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答俞大锡居士问(文白对照)

发布时间:2023-03-28 09:35:55作者:地藏经讲解网

印光大师:答俞大锡居士问(文白对照)

  恭敬地把平时修学中的疑问,逐项写出十四条在下面,跪伏于地乞求老恩师教诲明示。

  (一)修行人禁止恶业修习善行,是本分之内的事,固然应当自我勉励。只是在做课颂以及日常生活中,心念纷乱,往来不息,总是不能够消除。妄想未能消除干净,对于往生有没有妨碍。

  答:功课应当专不应当杂,专一就容易收摄心念,繁杂就难以心归于一处。往生在于信愿真切,如果没有真正的信心、恳切的誓愿,纵然心能够清净,也难往生,这个不能不知道。

  (二)古大德说:情爱心不重不生娑婆世界。情爱之心消除,固然是理所当然。只是对于儿孙们的利害得失,总是不能够漠然视之,不可能没有喜怒哀乐之情。要用什么办法来消除它呢?

  答:爱儿孙,要爱之以道。教导他们种种坏事不要做,种种善行努力去做。戒杀护生,信愿念佛。这样的爱便是净土法门的助行了。这个又是消除祸害获得利益的大依据。

  (三)紫柏老人说:梦中做得了主,临终就能做得了主,把握梦境实在是关系重大。可是上床要睡着之前,也曾默念圣号,等到睡梦中时,仍然是妄想纷乱,一句佛号提不起来。甚至有梦见吃肉的时候,有时候就能觉悟,有时候则不能,实在是让人可恨可愧。要用什么办法来挽回这种颠倒呢。

  答:要想梦境中一句佛号了了分明,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极力持念。如果平时醒着的时候能够常常如此,久而久之梦中自然可以做到。

  (四)修行人有的可以得到殊胜的境界,或者梦到西方,或者亲眼见到阿弥陀佛,或者闻到异香,或者见到莲花。湖南王季果常常有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应。可是弟子念佛已经十年了,并没有发现瑞相,如果临终也是这样,岂不是难以往生极乐世界。究竟可否顺其自然,不生企望得到瑞相的心。

  答:只求心和阿弥陀佛相应,不须在见好境界上求感应。心和佛相应,有真信切愿,必定可以往生。心如果常常想要求得境界,如果心未能和阿弥陀佛相应,而有境界显现,可能会生起魔事。

  (五)年纪大身体衰老的人,不能在夜里就起来念佛修行,是否能在白天和没睡觉之前,尽心竭力用功就可以了。至于必须在诚敬之地,多多拜佛以表诚心,十大愿王礼敬为第一,这种利益如何。

  答:年纪大身体好的人,多拜佛固然好,否则,只在一切时候一切地点都心存有常在佛的面前一样的恭敬之心,也就是意业的礼敬,就可以了。

\

  (六)念佛时结跏趺坐,嘴里念耳朵认真听,手在掐珠,心里观想阿弥陀佛,以此希望能够身、口、意三密相应,然而昏沉、散乱心仍然不能消除。是就这样用心念至功夫纯熟,或者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达到都摄六根的境界。

  答:结跏趺坐念佛,不适合掐珠。掐珠心念难以清静,时间长了或者容易生病。适合照时间来计数,和平时掐珠念佛的效果是一样的。收摄六根,保持清净心念佛,一句接着一句,不要间断,是最妙的制伏妄想心的方法。

  (七)喜好行善似乎出于我的天性,只是因为力不从心,不能布施钱财,也不能进行法布施,只是遇到有缘人劝导念佛吃素,再加以五年前实行上午做课颂念佛,下午出门捡拾废弃字纸。近来因精力较弱,功课也有所增加,只是不象以前专门出去捡拾字纸,只是在行路的时候注意捡起来,这样对于念佛究竟有无妨碍。

