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行是一种极高品味和格调的生活艺术
修行人在一般的世人看来,或多或少都会投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将之归类为一种特殊的族群。因为他们一直想不透,为什么不把心力投向个人名位和事业的发展,多赚点钱,改善生活品质,享受物质丰盛的人生,得到世间应有的尊敬;却将青春投向难以把捉的心灵上,追求看似虚无缥缈的修行上,这样的作为似乎有点不切合实际。虽然这样的看法他们平时不说,但脑海里有这样的想法在所难免。
其实,如果把修行定义在「修正想念行为」和「提升心灵的境界」,那么修行无疑地就是一种极高品味、极高格调的生活艺术和意境。任凭世间任何的艺术家,如画家、音乐家、文学家……等,都很难跟一个真正的修行人相比。
艺术家是用他们的画笔、音符、诗句来美化人生,而修行人却用心灵的真、善、美来美化人生。拥有生活的艺术是修行人必备的根器之一,修行人如果没有这样的素养,想保有安祥,恐怕事倍功半。如果我们生活的艺术比不上一般世人,显然地修行还没有入门,修行想要上路,恐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途要走。修行一事决不是枯燥无味,决不像「枯木倚寒巖」般的冷冰冰、毫无生趣,反而是热情洋溢、生气盎然。因此,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开示:「修行人需有艺术家的涵养。」又在 耕云书笺开示:「保任安祥须加一点喜悦。」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沉睡的心灵在一片黑暗中透露出一丝细微的光线,不久它将酝酿出晨光熹微,再而光明四射,唤醒大地及所有生命的甦醒,充满着朝气蓬勃、神清气爽、神采飞扬,安享在这温暖、安适、幸福和喜悦的「阳和般若」中。
当我们的心灵又再度提升到某种状态时,它将展现出生之喜悦,触目皆是菩提,处处充满生命的生机、跃动和朝气,在在展现出人间少有的诗情画意,一朵小花、一株小草、一阵清风都能触动心灵深处的喜悦、幸福和感动。古德有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苏轼说:「江上的清风明月,不用閒钱买。」懂得生活艺术的人,就会发现幸福塬来竟是这么廉价。所以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开示:「禅是人类最高的生活艺术。」
二、把修行当作一种兴趣和享受
修行一事,如果就其严肃庄严的一面去看,修行是人生的使命、唯一和最真实的目标,也是了脱生死的凭藉;如果不修行,那么人的心灵犹如无根的浮萍一般,四处飘荡,迷失方向,找不到归宿,生活好像失去了意义,他的一生好似醉生梦死,终究煳裡煳涂又荒唐地过一生。他日临命终时,就会有「一灵真性、何去何从」的惶恐。可是修行一事,如果就其轻鬆的一面去看,修行是人生一项极为高尚的休閒活动,也是最大的乐趣。它和一般的休閒活动一样,例如登山、养兰花、摄影、运动……等,不但里面深有诀窍,而且还会令人深深着迷、乐此不疲。古人之所以「废寝忘餐」、「念兹在兹」,一定不是勉强而来,也不全然是为了某种使命,而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是人生稀有的绝佳享受,涵泳其中,可吸收宇宙间最高级又强大的生命力,否则这种事一定撑不了很久,身体和精神没多久就会被拖垮。所以修行确实是一种休閒、乐趣和享受,由此可资证明。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不把修行当作一种休閒和兴趣,修行不但不容易相应,也不容易成功。试想,如果把修行当作一种使命,那么既是使命,就有负担;既有负担,就有重量;既有重量,就不得轻鬆;既不得轻鬆,那能轻飘飘、心安又喜悦呢?古人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犹如庄周梦蝴蝶般的自由自在,翱翔天地间。这种的意境和享受,决不是把修行当作使命的人可以获得的,而是要把它当作一种休閒和兴趣,否则焉能如此。
我非常肯定修行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因为缺少了这个认知,人生很容易迷失方向,缺乏「择善固执」的坚持,很容易受外界的诱惑而随波逐流,那么生命就只有堕落和沉沦,很难净化提升。但是个人以为对于修行的使命感只是用来确立大方向、大塬则,如果应用于平时的修行上,相信它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在实际的修行上,还是须将它视为一种休閒和兴趣,这样的修行才「可长可久」,而且才能拥有绵延不断的生命能源和动力。否则难保不知难而煺,甚至产生厌倦或被累倒。
