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译文
须菩提问佛:“世尊,佛得到无上大智大觉的菩提心,是实际无所得吗
佛说:“是这样的。须菩提,我对于无上大智大觉的菩提心,乃至于没有什么佛法可以得到,所以才真正的称之为无上大智大觉。”
【三】解读
1、常人的状态?
须菩提在金刚经开篇就问释迦摩尼佛,如何住心?如何降伏其心?这两个问题所反映的,也就是常人所面临的问题。
常人与佛的区别,也正是因为常人没有办法感悟到如来本心,找不到如来本心,所以须菩提才要问释迦摩尼佛,要如何来安住本心?还有就是常人的妄心较多,总是会有执着妄想等,所以须菩提要问释迦摩尼佛,要如何来降伏妄心?
2、佛得到了什么?
如果个人能够安住本心,能够降服妄心,那么也就达到了佛的状态。佛是觉悟实相的人,那么佛相比常人,又得到了什么呢?
须菩提悟到了,所以他问佛得到了无上大智大觉的菩提心,是不是实际无所得?佛证悟了实相,但实相又非相,非非相。所以实际上佛无所得。也正因为实际上佛无所得,他才是真正的证悟了如来本性。如果有人说佛有所得,那就还是在有所住相,没有真正理解释迦摩尼佛所说的真义。
3、无所求无所得?
也因此修行的过程就是灭度所有相的过程,一切众生都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样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是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样虽然说是灭度一切众生,但实际上无众生得以被灭度,因为本来就没有众生相,又谈何灭度一切众生?
所以这样虽然名为修行,但实际上无所修行。悟道修行的过程,实际上无所求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有所求,那也还是在有所住相,没有能够离一切诸相。也是这样,证悟的过程,实际上也无所证得。这样证悟所体验到的,也就是如来本性,它并非任何可以言说描述的相。因为实际上无所得,所以才是真正的如来本性,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觉知。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