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佛教以贪为三毒之首,万恶之源,作为修行者,欲除之而后快。
那么,贪与非贪如何区别?
佛教是强调中道的圣学,反对极端。
有时候,贪与非贪,只在一念之间
。举个例子,有个小女孩,别人给她一个苹果,她很高兴,接过后就想吃,可惜,不小心,未吃就掉到地上滚进水沟,取不来吃了。为此,她很伤心,哭了。见者同情,又给她一个苹果。现在,我要说明的问题来了。再一次得到苹果的小女孩,如果什么也不想或很庆幸地就吃这苹果,便是不贪。如果她在想,第一个苹果如未掉进水沟,那我现在就有两个苹果了,这就是贪。第一个想法,她知足;第二个想法,她不知足。不知足、强求额外的份额,我认为,便是贪。佛教,不反对拥有善财,认为贫困是灾难。佛陀最终放弃苦行,便是例子。因此,佛陀理解人类对物质生活的低限度追求,并且喻之为药,只为色身的延续、保全,不是为了物欲的享乐。佛陀虽也教化人类能够喜舍与无相布施,但从不令人去作无谓的牺牲。因为,他明白,众生的根器还是相当愚钝,在这娑婆世界,尚难有君子国一般的义事产生。
关于君子国的故事:有商人舟行遇风,漂至君子国。见卖菜者开价2元,买菜者说,这么好的菜2元太便宜了,欲给3元。卖者说,太贵了,就1元吧,买者说,那不行,给5元。如此互相让价,终致吵架。
反过来,看我们娑婆世界,小孩子来买糖果,买一斤,卖者先秤九两,然后糖果一粒一粒地加,直加到一斤的量。小孩见糖果一粒粒加上,看了很开心。如果卖者,先抓一斤有余,然后再一粒一粒从秤上取掉,直至刚好一斤,小孩见糖果一粒粒被取走,如取其物,一定不开心。一样的买卖,同样给一斤,不同的取秤法,小孩有不同的心情。
由此,也可见,判断贪与非贪,看的不是其执着或占有财、名、权的多少,而在于其心念的正与邪、知足与不知足以及手段的义与不义。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