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诵楞伽经可以让我们的魔难和灾劫得到化解,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幸福和顺心如意,也可以为我们破除一切的魔障和执念,使我们的内心更加的清明和平静,而且通过念诵楞伽经还可以帮助我们增长定力,使我们面对人生的诱惑时能够保持自己的本心,同时还要知道楞伽经的三种译本。那么楞伽经三种译本是什么呢?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罗、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于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更接近本经的原始义,因此流传广、影响大。《楞伽经》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禅宗初祖印度人达摩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因此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经中详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而这些法门,也都是法相宗、唯识学主要研习的对象,尤其是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以及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的体、相、用,更是唯识学的本色当行;甚至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以及二种无我(人无我及法无我)亦是相宗参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楞伽经三种译本:
(一)宋译:刘宋时,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义译为功德贤)所译之《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亦称《四卷楞伽》,也就是本经,这是最早的译本。
(二)魏译:为元魏时,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所译之《入楞伽经》,十卷。
(三)唐译:由唐时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所译之“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以上三种译本大藏经中都有收;最近大乘精舍出了一本“楞伽经会译”,即是把三种译本分段并列,很有参考价值,不过其中魏译及唐译部分,与大藏经中的文字,有些地方颇有出入。
通过以上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楞伽经的三种译本和作用,其实楞伽经的作用还有很多,而且通过念诵楞伽经的各种译本既能够让我们增长对楞伽经的认识,使我们的修行得到提升,也可以为我们净化心中的邪念,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的纯净。以上如有不正确之处请多多包涵。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