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苏州,没有现在这样大。枫桥当时还在城外,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镇,古运河在这里流过,枫桥和江村桥遥遥相望。寒山寺就建在河的东岸,枫桥和江村桥之间,初名“妙利普明塔园”。唐代诗人张继为寒山寺写过一首诗:“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得形声形色形情,寒山寺因此而名声大振。近代歌手毛宁的一曲“涛声依旧”,亦唱得声情并茂,离情伤感淋漓尽至,唱得国人如醉如痴,寒山寺因而也象歌一样声名远扬。
实寒山寺很小,四围黄墙,门口一个照壁,大书“寒山寺”三字。进山门照例一个四合院,后是大雄宝殿,再后面一个塔园,新建有“普明宝塔”。“寒山寺就这么大。”听得一个导游对游客这么说。小得化上十五分钟,就能把寒山寺里外上下游个遍。
如果不是因为名气特大,这样的小庙绝不会象今日这样肥得流油。我在庙门口买了一本《佛教三世因果文》,里面有一句话,“今世做官为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显然佛门同样也充满了功利心。当然,这是断章取义之说,佛教总的来说是宣扬善行,扼止恶行,劝人清心寡欲。细看书中的“憨山大师醒世歌”说:“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谄曲贪嗔坠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他乡。……”又在“憨山大师闲歌”说:“……。他人若骂我,当作小儿戏。他人来气我,我偏不生气
“夜半钟声到客船”所说的钟楼在大雄宝殿后右侧,钟位于一个六角形的小亭二楼,化五元钱可上去敲一下钟。日本人是极喜欢此地的,每年除夕,都有不少大日本友人赶来寒山寺夜半听钟,享受这霜天寒夜中的一份意境——富人们听出一份满足,穷人们听出一份落寞……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