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口业警示集56(第八章学会说话 五恰当好处)

发布时间:2024-07-27 03:15:02作者:地藏经讲解网
口业警示集56(第八章学会说话 五恰当好处)

口业警示集

第八章学会说话

五恰当好处

○总是说很多毫无意义的话,会产生很多贪嗔痴等错乱之心。说话应谨慎,而且不能太多。该说的一字不漏,不该说的一句不说,要学会“言适当”。(夏坝仁波切讲授《欲求解脱勇士之心宝》)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①;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②。知者③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白】孔子说:“可以说话但不和他说,就失人了;不必说话却说了,就失言了。唯有智者既不失人也不失言。”(《四书五经·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注:①失人:失去朋友。②失言:因不注意而说出不适当或不应说的话。③知者:知,通智;知者,即智者。

○孔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①。”更是告诉我们说话的时机要拿捏好外,也当察言观色;该说话的时候要说;不该说话之时,当三缄其口。说与不说之间,需要极大的智慧与勇气,要学习能适时的说出一句“得体的话”,能及时打住一句“不该说的话”,并且时时提醒自己,说话当厚道,要有口德。(见炳法师《说话的艺术》《中台山》月刊72期)

注:①孔子说:“还未轮到他说话的时候就忙着发言,这叫做急躁;有人向他提出问题,他偏不肯直说,这叫做隐瞒;不观察他人的脸色,就妄发议论,这叫瞎眼。”(演莲法师《安士全书》译白)

○俗语言:“点到为止,游刃有余,宁可不够,不要过头。”在言说中,要能知应对进退,一切适中合宜,则为人处世方能圆满,俗谛圆融。(见旆法师《立言与人生》,《中台山》月刊72期)

○周威烈王十八年,晋国大夫魏斯攻克了中山国(今直隶定州),并派儿子子击去驻守。魏斯是派乐羊去攻打中山,打下中山之后,便把它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子击。

魏斯问他的属下说:“我是个怎么样的主子?”众人都答道“是仁君”。但有个叫任座的人却说:“您取得中山之后,不把它封给弟弟,而封给儿子,怎么是仁君呢?”魏斯听后,勃然大怒。任座见状,急忙离席而去。魏斯接着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是仁君”。魏斯问道:“凭什么说我是仁君呢?”翟璜答道:“只有主子仁德,属下才敢直言无隐,适才任座说话就毫无隐讳,由此便可以知道主子是仁君。”魏斯听了,极为高兴,便让翟璜召回任座,并亲自趋前迎接,待为上宾。

翟璜与魏斯的这段对话,让人不禁想起唐朝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一段佳话,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天,唐太宗下了朝,回到后宫,怒气冲冲地自言自语道:“真该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道:“是谁啊?”太宗道:“魏征这老儿,总是当廷让我难堪。”皇后转身进内屋,片刻后,身着礼服,出现在太宗面前。太宗吃惊地问皇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长孙皇后答道:“臣妾听闻说,君主英明,臣下就正直,如今魏征耿直敢谏(jiàn见),正是因为陛下英明啊!所以要很郑重的向明君道贺。”太宗终于由瞋而喜。

话,人人会说,但是否说得恰当,能否达到说话的效果,就非人人所能了。所以说话的学问很大,要懂得“时然后言①”,以及“不失言”、“不失人”的道理。若要能把话说到人的心坎里,产生共鸣、感动的力量,就更需要学会说话的艺术了。(方璞《鉴往知来─说话的艺术》,《明伦月刊》416期)

注:①时然后言:出自《论语》,意为当说则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