至隋唐形成中国国土化的僧管制度。四是由于参加译经的人数众多高达几千人,皆从罗什法师受学听法,所学皆不相同各有所长,后来分布于全国各地,对后来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五是由于罗什法师本身虽然出生于西域,但从小随母游学印度各地,后又住凉州长达十六年之久(385——401),对于中印两国之语言文化非常精通。所以,罗什法师的译经不仅使中国佛教得到了发展,而且促进了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对当时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七、《维摩经》各品之大意
《维摩诘经》全经共分十四品,依通例区分,第一品为序分,记述法会之缘起;第二品至第十二品为正宗分,是一部经的主体内容;末后两品为流通分,即结束语,是佛嘱托弟如何奉持此经。今将本经各品内容分别简介如下︰
(1)〈佛国品〉︰释迦牟尼佛在毗耶离城外庵罗树园与众集会,宝积长者子说偈赞佛,佛告诉他︰“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为不思议解脱的根本。
(2)〈方便品〉︰住在毗耶离城的维摩诘长者,曾于过去劫中承事供养无量诸佛,深闻法要,契入不二;为了方便摄化众生,他上自军政,下至酒肆,广泛地参预了社会活动。后来他患疾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皆来问疾。维摩诘现身说法,要问疾者识身虚幻、危脆、垢秽,为苦为恼,众病所集,不应心为形役,应常乐佛身。佛身是从无量智慧功德生的,是从慈悲喜舍生的,是从四摄六度生的。应以速朽之身,勤修如是胜行,饶益众生,获成佛的清净庄严法身。
(3)〈弟子品〉︰佛遣声闻乘中的大弟子舍利弗前往维摩处问疾,舍利弗辞以不能胜任。遣大迦叶等,皆辞以不能胜任。主要是他们在宴坐习禅,或持钵乞食,或解说戒律,或为人说法时,维摩诘皆曾向他们提出问难,相与辩析,为维摩诘所挫败。五百声闻众中,没有一个人敢去的。
(4)〈菩萨品〉︰佛又于菩萨乘弟子中,遣弥勒、光严、持世、善德前往问疾,他们都有舍利弗等的类似遭遇,辞以不能胜任。
(5)〈文殊师利问疾品〉︰于是佛遣文殊师利前往问疾。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人天,皆欣然从往。维摩诘空其室内一切所有,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致问,维摩诘告之:“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6)〈不思议品〉︰舍利弗久立思坐,室内无座位,维摩诘因向舍利弗开导︰“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以及“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诸义。随即向东方距此三十六恒河沙世界的须弥相世界须弥灯王佛那里,借来了三万二千个高达八万四千由旬(注︰一由旬约为六十里)严饰第一的师子宝座,宣示小大相容,久暂互摄等诸佛菩萨不可思议解脱的力用。(此即肇序中所说的”借座灯王’,据说,维摩诘室面积的宽度,仅有一平方丈,能容这样多这样大的宝座,此即不可思议解脱力。我国佛教寺院住持所住的房舍,称“方丈”或“丈室”,就是从这儿来的。)
(7)〈观众生品〉︰维摩诘与文殊辩析“云何观于众生”乃至“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室内出现了天女散花。花散到菩萨身上,随即下落,散到舍利弗等声闻身上,即使运用神力,也扯不下来。自言“止此室听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已十有二年”的天女,在与舍利弗对辩过程中,将舍利弗变成了天女,将自己变成了舍利弗,证实众生如幻,男女实无定相,破除声闻人对“法”的执着,得出诸佛菩萨所证得的智慧功德,“实无所得”,“但以世俗文字,假名得耳”的结论。
(8)〈佛道品〉︰即菩萨契入不二妙理为摄化众生所起的妙行。如文殊问维摩诘“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答以“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这就是示现行于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即名非道;示现行于贪欲道、嗔恚道、愚痴道,即名非道。菩萨若不行于非道,即无法摄化众生,使之转入佛道。维摩诘问文殊“何等为如来种”,答以“有身为种”。现有烦恼之身,无实自性,如方便摄化,即可转烦恼成菩提,转色身为解脱身。是即空有不二的菩萨行。
