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补肾的中成药中,人们广泛应用的是六味地黄丸。其实,在地黄丸的家族中,共有八个“兄弟”,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之一。其余七种均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配伍而成,(清水注:“六味地黄丸”其实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去肉桂和附子而成。“金匮肾气丸”比“六味地黄丸”成方要早得多。)虽同为补益肝肾之品,但因各自增加不同的药物,使各自的适应证亦有不同的侧重,表现出各自的特长。
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施治,只有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有预期的治疗效果。否则,吃下的药与所患的病不相吻合,轻则耽误病情,重则使病情恶化。中医认为,肾虚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阴不足等证型。况且,致病原因不同,也可兼夹其他脏腑的病变,如脾肾阴虚、肝肾阴虚等。因此,患者使用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及体质辨证合理选用。不要道听途说,随便到药店购买任意吞服,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六昧地黄丸在临床上最为常用,是中医补益剂中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方中以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特点为甘淡性平、补而不滞,滋养肝、脾、肾三脏。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涩精、补脾、清肝,适用于治疗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而致的头昏眼花、健忘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手足心热、遗精尿频、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足跟作痛、消渴等症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炎、更年期综合征等见有上述症状者,选用六味地黄丸比较合适。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成分,枸杞子能补肝肾,菊花能清肝明目降肝火。因此,杞菊地黄丸除具有六味地黄丸之功效外,还偏于补精、清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目胀作痛、视力减退、耳鸣不已、听力下降、头晕目眩等症。眼科中的白内障治疗,五官科的神经性耳鸣,内科中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疾病见有上述症状者,也可以应用。
归芍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所制成,具有添精养血之功,对血虚头晕、崩漏等病症疗效显著。
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制成。知母善于清肺热降胃火,黄柏常为清利下焦火的良药,知柏地黄丸的独特之处是滋阴降火,对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骨蒸劳热、汗出过多、面红目赤、心烦意乱、失眠多梦、遗精滑精、口干咽痛、小便短赤、血淋等症疗效显著。但方中知母、黄柏性寒,故脾虚便溏者须慎用,以免伤脾胃之气。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肉桂和附子制成,因肉桂、附子的加入,使桂附地黄丸成了温补肾阳的专剂,适用于肾阳虚弱导致的腰膝酸冷、四肢不温、下肢浮肿、痰饮喘咳、消渴、脘腹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大便溏薄的患者,或用于阳痿、滑精、女子宫冷不孕等症的治疗。
济生肾气丸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车前子和牛膝而成,由于二者的加入,使其利水除湿之功效大大增强,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气喘等症。
七味都气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都气丸适用于肾阴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症。
麦昧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和麦冬而成,增强了六味地黄丸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此方妙在补阴而祛邪,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症。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