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雪山里面住着一个品行纯洁的人,求真理的心也非常迫切,可是不知道什么是正道。
有一天,在路上遇着一个相貌非常凶恶的人,心里有点害怕,不敢招呼。那个人看见他有点躲躲闪闪,故意拦住去路不让他走,并且对他念了两句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他听见了这两句偈,觉得报有道理,再想想,更觉意味深长,心里非常高兴。四边望望,除了那个相貌凶恶的人,更没有别人,但又不相信相貌那样凶恶的人会念出这样有意义的偈语来。再望望四边,实在没有其他的人,就大着胆子上前作礼请教;“先生!刚才两句偈语是你念出来的吗?”那个相貌凶恶的人点了点头,他就侧身下拜,竭诚赞叹说:“你念的这两句偈,好像久早的甘霹,沉疴的良药,又好象暗路的明灯,大海船上的舵师。请问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可惜只有半偈,还有一半你是否也晓得?”
那个相貌凶恶的人听了他的问话就大声斥责道:“你问这个干吗?我饿了很久找不到东西吃,心烦意乱,念这两句偈,你怎么当起真来!”他颜色更和,情辞更切地恳求道:“先生

这一段故事见《大般涅粱经》卷第十四,据经上说那个求半偈的人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牟尼前身为半偈故肯舍身命,所以超越十二大劫,在弥勒菩萨之前成佛。
上面的故事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从凡夫到成佛,不是清闲自在而是艰苦奋斗的过程。在危难中,能够牺牲自己生命成全人家的人才能成佛;大敌当前,能够奋不顾身为民除害的人才能成佛。虚怀若谷,服从真理,乃至以己身作供养的人才能成佛;在佛的心里没有一毫为己的打算,没有什么叫做困难。只要众生需要,只要对众生有益,佛都可以牺牲,佛都可以去做。这才是“无我”,这才是“了生脱死”,这才能够达到常乐我净的涅盘。佛的本生故事很多,这里不过千百万分之一,但佛之所以为佛,从这个故事里也可以看得明明白白。知道了佛在未成佛前如何立身行事,我们也就知道如何做佛教徒了。(信息来源:摘自《弘化》)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