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能知与被知
※老师说道理,修行看个人
师:昨天才忙完佛学科学的讲座,总算到此告一段落,石先生你的感受是什么?石:其实我和孙振雄的感受差不多,在会场外面我问他觉得怎么样?他说:老师几乎把佛法通通讲完了,还放在阳光底下让人家自己去拿。他的意思是说,老师已经分析得非常清楚、非常条理化,也非常明确。我回答他:是啊!五藏十二部经典通通在里面,而且一次比一次清楚。尤其是有关能知和被知的部分,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功课,我就是用「依智不依识」,但做不好,一直在想用什么方法会比较好,结果还是回到老师讲的能知和被知这一部分。师:所以我讲的理念是你已经用得快烂的理念。石:不是,是正在努力要用的理念,谢谢老师。师:张女士呢?张:我觉得老师讲的又简单又明了,老师现在讲的内容不像以前那么丰富,但是非常简单明了而且很好操作,老师昨天一边讲我就一边做,可是我定不下去,我最喜欢听能知和被知这部分,一听到我就马上操作,但是我没有办法定下去。师:有人跟我说我讲的理念太简单了,大家会觉得没兴趣,但也有人说太深了,「太深」表示很多、很丰富,我以前就是让你们听完以后,觉得好丰富好多,但是那样子的话,你们没有办法拿来用。现在变成很简单,简单到随手拿来就可以用,张先生你觉得呢?张:我觉得条理非常的分明。端视听的人是用什么角度来看老师讲的理念,如果他是以纯学术的角度来看的话,那是不难;但如果用实修实证的角度来了解的话,那是非常难的。譬如说什么是「识」?什么是「行」?什么是「无明」?讲大家都会讲,问题是你能够证到吗?你能够体会出来吗?一般的人根本没有办法摸到「行」、「无明」,因为它们是属于潜意识,更何况我们还要破「无明」!所以,老师所讲的深浅度,完全取决于听众用什么角度来看。以我自己来讲,我要找知觉者找不到,譬如说我要问「行」是什么?就会问不下去,只知道「识」是什么,我只知道要把心念定下来,定到可以把心里面的念头一个一个的数,这时候才知道什么是「行」,我只知道这样,其他就不懂了。师:王小姐你觉得怎么样?王:我听到后面那一段觉得非常好,而且很容易了解,老师把各个名词定义得非常清楚。不过如果是以一个初学者来讲的话,会觉得有点深奥,因为譬如说,阿赖耶识的定义,说得没有那么清楚。但是,整体而言,老师把佛性是什么?涵盖得很清楚,其他像:修行要如何做?什么是入解脱门?什么是出菩提路?这些也说得很清楚,但是真正要做的话,还是需要花功夫的。我感觉是很简单,但是又很深入。师:昨天讲的部分如果要详细讲,要讲一天,因为光是要把十二因缘的每一个环节交代清楚,就必须要三小时,其他一个一个还要讲的话,至少要六小时,整个才会结束。但是没有办法,我只有一个半小时,所以有些必须要忽略过去,如果不忽略过去的话,大家会好像没有听到整体,所以先要让大家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有整体的概念以后,才有办法做更多细部的解释。关于礼拜天佛学与科学讲座的事,我们就讲到这里。今天大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要问?新竹这里我们有三位新来的朋友,我想问一下陈先生,你说你要寻根,你想要在这里面找出什么东西?陈:我想从老师所讲的佛法当中,把我的妄想习气了解得更清楚,然后把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出来。※了解能知与被知,才能清楚世间事师: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我就要把礼拜天佛学与科学讲座中我所讲的主要的内容,再来讲得更详细一点。事实上昨天我讲的「佛性与生死」里面真正的东西就是能知与被知,只要我们能够非常透彻的了解能知与被知,事实上所有的事情就会变得很清楚,关于这一部分我们以前早就做过也讲过,但是今天我们可以重新再来讲一遍,因为这是百讲不厌、百听不厌的,而且我昨天在讲的时候你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我的演讲不只是我在演讲,我是让听众跟我一起做的,并不是你在那里只是听而已,当然人很多的时候,程度又参差不齐,不能够做得很深入,但是今天我们就可以让大家做得非常的深入。现在我们就直接从能知和被知来看。我们现在用实验的方式来做。我现在就来问:我讲话你们听见,那你们就是能听的,我就是被听的,对不对?我站在这里,你们看得见,那我就是被看的,而你们是能看的。