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
这么几年来,我对这些居士,一个方面是修行,一个方面是思想,另外一个是团队方面的状况,现在回想起来,虽然交流的不多,作为一个粗的印象,在前期,大家思想行动上都不如以前,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那现在呢,是在这个十字路口,是进是退,个人和这个团体怎么融合,修行和我们的生活怎么融合,在这些方面产生了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境界和每个人用功不一样,每个人的起跑线本身就不一样,所以说今天到这个情况,我们寺院的建设,外面的学堂,内部每个人的承受,现在看起来都是一个因。按一个大的框框来说,在这个因果当中,每时每刻都是充满着危机,危机本身也就是机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这么一个多变复杂的社会当中,我们既想满足自己的生存,还想利益社会,我们的压力必然大。压力大不怕,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有没有大理想,大的格局。如果有了一个战略的高度以后,我觉得问题都不大。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战略的格局定了以后,我们根据这个格局每个人自己做好自己的定位,看自己在这个当中能做什么。这样一个整体的流程、整体的配合在整个未来就会长期有效的持续发展,所以这一次大连的会议很重要,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在搭台一样,搭台的同时每个人就应该考虑自己的角色,根据自己的角色,术业有专攻,必须先把自己的优势先配合起来,这也是外面的生存之道。如何把几年来有效培养的福德资粮,以及对佛法的一些见地,让它先安住下来,先是安住,安住就是生存,生存就牵扯到定位,以及和未来的一个关注。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么一个参差不齐的队伍,又有这样重要的一个任务——道场要建设,就是千头万绪,越是这么乱,就越是要心不乱。
大家首先要做到每天自省其身,要省三个方面最重要的问题:如何自我调伏的问题。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特别是团队更加如此,这种尊重和包容;还有宁肯少说不要多说,宁肯少想也不要多想。因为到了这个生存的阶段,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不能扰乱自己,因为很多事情不明朗,你只能够定下心里往前走,你不能说谁错谁对,谁会谁不会,你看我们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子,慢慢的往前走一步看一步,左一步右一步,所以有错误有失败,这个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大家有理想,并且都想规划的最好,实际上都是患得患失,就是都想获得世间法的行,都是想获取最大的利,并不是说在奉献,这就牵扯到发心里去了,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谈。让我们最重要的是第三个方面,你要照顾的是什么。在这个不断落实当中,你怎么洞察你的方向,这三点是每天临睡前最重要的,所以这在佛法上讲的,一个人的角色不是固定的,你从一个小孩到一个老人,中间要经历过很多的阶段,很多的名称,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学习不同的,表现在我们这个事情上,那就是说,团体是活的,你早上起来,面对上级是什么态度,面对下级是什么态度,面对你做的事情应该是什么态度,你怎样降服其心,心安住在这个事上,又不失其宗旨,还要把这个事情落实。
这实际上就是每天和自己的心打交道,不要认为有任何人给你带来障碍,或者说有任何其它脱离实际的想法,心要越单纯越好,你就只顾着三个字,把身心安静下来,一切家庭的杂念,个人内心的快乐不快乐的感受,这些都要客观理智的放下,要做一个客观带有醒觉的人,每天就是奉献,没有这种心思不可能有一个成熟的因果。如果你是这么一种高度,以修行的高度,以出世的决心来做入世的事业,肯定不会错。那么我们这么一个团队,一加一不等于二,你如果不会用心,你在这个团队当中,说实话,就像一个苍蝇掉到一锅饭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每个人没有什么叫做好人坏人,没有什么叫做有能力的人没有能力的人,大家千万不要忘记你的本分,你本分的时候才能自己保持一个醒觉,就不会失言,更不会失心。你一失心这个磁场,在这一个变化万千的团队当中,肯定烦恼会传染,很多事情人多以后,人浮于事,互相玩起了世间的游戏,不是在做事,要么就玩起了感情的游戏,这个已经不是在修行了,在造业。所以我们发心,第一个为求福,第二个为求解脱。所以每天,你要清清楚楚知道自己今天在这个战场上,心念把握住了吗?认识到佛法了吗?珍惜了自己吗?对别人有过奉献吗?这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宗旨不是大众定的,宗旨一定是前面的人把握的,这是他的责任,他要带领我们,这个事情怎么落实,今天有什么计划,到年底落实不了,这是带头人的问题——无能,不用任何人去羯磨,因果就是铁板上钉钉子——无能。