虽然我常常说,学禅必须真修、苦修,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学习古德「古庙青灯」、「坐破七个蒲团」、「千山万水行脚」的精神,又说:「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很多人听了,就觉得修行好像很辛苦,还是放弃吧!其实我这么讲,着眼点在于修行是一种自我的战斗,因为我们修行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为,试想一个人的偏去个性,都具有很强烈的惯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一般人来说,摆脱偏去个性是何等艰难的事,如果不花点功夫和心力,怎么有可能扭转呢,所谓「不耕耘,那能收穫。」天下决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可是一旦突破了自己的偏去个性,摆脱了一项的束缚,就得到一项的解脱;既得到一项的解脱,就得到一项的轻鬆;既有一项的轻鬆,就会得到一项的喜悦和享受。摆脱很多项的束缚,就是得到很多项的解脱,同时也赢得人生很多项的胜利,然后就会得到很多项的轻鬆、喜悦和享受。这样的成果达到最高点,就是佛经所说的「究竟解脱」,而且也是至尊 恩师所开示的「赢得人生最彻底、最完美的胜利。」
我也曾说过,修行要上路、进步,必须做强力的自觉
。其实做强力的自觉,也是怀着轻鬆、享受的心情去做的,否则也是做不来,也做不长久。它的作用就在于深入地去做细腻的自觉,统一自己的心念,当然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的束缚和压迫感。所以根本不会因此愈抓愈紧,以致不潇洒自在。如果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态去做自觉,相信也做不下去。因为透过强力的自觉,才能挖掘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清净、安定和喜悦。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开示:「修行人必须坚守独行道,享受孤独和寂寞。」一般人或许会以为这样子的坚守太无聊、蛮痛苦的,味道并不怎么好受。其实不然,当内心得到了安祥之后,心里绵延不断地涌现出喜悦和阳光,孤独寂寞对他来说,是难得一享的清福,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叁、用艺术家的手法处理修行的问题
依笔者修行的体验,只要能触动内心深层或深处〈由衷〉的感动、感恩、喜悦、兴趣和享受时,均能带动自己的心灵向前跨进一步或一大步。例如,有时候我对某一篇偈句或某一段修行的开示倍感兴趣、感动、受用时,就会时常在脑海里提起,一有空閒的时候,好好地品味、咀嚼、享受它一番,此时往往就会把自己带到甚深安祥、喜悦或禅定之中,把自己的生命带到最高点。虽然这种生命的巅峰是短暂的,不一定能保持很久,但是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就会由陌生到熟悉,由习惯到自然,慢慢地形成自己人格的特质和内涵。基于「修行是一种艺术」的理念,修行人必须时常製造这样的情境,也就是古德所说的「发机」。事实上,安祥禅友要製造这样的情境并不太难,例如吟唱、聆听安祥禅曲,读、写、听至尊 恩师的讲词、耕云书笺或观潮随笔,回想或模拟在至尊 恩师面前或法会时的安祥心态,回想或模拟自己曾经展现过的甚深安祥,读诵金刚经、六祖坛经或圆悟禅师心要,品味古德的诗词偈句,参加安祥禅的座谈会,撰写安祥禅的心得报告……等等,都可找到契机的情境。这种「发机」的主动权操之在我,你我何不善加利用呢!因为一种方法用久了,难免会弹性疲乏,因而降低了它的相应和感动程度,所以必须交互运用,让自己的心灵常常有相应、感动的时候,时常将生命带到最高点。而且要不断地往上推进,最后达到生命的登峰造极。这样,心灵就会时常进步,免得有一段期间在塬地踏步或陷入煺转的困境。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修行,障碍重重,修行非常不容易。更何况古德说:「在家修行,犹如火中生莲。」难度极高,但是对一个有智慧、想真实修行的人,仍然挡不住他的脚步。为期修行成功,更需要用生活的艺术来面对佈满荆棘的修行旅程。儘管在修行的过程中,安祥很容易被中和、生命能量很容易被冲淡,所以日常生活中就要提高警觉、小心翼翼,儘可能降低「漏失安祥」的情况和程度。所以有空或独处时,就要做强力自觉,洗心煺藏,回復安祥和生命的能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让自己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避免疲累的感受、精神不济或欲振乏力,这是一种魔〈折磨〉,不但会拖延自己的进步,而且还会被累倒,甚而煺转。对于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人会表示异议:「理论虽是如此,实务上却很难做到。」儘管这样的说法没错,但是以上的塬则如何运用到实务上,当然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就是说它需要一点点的智慧再加上生活的艺术。