这样的关系就是在能知和被知的状态中,是不是?能知和被知随时都存在,而且不单是存在,根本是你睡觉醒来,眼睛一睁开的那一剎,能知和被知的关系就已经成立了。并且你自己就在能知和被知的状态中,并不是身处能知与被知之外。也就是说能知和被知不是一个被你观察的系统,而是你自己就在其中。能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不但有而且现在就在用,如何来证明呢?你看得见我在这里、听得见我的声音,这就证明了一定有能知。你一定有能知能觉,当然被知被觉的东西也一定有。所以从这一件事情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能知和被知一定是并存的,不会只有单方面存在,不会只有被知而没有能知,也不可能只有能知而没有被知,一定是能知和被知两者并存。其实这根本不需要我去证明,我只是把这个事实呈现出来而已,这是一个事实,每一个人都在这个事实当中。我们现在再来深入了解这一件事情的状况,它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能知和被知的原则,就可以把所有的状况看清楚,所以能知和被知是从一个非常复杂的状态里面提炼出来的。就好像物质的世界里面有这么多物质、这么多生命,形形色色、各式各样,但是还是有办法提炼出化学周期表。科学家发现原来这么多物质,是由一百零二个元素组成的。这个发现就是从如此复杂的现象里面抽出来的,这是现代科学所做的事情。同样的,这个世界也非常的复杂,复杂到你我都不知道有多复杂,但我们同样可以在这里面抽离出原理。所有这么复杂的关系里面,原来是有一个最基础的东西:就是能知和被知的结构----整个复杂的世界,都是由这么一个最基础的结构组合起来的。※能知与被知的界线该怎么划?我们再来看这个复杂的变化,像我现在手上拿的这本《华严经》,当我眼睛一看、手一拿的时候,这本《华严经》就是被看的、被拿的,那么能看、能拿的是谁呢?能看的就是我的眼睛、能拿的就是我的手,在我这么一拿《华严经》的时候能知在哪里?能知和被知的界线在哪一边?很清楚,能知和被知的界线在我的手和这部《华严经》中间,对不对?从手这边算起都是能知,从这本经算起全部都是被知,界线就出来了。从十二因缘来看的话这就是「取」和「有」,界线就在「取」和「有」中间,关系就是这样。这时候我的能知是很复杂的,能知从我的手、一直到我的身体、我的心里,再一直到我的「本明」,全部都是属于能知,而这部《华严经》是被知的,界线就划分在这里。现在我再问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这个时候我用眼睛来看我的手,这个时候的能知与被知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能看什么是被看?我这样一看的时候,我的手是不是到了与这本经一样的位置那边去了?手变成被看的,那么能看的是什么?能看的就是眼睛,一直到眼识,再到「本明」。我的手刚才还是能知的一部分,可是当我看它的时候,它就变成被看被知了,手的身分可以从能知变成被知,这是在我的眼睛看了一下的时候就变成这样子的状况,是很迅速的一下子就变成那个样子,所以事实上能知和被知是很复杂的。说起来它的基础很简单,只有能知和被知对照的关系同时并存,是我们就身在其中的一个状态,是一个最基本的结构,所以它是简单的,而由它组成的各种复杂的关系也就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发生。我们再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想,我现在把眼睛闭起来,我不用眼睛来看我的手,不是用视觉的,因为视觉已经关闭了,但我还是可以感觉到我的身体、我的脚、我的手、我的头。在这种感觉里面,我的身体是被感觉到的,所以一定另外有一个能感觉者,那一个能感觉者就是能知,而这个身体是被感觉的,所以身体就是被知。那我现在要问大家:身体是被谁感觉到的呢?能知是在哪里?这个时候的能知就不是眼根了,因为你没有用眼睛去看,你的眼睛已经闭起来了,所以这个能知就是「名色」和「识」,也可以说就是心在感觉,就不是六根了,你没有用到六根,六根是被你感觉的,所以这时能知与被知的界限是划在「名色」和「六入」中间。我闭起眼睛来用我的手再去拿这本书,我这样的感觉是什么?从这身体以及外面的这些物质全部都是被知的,而能知是什么?是在名色以上。所以在这个状况之下你就可以看出来,能知也会变成被知,就看你的界线怎么划分,划在哪里。也就是看你在使用的时候是在一个什么状态,界线因而在改变。※深入探究蛋炒饭的能知与被知我们再深入问一个问题,譬如说有人打算今天晚上要吃蛋炒饭,那我就要问,心里在想要吃蛋炒饭,这个蛋炒饭就是被知的,这个被知的蛋炒饭在是在十二因缘的什么地方
