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有许多富含哲理的道理,很多时候都细小得让人难以注意到。作者吴承恩在小说开篇这样写道:“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说,若是想要探求人生的真理,那就必须要读《西游记》。可见西游记中的哲理寓意之深。
不知你们是否注意过西游记中这样一个细节: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而这个距离刚好是灵山的距离。为何会如此凑巧呢?其实,这其中暗藏寓意。在西游记第十九回,唐僧师徒在浮屠山遇到的乌巢禅师就曾说出其中奥秘。
原著第十九回,唐僧刚收了猪八戒做二弟子,一行人路过浮屠山,遇到了乌巢禅师,于是,乌巢禅师赠送给唐僧一本经文《多心经》。唐僧问乌巢禅师西行还要多远的路程,禅师回答道:“……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唐僧打开《多心经》,只见偈子写道:
“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
这是乌巢禅师透露给唐僧的信息,可惜当时唐僧并没有听懂,一直到抵达灵山之时,孙悟空告诉他其中的原因,唐僧才明白。
《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唐僧师徒辞别了钦法国王,继续上路。忽见前方一座高山,气势汹汹,唐僧见了不安起来。孙悟空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
孙悟空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孙悟空这一言倒是让唐僧顿悟,这西行之路实际是修心的过程。只听唐僧说道:“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漫长的取经路途,其实只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取经途中经历的事、获得的心得,比真经更为重要。真正的灵山,并不是一个具象的地点,而是一种抽象的对佛的感受,若是真正参悟其中的道理,方可以成佛,取得真经。
众所周知,曾经的孙悟空是一个随心所欲、任性而为的人。他总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谁能够制服他,前期可谓是如鱼得水。可后来,如来一个五行山将他给压制了,他那颗躁动的心也安静了600多年
。孙悟空被唐僧救出五行山后,似乎也懂得了收敛,做任何事都不再锋芒毕露,这时他的心已经有了变化。后来的取经之路,更是一路见证了他的成长,也正印证了那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当初,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筋斗云的神技,使孙悟空一个跟斗就能翻上十万八千里。
这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刚好就是灵山的距离,正是在告诉他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究竟成为什么,只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这个念头,就是由自己的心所决定的。
其实孙悟空早就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才会在取经途中不断对唐僧说:
“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及回首处,便是灵山!”
只是唐僧每次都被其他事物束缚住思想,并不能真正明白孙悟空的话。
是啊,心魔是每个人恐惧的东西,并想将它去除。可真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十分艰难。只有不断提醒自己,才可越来越接近心中的大义,不被心魔束缚。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