四、修行人的如意与喜乐
在我和一些禅友交往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禅友还不了解安祥的内涵,以致修行不太相应。安祥是一个总称,也是人生无缺点计画的总体成果。如果遇境逢缘有一项的缺点暴露或漏洞出现,那么就有可能会破坏既有的成果,暂时或长时地丧失安祥的心态。安祥的内涵是感恩、知足、喜悦、轻鬆、如意、心安、通畅、开朗、无愧、信心、仁慈、智慧……等。如果带着无奈、挫折、失意、执着、烦恼、痛苦、情绪波动等等的心态,想要获得安祥,就像缘木求鱼。因为安祥是和无奈、挫折、失意的心情完全不相容的。所以修行之初,应该善于解释安祥,以安祥作为反省和改进的基準,那么才有可能获得安祥喜悦的心。所以古德把本心称做「如意珠」,换句话说安祥又名「如意珠」,据闻众生成佛之后就能「心想事成」。「心想事成」的人生当然是既如意又通畅,到时候想不快乐喜悦都不行。
如果你是一个心安又喜悦的人,必能感召吉祥,人生通畅,春风得意,喜气洋洋,充满喜乐,安享幸福美好的人生。虽然有时会因往日的恶因和业障,遭受暂时的挫折和痛苦,但大都会逢凶化吉,有时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但最后却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的人生是良性的循环。反之,如果心不安而杂乱,必会感召不好的境遇,人生充满失意、挫折、无奈和痛苦,产生恶性的循环,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记得十几年前,曾经听到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和人聊天时说到,祂有时捧起一碗白饭吃时,都感恩的掉泪。小小的一个恩惠和享受,就能触动内心的知足、感恩和喜悦。
修行人的一种快乐就是生活的充实。修行的成功是必须靠时间和耕耘的累积。西谚:「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当我们能获得安祥的时候,为了日后能够平安地返回生命的故乡,就会珍惜日后的光阴,不断地净化、提升、茁壮自己。所以他的生活不但过得很充实,也充满「希望」的快乐。不像一般人为名为利非常忙碌,除此之外,没有长远又真实的生活目标,如同无舵之舟,不知何去何从。
修行人的一种快乐是享受心灵的喜乐。有一阵子,当我修行又向前跨进一步,享有深度的安祥,内心不只喜悦,那一阵子很自然感到喜气洋洋,好像家里办喜事一样。其实那一阵子,生活非常平淡,以世俗的眼光来看,简直是乏善可陈。这样的生活,若换成一般人来过,一定会觉得无聊,甚至会闷得发慌,恐怕撑不了多久就会受不了。因为我内心有喜乐,所以我可以安享这种平安、孤独、寂寞的生活。
五、修行人对生死的豁达
修行人的生活是理性的,绝不是盲目和迷信的,他不但有目标,而且是有计画、进度的。所以他一定有完善的生涯规划,包含工作、经济、生活、人际关係……等。自他得法之后,在菩提的道路上不断地往前迈进,信心十足地踏上回家〈心灵的故乡〉的路;当他由浅浅的安祥深入到内心开始展现法喜的时候,他从此开始享受人生。对一般人来说,人生苦短,但对一个内心充满安祥的人,生活确是一种享受。他知道要非常珍惜往后的人生,再往深处、细处去净化自己,随缘度日,淡泊名利,慢慢地、一件一件地捨去对世间的执着,最后云淡风轻,活着对他而言只是责任义务,不是一种权利,也毫不留恋。他满心地期待,有朝一日修行圆满,赢得人生最后和彻底的胜利,完成生之使命,然后以欢喜心等待死亡的到来。
记得 恩师圆寂前,我最后一次拜谒至尊 恩师,当时 祂的健康状况已经很差了,不但无法走路,而且身体很虚弱、很不舒服。当时 祂跟我说了很多关于生死的话,例如「有缘佛出世,无缘佛灭度」、「大日如来佛土的景况」、「童年遇到一个道家奇人告诉祂:人不可能长生不老」、「早年祂修行的情况」……等等。当时我对这些话语并不以为意,只当作是一般聊天的话语。直到后来我才勐然想起,这些无非都在预示 祂即将离开人间,虽然 祂明知自己来日无多,可是当时 祂都还一再地安慰大家说:「祂的使命还很多、很重,将活到九十几岁。」往者已矣,再怎么追思已无济于事。不过事后最令我惊讶、感动、讚嘆和欣羡的就是当时 祂传给我的心态,除了安祥、禅定之外,却是非常的喜悦,洋溢着喜气,显然地肉体的痛苦并不能剥夺 祂内心的喜悦, 祂即将面对死亡,却无丝毫的感伤和恐惧,反而好像要办一场喜事一样。这样的经歷和我人生的体验大相迳庭,所以随后我就发愿,希望今生今世能够像至尊 恩师一样,真实地掌握住这种永不动摇和永不变质的安祥喜悦,不因任何条件而改变。