  答:念佛人应当修一切善行,然而必须分出主次。倘若主次颠倒,那么利益就相当少。如果能让次帮助主,比如一个人垂衣拱手,而命令诸候施政实行,这样又有什么妨碍可言。

  (八)《观无量寿经》三福三心,弟子向来谨慎遵守,只是对于偶尔生起的恶念,未免难以消除,每每自己反省改过,所以常常念忏悔文,究竟这个罪愆可否能够消除。

  答:罪愆的消除,不可笼统而说。如果要说罪愆全部消除完尽,非圆成佛道不可。我们凡夫究竟能够消除多少,只是在自己诚心的深浅上来看。

  (九)老人年就是身体强健也不足以长久的依持,死后丧葬的办法,应当首先预备,弟子打算不搞亲友吊唁世俗的那一套,入殓时不穿丝绸品,只穿一件海青,至于佛制五衣,放在旁边,照佛制不随葬,而现在都是随葬的。可否不拘泥于佛制,戴出家人的帽子,穿出家人的鞋子,丧葬期间全部用素食,做佛七请出家人念经超度。

  答:你要把印光《文钞》对于临终时种种开示,预先和儿孙说清楚,必须按照开示去实行。这样才不至于儿孙破坏你的往生正念。

  (十)自己知道念佛的功夫不得力,想要增加念颂,却没有时间,如果长此以往,恐怕往生没有把握。而此生的志向又决定想要往生,究竟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万分可靠。

  答:能否往生,在于有没有信愿,为何虚妄地说这些闲言语,不以祖师的开示作为依据。

  (十一)我们这里龙华、先天两种教法盛行,弟子劝阻那些信奉的人,然而那些人却很坚定,不能破除他们的邪见,还说这两种教也可以往生西方,究竟可否作为助行,如果可以,想跟着那些人学习,就当作是捷径中的捷径。

  答:你既然归依佛法,修持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尚且想要听外道的魔话,而想要跟着学他的那一套把戏。为什么不知好歹到这样的地步。

  (十二)念佛的时候心中散乱,有的人说是年龄的关系,如果是老年人心念散乱,不能收摄归于一心,那么就是老年人绝对不能往生了,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或者功夫未到家的原因。

  答:你之所以不能一心,由于心里没有正知见。没有正知见,所以没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未能一心,也可以往生。没有真信愿,纵然能够一心,也难往生。因为往生是仰仗佛力加持的原故。

  (十三)我们这个地方的莲友之中,有一个人相当用功,受戒持长斋,只是家里相当有钱,对于布施功德不肯舍财,这样对于念佛往生,有没有阻碍。

  答:这种守财奴,他的心地污浊卑鄙,仍然想要子孙永远享受富贵,恐怕因为这个贪财之心,转生后只能得投生饿鬼的报应,而念佛的善根,只能到未来劫中,方才能够得到利益。

  (十四)自己独自一个人整天念佛,和大众共同半天念佛的利益哪个大?(此地佛会,到礼拜三,聚积大众念佛半天。)

  答:大众共同念佛,基本是属于提倡,随顺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修持,固然不在乎自修和共修。然而想要真修,应当少忙活、筹划,才有实际的利益。

  以上十四条,多数是大锡切合自己的弊病,所以不害怕冒昧,远道请求开示,恳切祈求逐条指导,就是在原纸上稍加批注,也不异于烹炼杂质的熔炉。弟子俞大锡再叩首。

  答:请熟读《文钞》,各种疑问自然消除,我现在上海人事繁多,所以不再详细多说。

  谨将平时疑义,开列十四条于左,伏乞诲正。

  (一)修行人止恶行善,是分内事,允当加勉。惟功课及二六时中,过现未三心憧憧往来,总不能除。心业未净,于往生有无妨碍。

  答,功课宜专不宜繁。专易摄心。繁难归一。往生在信愿真切。倘无真信切愿,纵心能清净,亦难往生。不可不知。

  (二)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之宜除,固是理所必然。乃儿孙之间,利害之际,总不能漠然忘情,将何道以御之。

  答,爱儿孙,要爱之以道。令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信愿念佛。则爱便为净业助行矣。此又御害获利之大根据。

  (三)紫柏老人云,梦中作得主,则临终作得主,是梦境甚关紧要。乃上床欲睡,亦曾默念,至梦时,仍是纷乱与念佛无关,甚且有吃荤之时,或即觉,或不即觉,诚为可恨可愧。将何法以挽回之。

