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这里在科判中是拔除修类福业障的。《俱舍论》里说,“等引善名修,极能熏心故”,修所成慧,要得到禅定之后才能够产生。这里是指狭义的“修”,障“修”和障“修慧”,是不一样的。没有得定之前,也有很多的修,如串习修、思惟修,但是没有修慧。这里的“悭贪嫉妒,自赞毁他”,成为一个障碍,主要障什么?悭贪,障修慈;嫉妒,障修喜;自赞毁他,障修悲;而悭贪、嫉妒、自赞毁他这三个,都障修舍。这是障慈、悲、喜、舍。
昨天讲过,悭主要障施,为什么说悭贪障修慈呢?因为慈能与乐,通过财施、法施去给别人乐。如果他悭贪,就不愿意给别人,不舍——不舍法、不舍财,这样就障碍修慈。嫉妒障修随喜,他就不高兴。悭,是跟欢喜相应的烦恼;嫉,是跟瞋恚相应的烦恼。嫉,他比较忧愁,看到别人兴盛的事情,他就不高兴。由于悭贪和嫉妒,就发生了自赞和毁他。“自赞”、“毁他”是怎么发出来的呢?是通过发语。自赞,赞自己的功德;毁他,毁他的过失。说别人不对,说自己好。由于悭贪这些名闻利养,以及各种各样的东西,看到别人得到了,心里就很苦恼、很忧愁,就生嫉妒。由于害怕失去,就自赞毁他。这样,“当堕三恶趣中”。
嫉妒,对一般世间的人来说也好,对修道的人来说也好,都是很大的障碍。悭贪,它的结果主要就是贫穷多苦。由于嫉妒,“身居下贱,作人奴婢”。嫉妒主要是下贱的因,悭贪主要是贫穷的因。《俱舍论》里说,这是恼乱了人天四众。既恼乱了出家众,也恼乱了在家众;既恼乱了人众,也恼乱了天众。祸患非常大。在菩萨戒里面,这是根本堕,很严重。所以嫉妒心是非常恐怖的。
比如一个人,他在修行、福报、智慧各方面都还比较低的时候,可能造嫉妒这种恶业的能力还比较差一点
有时候,我们不管在社会上也好,或者是到了寺院也好,经常觉得这个人看不起我,这个人好像不听我的。你就要检查,这些都是往昔的恶业所感,其中有一种恶业就是嫉妒所发出的赞己毁他。所以我们要非常的谨慎、非常的小心。有时候我们发现要去做一个伟大的事业的时候,好像总是不自在,被卡住了,你就要检查:是不是在别人正蒸蒸日上的时候,你心里老在嘀咕,希望他衰损?比如别人正在做一件很大的事业,你生起嫉妒,就毁他:“他这个人很差,不要去帮他。”或者去做一些相反的事。这些都是要很小心的。
如何对治呢?你要知道它的过患。它的过患除了使你堕三恶道外,还是一个下贱的因。你嫉妒他的原因,是想让自己的事业、名闻更扩大,不要被人超过,但是你实际做的是去嫉妒,它的结果是使你得不到想要的。如果你想要得到,就不要去嫉妒,要遮止(嫉妒),要随喜。这要靠锻炼,去随喜别人的功德,这是非常殊胜的。
——节选自宗宙法师《药师经》讲记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