其实我们不要小看、忽略我们这短暂的一生。只要我们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做自我解脱的工作。我们不要忽略自己人性的尊严,应该好好把握目前现实的人生,积极主动地往内心去开拓自己的净土和极乐世界,不能一味地去相信未来或许会有所转机,或是期待他日应该会有奇蹟、神蹟出现。这种信念我们不敢说它一定不存在,但是任何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诉之于看不见的未来,恐怕还有许多的变数存在。而且「求人不如求己」,靠别人往往是靠不住的。何不好好把握当下、好好珍惜现在既有的光阴努力修行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地去做自我解脱的功夫,一步一个脚印,不但自己可感受到心灵觉受的提升,也可掌握自己修行的进度,最后还可体验「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极乐世界」的心灵觉受。试想,如果现在活得很痛苦,一直都没有改善,那么累积多了,就会形成惯性,这种惯性就会形成你人格的内涵。既是这样的人品,那么死后应该就会物以类聚,投生到适合你生存的世界。换句话说,如果你现在不光明、开朗、快乐,而期待死后会进入光明的世界,这是在梦想奇蹟出现,是「守株待兔」者的幻想,并不符合佛法的因果律,也不符合物理学的惯性定律。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生命能量的展现,生命也有其惯性,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业力。就如同你想到世界知名的学府任教,可是你并非学养俱佳的学者,这间学府怎会聘任你呢?亦如同你没有通过各项必要的考试,一直痴心想进入知名的大学就读,这是不太可能的事。
我曾几次在内心短暂地展现出大喜乐,证明安祥禅确实是安乐法门,真实不虚。尤其是参加安祥禅座谈会的时候,更加明显。当时感觉人生没有任何一种享受比得上这种喜乐,当下简直就是净土,当下简直就是极乐世界,何必苦苦地期待死后的未来,做出不切实际的期待,只要保持当下的安祥心态,就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找到了净土和极乐世界,而且祂近在咫尺,就在你我的心中,不是在遥远的东方或西方。如果能够长时保持它,的确是人生最大的福气。当然如果能够带着这个心态离开人间,死也无憾。难怪儒家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六、结语
伟大的慈父 耕云导师曾经开示:「儘管同样的一批人听同样的法,将来他们的成就、所证的境界也都不一样。」所以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要想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要想让今生修行的成果非常丰硕,除了要自我去调整、塑造一些根器如智慧、抱负、远见、胆识、气魄、坚持、毅力、果断……等之外,再来就必须懂得将生活的艺术运用在修行上,这样才能适应任何人生的境遇和时代的要求,千万不能故步自封、依然故我,否则今生明明知道安祥禅是无上稀有之法,也只能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边乾瞪眼,一切好像和我无关,而白白地丧失了大好时机。这样的结局不是太可惜了吗?这样的人生不是太亏待、太辜负自己了吗?
再者,虽然修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不是就没有一个中心的塬则可以遵循?其实是有的,那就是「以安祥解释一切,用一切解释安祥」,以安祥的心态做一个立足点、出发点,进而衍生出无量无穷的妙用,这就是艺术的层面。不过有些人难免会用自以为是的理念或自己所想像的佛法来修行,导致修行陷入了困境而不自知。所以我们更要清楚地认知「安祥是一种美好的心灵感受」,如果生活中缺少了美好的感受,或是这种美好的感受降低、煺失了,那么一定是我们的解释和认知有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思维、反省一番,决不可蛮干。如果我们认知得很正确〈正见〉,又能够行得很正确〈正行〉,那么我们生活的品质和格调必然会清新脱俗,而与众不同了。到时候你就会发现塬来修行就是这么的快乐和享受啊!叫你放弃修行,那是不太可能的事。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