(9)〈入不二法门品〉︰行必依理而起,非不二之理则不能有不二之行;非不二之理与行,则不能有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所以,“不二”实为贯串本经的主旨。本品叙述维摩诘向文殊等八千菩萨提出“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问题,观自在等三十位菩萨皆用“言说”表述,维摩诘不置可否,于是这三十人要文殊表示看法。文殊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说已,又问维摩诘︰“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叹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10)〈香积佛品〉︰维摩诘以其不可思议解脱的神通力,将上方过四十二恒河沙世界的众香国景象,普现于大众之前,随又化出一菩萨使往上方众香国乞取香饭。化菩萨取回香饭时,众香国随来者有九百万菩萨,述说其国以“众香”为佛事──教化众生的种种妙用。维摩诘告以此土佛以“刚强之语”说明因果有报以及菩萨须以十事善法、四摄、八种无疮疣法摄化众生。
(11)〈菩萨行品〉︰维摩诘以神通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诸右掌,往诣佛所,因阿难问,佛为广说香饭功德,乃至诸佛国土,有以光明相好、园林台观、卧具衣服等种种施为,皆无非是摄化众生的佛事。指出︰因有“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嗣以众香国诸菩萨诸佛说法,佛为说“尽、无尽解脱法门”。这就是︰尽,即有为法;无尽,即无为法。菩萨所行必须“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等,是“不尽有为”;“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等,是“不住无为”。
(12)〈阿閦佛品〉︰阿閦,译“无动”。佛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谓“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以及“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非见闻觉知,“离众结缚,等诸智,同众生”。次因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维摩诘就“没”和“生”说明“一切法如幻相”,“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佛向舍利弗介绍维摩诘,原是无动佛的妙喜世界中人。维摩诘说明自己,从清净的妙喜世界来生此不净的娑婆国土,“为化众生故,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耳”。会众欲见无动如来,维摩诘不起于座,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把无动佛及其菩萨、声闻之众,皆接到庵罗树园内来了。释迦佛勉诸大众︰“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此即肇序中所谓“手接大千”)
(13)〈法供养品〉︰释迦佛为天帝(释提桓因)等称说此经功德,指出“诸佛菩提皆从是生”,若信解受持此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及依之而行的,即是以法供养如来。佛复自述因地为月盖王子时,从药王如来秉受“法供养”之教。所谓“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等,“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14)〈嘱累品〉︰佛以是法咐嘱弥勒,令其流通。四天王表示拥护持经者。末后,佛告诉阿难,此经题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八、结 论
从以上几个方面,只是《维摩诘经》的思想、经题、译者、出处、各品大意等作了一个浅显的论述,要全面系统的了解《维摩诘经》的思想,就必须仔细研究整体经文才能有整体全面性的认识。总而言之,《维摩诘经》是一部人们非常熟悉的经典。曾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东晋高僧支敏度说此经乃是“先哲之格言,弘道之宏标”。把它看成是阐扬佛教真理的最高经论。罗什弟子僧睿大师曾自叙云:“予始发心启蒙于此,调咏研求,以为喉衿。”即是说此经可以作为研究和学习佛教理论的启示录读物和重要经典。就号称东土解空第一的僧肇大师来说,本来爱好于老庄学说,但常感到老庄玄学虽好,嫌其栖身灭累犹未尽善,后读《维摩诘经》推寻玩味乃言“吾知所归极矣”!由此而弃俗出家为僧。并且,《维摩诘经》不仅为古代高僧大德所尊崇,而且连一般士大夫文人学士也非常重视此经。如鲁讯先生曾说:南北朝时期的士人都有三种爱好,其中之一就是研究和读诵《维摩诘经》。就连近代的一些伟大人物和学者也无不把《维摩诘经》列为自己必读的书籍之一。由此可见,《维摩诘经》的价值观和理论思想在社会中的影响非同一般。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