如果在年初,你不能定位,把该做的事情定下来,那你就失算,所以很多事情一定要简单化,只做该做的,只想该想的,只说该说的,从语气,从发心,事缓则圆,我们不用着急,我们定了心,到时我们年终总结,就哪怕是失败了,我们有这么一种计划,有这么一种兢兢业业的一年的落实,就算是失败,也能得到一种成就,而最重要,最可怕的是中途的混乱,以及最后的总结一无所得,那你这一年就空过了。所以说不要忽视小事,待人接物、进退、语言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小处着眼,那么大处也自然不会失去这个恭敬心,那这个带头人他今年的计划,他想落实什么,我们不用问,我们只是跟着。你看那个老鹰抓小鸡一样,后面的不用看老鹰在哪里,你只是抓住你前面这个人,不能脱节的,你说你能,我再起一个头,老鹰在那边,我躲,这就是恶了。这完全就是“我执”嘛,所以叫做“恶”,因为团队就是一盘棋,如果和这个团队分离了,你怎么会有团队的功德呢,基于团队的功德,共修的殊胜,以及传承的殊胜,我们首先要做到就是听话照做。在年终的时候,你说你可以去批评,你可以去总结,说我们这个计划没做好落实没落好,你可以批评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分析自己站岗站得好不好。每一个人有一个职责,这样才是团队,这个是不需要问理由的。所以就像我原来经常说:我在做什么没必要对大家说,因为你们一定不理解。但是你们要的是什么,无非是要的一个是福德,一个是解脱。如果我们大家要的不一样,没有必要在一块,但是问题是你要解脱,你要福德,在这个当中它是现实的,这就是说你不求解脱,但是福德是每个人离不开的,五乘佛法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你连一个人身都保持不了还怎么谈福德,如果你急功近利、杀鸡取卵、不明因果的去追求这些,那你肯定是和道违背的,那你只能走像生命的黑暗了。我们在保证生命光明的同时,你可以追求人天的一切福报,但是它是最有效率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这个只有佛法当中才有可能带来,所以说佛法某种程度是我们的伟业啊。
那么为了这个原因,佛法当中这个菩萨道,我们就要好好去走.至于菩萨道,为什么好像我们老在付出没有结果呢?因为这符合因果,成佛是未来的。春天种下的小麦秋天才能熟么,所以你一定要有耐心,你要有忍耐。如果不能够忍耐你能够成就什么事情呢?你连自己都对付不了,何况去教化别人呢?不欣赏别人,不赞叹别人,你只能是活在“我执”里,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人,所以这样一个团队本来就是给我们智商的,不是给我们打麻痹针的,所以有人批评我们,真的是有人成就我们,有人给我们压力,真的是培养我们的能力。就是这样的,这就叫因果,这就叫正道,它一定是这样的,绝对不是感情的依赖,因为种种的污染的因缘在一块,那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这是从思想上。
那么通过这几年的一个参差不齐,大家的这个善根已经有了,大家是有因缘可以听进去这些话的,那我们现在不谈思想不谈理论,只谈规矩,因为什么呢?我们每个人都有劣根心,都有惰性,这是与生俱来的,谁也不用笑话谁,但是既然我们要想修行就是要去掉一个最高的,拉着一个最低的,就站在中道。这中道怎么站呢?也就很简单,我们就要按照这些综合的一些规范去落实,比如说虽然身体不舒服,坚持随众,这就是基本的荣耀,基本的光荣,作为佛弟子有一个基本义务和责任尽到,那你责任尽到,你必然有利益。所以要咬紧牙来、打起精神做人做事。这个精神不打是起不来的,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身心的种种不安适的觉受都要把它放下,我们要有一份欢喜,吃苦了苦,所以这个就做正见,这个正见是落实到每一个事情上的理念不同,一是要培养平等心,一是要培养欢喜心,遇到考验的时候一定要站得稳脚跟,这是修行人和非修行人的差别,修行人不是说你一定要什么样的思想,那不是,修行人就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这就叫修行人。
通过这么几年一个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现在虽然参差不齐,那我们能够觉得互相种种包容的话,那绝对不是问题,有些看法可以保留,但是不能去传播,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定位,心就静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行道,最简单的方法。在做事的时候,同时自己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与道相应,也就像“中胜师”现在讲的那个,依什么样的理念,佛教的戒律它本身是一种制度化的东西,要知道制度化的文明一直在保持某一种。它这个是不可以间断的,思想上的起伏,情绪上的起伏这都是很正常,但是这绝对不是一句话一个思想能够代替的,制度文明一定是扎扎实实,每天太阳都要从东边起来,那就是必须是这样,这个不能断,这个不能变,一变很可怕。