?大家都知道是在十二因缘的「名色」。这时候想要吃的这个人就开始行动,这个行动是「六入」来行动,所以身体就开始行动了。他的身体做了什么行动呢?就是开始去厨房作起蛋炒饭来了。经过他身体的行动,蛋炒饭就做出来了。在厨房里面做出来的这个蛋炒饭是在十二因缘的什么地方?这个蛋炒饭是在十二因缘里面「有」的层次。行动是要透过身体的,在「名色」那里的蛋炒饭是在心里。心里的蛋炒饭要在这个世界真正的呈现出来,就要靠身体去执行、去行动。当然你也可以不到厨房去,而是去餐馆点一个蛋炒饭,蛋炒饭也会出来,但是你还是要去行动。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我要问:我想吃蛋炒饭,这个蛋炒饭是在「名色」,「名色」这边的蛋炒饭是被知的,之后从开始行动一直到「有」的这边的蛋炒饭出来了,全部都是被知的,对不对?那是被谁知?是不是就是被「识」以上到「行」、「无明」和「本明」,是不是?此时想要吃蛋炒饭这个「想」就是能知,所以这时候的能知和被知的界限就在「识」与「名色」中间。那我现在又要问:当你想要吃蛋炒饭,你知道你在想,对不对?而且一定要去想,那么是谁下决定要去想,是要下决定去想了以后他才开始想,他开始想了以后才想出蛋炒饭,所以那个决定是在要去想之上,所以如果我问:是谁在想?这个时候,这个想吃蛋炒饭的「想」,本身就是被知的,对不对?而决定要去想的那个「决定」就是能知,这个决定在哪裹呢?从十二因缘来看,是在「行」的位置,所以这时候能知与被知的界限就在「行」与「识」中间,因为「识」已经是被知的,而能知是「行」、一直到「无明」和「本明」这一段全都是能知,「识」以下一直到厨房的蛋炒饭,全部都是被知。那我再问,这个决定又是谁在操控?是谁在下这个决定?又是什么东西在操控?事实上是被很多立埸所操控,如果是一个吃素的修行人他下决定要去想,想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是蛋炒饭,他会决定炒素斋,而不会是蛋炒饭;如果他是过午不食的话,他也不会下决定要吃饭,所以这个决定受到很多立场的影响,你到底是修行者的立场或者不是修行者的立场,所以这个决定也就是「行」要受到「无明」的影响,是「无明」在决定、在操纵,那「无明」就是所谓的立场。所以我们就问,如果这个决定被我们知道了,我们很清楚这个决定是这样子决定下来的,我们清楚知道我在下决定,这个决定就是被知的,当这个决定是被知的东西的时候,那它就不是能知的,能知是立场,所以这个界限就会划在十二因缘里面「行」和「无明」中间,这时候能知就是「无明」和「本明」,而「行」以下一直到「有」「生」「老病死」全部都是被知的。我再继续问,如果我们又都知道我们的立场,立埸也被我们知道了,也就是我的各种立场我都很清楚、都被我知道,那这个「无明」也变成被知,这个时候能知和被知的界限就划在「本明」与「无明」之间。划在「本明」与「无明」之间的时候,这个界限就没有办法再往「本明」这边移动了,为什么?因为「本明」这里没有一点点被知的成分,它是纯粹的能知。在十二因缘里面,甚至到「无明」这个地方都还可以被知,是被谁知?就是被「本明」知,所以「无明」有的时候是能知,但有的时候也变成被知。到这个地方已经很难做到,为什么呢?「无明」已经是潜意识,潜意识对于一般人而言就是不被知的,没有辨法被知道所以叫「无明」,所以一般人的界限最高是划在「无明」与「行」中间。大部分的人的能知与被知是划在「识」与「名色」中间,再高一点就划在「行」与「识」中间,能够把能知与被知的界线划在「本明」和「无明」之间,就是开悟的人,修行已经有了成果的人才能划在这里,因为他可以把「无明」看清楚,「无明」已经是被他知道的对象,这就是修行成功。而「本明」没有一点点被知的成分,如果还有,就表示你的「无明」还没有破光,如果你的「无明」都破光了,意思就是你的「本明」里面没有一点点被知的成分,这样的话「无明」才叫被你破光。大家不要以为这样就没有「无明」了,不是没有「无明」,「无明」是在的,但是它是被你知道的。这个功夫是要努力去做的,下成功了才算数,光用嘴巴讲是没有用的。这个功夫是要下很久的,是不容易的。※只要被你知道就不是至于检查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被知就不是。当你去审查,觉得自己:「喔!我已经修成了」。