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月灯三昧经》
佛教十分重视「供养」,究竟供养有何功德利益?这首偈语告诉我们,常行供养,能够为自己种下成佛的善因。
供养的对象,不只限于佛法僧三宝,像我们对父母的孝顺是供养,对师长的侍奉也是供养,对世间一切我尊敬的人,为表达我的心意,以心香一瓣来礼敬,这也是供养。过去在寺院里,谁可以做住持,谁能够做方丈大和尚,有时不是单凭有没有学问、有没有能力来评断;因为这些外在的条件,不一定能够让人心服,最重要的是,要有发自内心的供养心,才能受到大众一致的爱戴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对僧人的供养,有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供养」。像饮食、衣服、卧具是出家人日用之物,而汤药则是僧侣患病时,供养其医药所需。对佛菩萨的供养,有「十种供养」,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另外,还有身、口、意的「三业供养」,就是以身体的礼拜,口头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恭敬,来表达对诸佛菩萨虔敬的供养。
经常对长辈、对圣贤、对大众有供养心,欢喜将自己拥有的与他人分享,这是一种美德。现今的社会,注重社会福利,就是对社会大众的回馈,懂得「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这就是供养心。
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供养,不论是供养金钱、供养物质、供养心意都可以。如果没有东西可供养,甚至口拙不会赞美,也没关系;当看见别人做好事,自己也为人欢喜,心中也为人祝福,这种祝福的心意,也就是最好的供养了。
「作如是心施」,像这样心内至诚的供养布施,就好比人们常说的:「不必送什么东西,你意思到了最重要。」因为是出自内心的供养,「是等悉成佛」,将来必定能成就道业、成就功德、成就诸佛菩萨之道。所以,我们对朋友、师长,对周遭的一切,有着一份虔诚的供养布施心,人我之间就能和谐,世间必定很美好。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