  答,欲梦境相应,当于日间力求相应。若醒时常相应,梦中自可相应矣。

  (四)修行有得好境界者,或梦到西方,或面见弥陀,或闻异香,或见莲花。湘省王季果居士常有见到。乃念佛十年,并无瑞相发现,设临终亦如此,岂非难到极乐。究竟可否听其自然,不生希望。

  答,但求心与佛合。不须致力于见境界。心与佛相应,有真信愿,决定往生。心若希求境界,或未相应,有境界现,或致著魔。

  (五)年龄衰老,不能夜分即起,可否尽一日之长,尽心竭力以用功。至须诚敬之处,心不可见,多拜以表之,十大愿王礼敬为第一,其利益何如。

  答,年老体健,多拜固好。否则但一切时一切处,常存敬畏。亦即意业礼敬。

  (六)念佛时跏趺对像坐,口念耳听,手数珠,心想无量光佛,以冀三密相应,乃昏散仍不能免。将从容以待其纯熟,抑有何法以资都摄。

  答,跏趺坐念,不宜掐珠。掐珠则心难静息,或致受病。宜按钟计数,一刻钟念若干佛,即与掐珠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最妙之制心法。

  (七)好善似出性成。只以力不从心,不能财施,亦无可法施,惟遇人劝导念佛吃素,兼前五年上午功课,下午出门,拾遗弃字纸。近来精力较弱,功课亦增,不及专诚出外去拾,惟于行路时注意检取,究于念佛有无妨碍。

  答,念佛人宜修一切善行,然须分出主伴正助。倘主伴倒置,则其利甚少。若能令伴助主,如一人垂拱,百辟布政,何妨碍之可云。

  (八)观经三福三心,素所谨守,惟稍纵即逝,未免有不实践处,每自怨自艾,所以常念忏悔文,究竟其罪愆可否消除。

  答,罪愆消除,不可笼统说。若罪愆净尽,非圆成佛道不可。吾人之消除多少,惟其诚之浅深上见之。

  (九)年老人即健亦不足恃,身后办法,宜先预备,拟不开吊,殓时完全用布,只穿海青一件,其五衣卧具,安在旁边,按佛制此不随殓,今皆随殓。可不拘戴僧帽,穿僧鞋,一切均用素,做七请僧念经。

  答,当将光文钞临终种种诫饬,预与儿孙谈说,必须照此而行。庶不致儿孙破坏正念。

  (十)念佛自知不得力,欲加课非但无力,且无时间,如长此以往,恐生西少把握,而此志又决计欲生,究用何法,能万分可靠。

  答,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何得妄说闲谈,不以古人所说者为指南。

  (十一)此间龙华先天两教盛行,劝阻之则牢不可破,说此教亦可生西,究竟可作助因否,如果可行,将从而学之,以为又径之径。

  答,汝归依佛法,修持净业,尚听外道魔话,而欲学之。何不知好歹,一至于此。

  (十二)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故。

  答,汝之不一心,由于心无正见。无正见,故无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未能一心,亦可往生。无真信切愿,纵能一心,亦难往生。以往生由仗佛力故也。

  (十三)此间道友中,有一人甚肯用功,受戒长斋,惟家为巨富,于功德事不肯捨财,于念佛生西,有无窒碍。

  答,此种看财虏,其心地污浊卑鄙,尚欲令子孙长富贵。恐贪财之心,转而得饿鬼之报。而念佛之善根,乃在未来劫中,方可受用耳。

  (十四)一人终日念佛,与公同半日念佛,利益孰优。(此地佛会,至礼拜三,集众念佛半日。)

  答,公同念佛,是提倡边事。随分随力修持,固不关与众及独行。然欲真修,宜少张罗,庶有实益。以上十四条,多是大锡切己弊病,故不惮冒昧,远道请示,切求分条指导,即于原纸加批,不啻烹炼之炉韛矣。弟子俞大锡再叩。祈熟阅文钞,群疑自释。沪地人事繁,故不详书。——《文钞》之《答俞大锡居士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