但是当「修成」被你知道,那就不是了,就是被知的;我观想本尊,「我观到了」,被我观出来,观到了就不是,因为它是被观的、被知的;众生被我渡了,渡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又不是了,因为你清楚那是被你知道的;我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得到了」,完了!为什么?那还是被知的,被你得到那就是被得。这个东西这样用还不够,还要检讨到 : 「啊,我没有得」,完了!你也很清楚「没有得」就是被知道的,「我什么都没有」,你也那么清楚,那还是完了,那样子就叫断灭,因为被你知道。所以只能是:渡尽无量无边众生,即无一众生得渡。得就是没得,无得无失才解脱。得即失,失即得。所以舍即是得,像陶朱公,千金散尽复再来,这才是。所以这个地方要做到极致就是这样。到了这样就是今天上午的梵行品:「如是名为清净梵行」,这样就是所谓的进入佛性。但是这句话也是错的,所以《金刚经》在讲这些情况时,每讲到一个新的名词,例如讲到一个名词叫「凡夫」,后面就要补「凡夫者即非凡夫」,就是这个原因。任何概念都要达到「是名」这个阶段,也就是要达到「清净梵行」这样的程度。这就是我们在做很详细的剖析,能知与被知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我们是往深的地方不断的逼进,刚才我逼进的时候,选的例子是蛋炒饭,我们要做的事情可不是只有蛋炒饭,其他事情多得很,是吧!各种样子的事情都有。事实上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是我们心灵运作的状态,去观察它,它最基本的结构就是能知与被知,只是看这个能知与被知的状态,是在比较深的状态还是比较浅的状态,层次有所不同,而且千变万化。※最终极的主权在纯粹的能知我们再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刚才所说的蛋炒饭,当我们心里在想蛋炒饭,「名色」层次的蛋炒饭,和真的做出来的蛋炒饭,哪一个蛋炒饭具体?就人而言,在厨房这裹的蛋炒饭是最真实的,而在「名色」层次是我们心裹想的蛋炒饭是虚的,没有比?房的蛋炒饭来得真实,但是我要问:哪一个主权比较大?主权是在厨这边的蛋炒饭,还是在「名色」这边的蛋炒饭?非常明显的,「名色」这边的蛋炒饭主权是高于在厨房这边的蛋炒饭,为什么?因为「名色」这边的蛋炒饭它可以驱使你的身体去执行到厨房炒一盘蛋炒饭,所以厨房这边的蛋炒饭是被「名色」这边的蛋炒饭所驱使出来的,就主权而言,「名色」这边的蛋炒饭主权是高于在厨房这边的蛋炒饭。在所有情况中,主动权都在能知这边,被知的这边是没有主权的,所以主权在我,就是主权在能,主权不在所,因为主权在我,我就是能知,主权是完全都在能知这边,被知是没有主权,因为它是被知的。当然,如果我把界限划在「名色」和「识」中间,也就是想是能知,被想的蛋炒饭是被知,此时主动权在哪里?主动权在「想」,而被想的蛋炒饭是没有主动权;那我又再问「想」,是我决定要去想,那么去想是被决定所知道的,所以对于决定而言,这个「想」是被知,决定是能知,大家一定清楚这个时候主动权在「决定」而不是在「想」,决定要去想它才开始想,所以这个决定才有主权,而「想」没有主权。这样一分析下去,一推衍下去,你就会知道真正最后终极的主权就在「本明」,「无明」以下都没有终极的主权。所以主权是在「本明」,最终极的主权就在纯粹的能知这里,其他的部分都是在「本明」跟它合在一起的时候,它才有主权,「本明」不跟它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没有主权,西瓜靠大边,「本明」就是最大边,其他都是依附在「本明」这里,依附在「本明」这里,它看起来也有主权,但当它不能依附在「本明」这里的时候,它就没有主权,也就是当它沦落到被知的时候,它就没有主权,只有在能知这边才有主权,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能知与被知,因为在一般人的世界,大多把能知完全忘记了,他所注意的,全都是被知,也就是他没办法注意到纯粹能知的「本明」,而且把「本明」和纯粹的能知完全忘掉。把「本明」和纯粹的能知完全忘掉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些事情。什么事情呢?他会以为被知的部份非常重要,重要到可以把他的命赔了,也就是把他的「本明」给赔掉。这样做就是颠倒。譬如说,很多人认为财富很重要,为了钱,什么事都可以做,甚至把自己的性命赔上去。