那么人也是这样,每天该起床的时候一定要起床。如果不能起床,今天身体就不行,不是病了,就是思想有问题了,所以平平淡淡的日子是靠着平平常常的坚持,越是有考验的地方,越能够磨练我们,越能够锻炼我们的身心,我们要为能够获得这份锻炼的机会而欢喜。所以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城市去行菩萨道,没有心力,光想着利益,那个“果”肯定起不来,你静不住心,思想太多,老喜欢玄的、虚的东西。这种人一定要有人以“制度化”去管理、引导,大家才能够互相获得最终的快乐和福德。所以都不要自恃过高,都以敬人的态度看别人优点缺点,要赞叹别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这就是说有了这样,我们每个地方的修行、以及对外的弘法才能够用心,才有可能。传统文化它就是一个符号,它说的实际上就是人心,人的感情。这主要是来源于你的生活经验,你也有这种苦难的经历,你把这种经历去回味去总结的时候,你觉得什么最重要?跟大家分享,一定有共鸣,一定有人支持你,这个不是求来的,这水和油沾不了,强迫它没有,这样思想上差距太大,用尽心思都不行,所以不要做这种徒劳无力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面对人需要珍惜,但是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大的因果局限在那里,小的因果就起不了作用。所以大的是因果,小的是情感,因果展现出来的是制度,情感展现出来的是因时因地的,不成熟的但是很管用的方法,所以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佛教徒的坚强不需要说服教育,人人是自觉而来,自然而来,自觉觉他,觉他一定是很自觉的产生的。
我们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引路上的调整,是什么呢?第一,要想行持菩萨道离不开福德,阿罗汉道是可以离开福德远离人群的,但是这个时代阿罗汉道成就不了,所以我不赞成只学习阿罗汉道。阿罗汉道是发心,阿罗汉道的方法是独善其身,严格的持戒,对生命有一个最究竟的不可动摇的意志,寻求解脱,把解脱当做第一位,那个是理想,把菩萨道当做第二位。阿罗汉道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菩萨道意思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修行,不是远离人群。所以有了这两个道,有了理论的支持,我觉得要用心去面对一切自己未知的修行境界。因为人有一个惰心,一过了几十岁以后不善于学习,老是想在过去的影子下去生活,习惯性地去生活,因为这个不用心嘛,我们就会被时代抛弃,就会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我们要越活越年轻,跟年轻人的心一样,做任何事情都保持一个清净心、感受心,以及一个好奇心。
菩萨道就是众生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没有尝试过,那你一定就要尝试,感同身受。你才能了解他们的问题,了解问题你才会有办法,以佛法的理论和实践,你才能够给他们提供某一种参考意见,这才能够引起共鸣,才能够指导他的生活。行菩萨道就是对众生生活的关注和指导,以佛法的一个理念为他们做一些参迷定位。特别讲课,他本来就是这样,不是你偶尔的一些感悟、一些管理,那个它都是因时因地的。社会在不断的变,要不断的去学习,你才能够有超前的意识,所以你不能够站在众生的前面,你这个菩萨怎么做呢?这个时代的众生有什么情况,你都不了解,你这个菩萨是屋里面的菩萨,实际上是个罗汉。实际上就很简单,我们若这样子的话,有很多没用的话就少一些。一个制度它需要一个理念,基于菩萨道趣及解脱道的理念,我们要绝对的服从,因为它来源于自觉,而非公司式的管理,我们就变被动为主动,每个人才能自己有智慧,才能看得到自己的定位。自己有慈悲,才能包容周围的每一个人。自己有一种生命的高度,才能够遵从善知识的教诫。有这三种的话,我们随时随地,任何时候可塑性都很强,充满了生机,我们时时刻刻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战略,调整自己的方向,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分,一年一年的,三年就不一样了。
你说这么一种大的思想战略格局下面,有些人还会校对,那是正常的,有些人心量跟不上,福德因缘跟不上,他在校对,但他不是远离,所以我们不要责备他们,让他们自己在那里慢慢地去养一养,在养的同时也有他的任务,并不是远离。所以这就是我们要用心,去照顾到每一个人都要做什么,该给他说他该做什么,就一定要说,不说不行。但是说绝对不是从上而下的强制性的,是探讨型的,所以我们有预补的几个人的核心,这个核心一定是对于现行问题的羯磨,羯磨会议制度,而非是对大的战略格局,大的战略格局是波罗蜜的羯磨层面。那只有几个人去把握,而负责落实的人一定是第一线的人,和他去商量怎么实践落实,所以处在中间的这个人就很重要,对上对下衔接,对下负责实践的落实,对上负责理论的定位,所以这个框架就搭起来了。一个从时间上——年中年尾,一个从形式上——羯磨,从人事上中间的这个人一定要厚道,要懂得尊重和包容,要把上面的意思吃透,要把下面实践遇到的问题想到解决的办法,这么一个人就是我刚才和你说的,我们缺少的这么样一个丞相式的人,这个要去发现,这个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这个人话不能多,口一定要谨慎,讷于言而明其位。而且要绝对的不掺杂,述而不作的人。在这个团队中去说,看谁能够主动请缨。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