这样就弄错了,财富是身外之物,你为身外之物拼命把你的「本明」能知能觉都赔了,这是很大的错误。我们都知道,衣服是身外之物,假如你的衣服被人家剪了一个洞,你就跟人家拼命,拼到后来自己身体被人家捅了一个洞,这样是很笨的事情,是不是?可是这种事情我们一直在做。身体与衣服的比喻大家看得清楚,所以不会去做这种事情,可是财富就看不清楚,所以会为了财富去拼命,拼到后来,不只是身体赔进去,连心也赔进去,连「本明」也赔进去,那不是颠倒吗?这不是比为了衣服把身体赔进去的人,所产生的问题更大吗?我们都知道身外之物不须要计较,但是我告诉大家,心外之身也不要计较,如果你对心外之身很计较的话,就会造成临到死亡的时候,非常痛苦,为什么?因为你根本没有注意到你有心,你只知道这个身体要换,所以你会痛苦,而真正的你自已,是什么呢?是心那部分,是包含「本明」的那个能知,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对于心而言,身体是心外之物,对于身体而言,衣服是身外之物,真正的自己是心中的那个「本明」,那才是你所拥有的,你要保护的,就是那个部分,而不是去保护被知的部分,所以当我们临终的时候,如果弄不清楚的话,就会去注意要坏掉的身体,而把那个不会坏掉的心忘记了,就会很痛苦,这时你不坏的心也在那里跟随着痛苦,这情况就像一个人为了破掉的衣服在那里痛苦,而把身体弄一个洞是一样的事情。※人身难得岂可颠倒!所以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当你对能知能觉这部分没有弄清楚的时候,你就会颠倒,所以大部分的众生修行没有成功的时候,就会为钱财痛苦,就会为生老病死痛苦,解脱不了,原因是你把重要的事情弄颠倒了,你把被知的这一部分看得太重,又把能知这一部分忘记了、忘失了,你颠倒了,你做的事情、你的行为模式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颠倒的。只要把这事情弄清楚,你就不会颠倒,你就很清楚那些痛苦都是不必要的,所以这些事情只是明白与不明白的关系,明白了就没有问题,没有弄明白就问题很大。有关这部分比较详细的讲述,就讲到这里,在这里我想问一下,新来的三位朋友你们听起来,会不会觉得很吃力?答:能够理解。师:锺先生?锺:之前也是看了老师探究真心那本书,所以今天整个套上去还能理解,但这不代表在执行上没问题。师:当然当然。问:何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师: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无所住来生心,而无所住是什么?如果还有住就表示有「无明」,因为「无明」就是假设、就是立场、就是可住的部份,如果从「无明」这里生出来的心就是「行」,所以「无明」以下生出来的是有所住心,无所住而生的心是怎么生?就是从「本明」生出来的心,从「本明」生出来的心是什么呢?用佛法的话来讲就是「真空生妙有」。大家不要以为真空生妙有很希奇,其实一点也不希奇,「无明」就是从「本明」生出来,所以「无明」就是真空生妙有,那些立场、那些假设就是无中生有,就是从「本明」生出来的。只是生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忘记了「本明」,那就是有住。如果是直接从「本明」这里生出心来,而且能够不忘记「本明」,那么生出的心就叫清净心,这样生出来的时候「无明」就不固定,可以任意选择。这时候在「无明」这里就自由了,也就是立场、假设、预设可以自由选择。像现在,朝野就有两边意识型态在对立,一个是独一个是统,这就是立场。如果你能超越「无明」的话,独也可以,统也可以,什么立场都可以。不会像现在,选了统就不能选独,那就是不解脱、不自在。如果是解脱自在的话,选什么都可以,没有一定,那样才叫无所住而生其心。问:如果「无明」是由「本明」生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生出来反而生错了?师:「无明」没有生错,只是「无明」生了以后就忘掉「本明」,就以为基础是建立在「无明」。「无明」原本是很多的,你可以做好多选择。不过一旦你把「本明」忘记了,那么「无明」就变成固定的,你就只能选择某一些,而不能选择另外一些,你变成没有选择的自由,也没有放弃的自由,那就被限制住了。(本文系梁乃崇教授于91年7月21日下午,于新竹明星精舍与台中精舍法会联线时所作的开示。记录:张嘉发;整理:羊忆玫、胡祖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