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船子诚大禅师在中华精华文化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3-01-31 16:41:31作者:地藏经讲解网

  船子诚大禅师在中华精华文化中的地位

  船子诚在中国精华文化中的表现,是最杰出、独特、高贵、无可言宣的超等人物,故事是这样的:

  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节操高邈,度量不群。自印心于药山,与道吾、云岩为同道交。洎离药山,乃谓二同志曰:「公等应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

  予率性疏野,惟好山水,乐情自遣,无所能也。他日后知我所止之处,若遇灵利座主,指一人来,或堪雕琢,将授生平所得,以报先师之恩。遂分携至秀州华亭,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之众,时人莫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

  一日泊船,岸边闲坐,有官人问:如何是和尚日用事?竖桡子曰:「会么?」官人曰:「不会。」师曰:「棹拨清波,金鳞罕遇。」道吾后到京口。遇夹山上堂。僧问:「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无相。」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无瑕。」道吾不觉失笑。

  山便下座。请问道吾:「某甲适来,祇对这僧话,必有不是,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吾曰:「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山曰:「某甲甚处不是。望为说破。」吾曰:「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处去。」

  山曰:「此人如何?」吾曰:「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和尚若去,须易服而往。」山乃散众,束装,直造华亭。

  船子纔见。便问:「大德住什么寺?」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甚么?」山曰:「不是目前法。」师曰:「甚处学得来?」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师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山拟开口,被师一桡打落水中。山纔上船。师又曰:「道!道!」山拟开口,师又打。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

  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山遂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师曰:「丝悬绿水,浮定有无之意。」山曰:「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师曰:「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山乃掩耳。

  师曰:「如是。如是。」遂嘱曰:「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祇明斯事,汝今已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镢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

  山乃辞行,频频回顾。师遂唤:「阇黎!」山乃回首。师竖起桡子曰:「汝将谓别有!」。乃覆船入水而逝。

  语译:

  秀州,以前江苏的一个地方。华亭,小地方。有个德诚禅师。所谓「船子」,因为他悟道以后,到一个小地方去划一个渡船,所以外号「船子」。

  「节」,他的气节,自然所展示出的道德。

  「操」,情怀,待人处事的风范。

  「高邈」,至高至远,高得不得了、远得不得了、深得不得了,不是一般外在的所能意识得到。

  「度量不群」,他的心量、他的情怀,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不流俗、不庸俗。

  他在药山那边悟道以后,另外有两个同门师兄弟:道吾和云岩,也都是药山的大弟子,同样是悟道的。

  有一天,他们三个人都离开老师那边。船子诚和他的两个同门师兄弟讲,你们两个应该去发展、建立你们的道业。建立什么道业呢?药山宗旨。把我们老师的传统、学问、禅门的目标等等发扬光大。

  他们这种真正的同志,真正的师兄弟,彼此之间只有鼓舞,彼此之间只有关怀。而在这种鼓舞与关怀里面,以老师为重。不只是以老师为重,是以道业为重。不只是以道业为重,是以整个人性的高贵为重。

  船子诚交待他的两个同门师兄弟,说你们要去建立我们老师药山的宗旨,发扬我们老师人性上高贵的情怀。所以要他们各据一方。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那边所展示的,也是这种精神。

  所以中华文化,特别是在道门的师生之间,那种亲密、那种一致、那种相应,显示出人性最高贵的一面。而师生之间的那种谦让、那种平怀、那种不为己,只在为显示人性的高贵,都由船子诚充分展现出来。

  他在这里说自己「予率性疏野」,直来直往,一点没有虚矫,一点没有狂妄。「疏野」,与天地合而为一,天地本来疏野的,不造作、不人为,自然而然,本地风光。因为不造作,因为本地风光,落到与自然合而为一:「惟好山水」。

  因为疏野,因为好山水,得出一个结论:「乐情自遣,无所能也。」我自己归到自己,我自己与自己同一。人的存在,当超越一切庸俗,超越一切下贱以后,自然就归到高贵了,那种存在的愉悦就出来了。人的存在最后是一种享受,不是一种负担,所以「乐情自遣」。

  你看他对同门师兄弟,多谦虚。实际上,在风格上、在人品上、在工夫上等等,他是他们几个师兄弟的龙头。但在这个地方,他表现得多谦虚。自谦什么都不会,无所能也。

  《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中,除了谦卦,没有一卦是好卦。只有谦卦是好卦。佛法理面有六波罗蜜,也有十波罗蜜,实际说来,布施和忍辱都是由「谦」引申出来的。没有谦不可能有施,没有谦不可能有忍辱的。

  他交代两位师兄弟,将来你们如果知道我在那里,如果遇到灵利的座主,非常有智慧、非常厚道、非常机智、非常敏锐、非常有学问等等,就是具备一切作为人的优美条件。「座主」,能够领众,对禅门文化可能有所贡献的那么一个人,你帮我找一个人来吧。

  「或堪雕琢」,这个人可以教导、造就的。「将授生平所得,以报先师之恩。」我把我这一生在老师那边所得到的,通通和盘托出,来报答我们的老师。

  所以中国文化里面,「天地君亲师」神位,天,畏天。地,谢地。君,以前是帝王,现在是天下国家。亲,自己的父母。师就是老师。以前中国文化,每一家都供「天地君亲师」神位。

  清朝快三百年,只有三根香,一根香敬天,一根香敬地,一根香敬祖先。敬天,敬畏天。敬地,感谢地给我们饭吃。敬祖宗,所作所为不要对不起祖宗。不光是清朝快三百年,天下无事。过去中国也就是这三根香,政治的传统尽管转变,但民间永远是稳定的,就是因为这三根香。

  他们离开了,船子诚就到了江苏秀州华亭那个地方,划一个小船。无缘可随,很自然地归到山水,和他本地风光的情怀。每天在那里划渡船,快乐无边,和天地合而为一,和众生合而为一。

  当时的人不知道他是一个悟道悟得很深的人,所以就把他的名字叫作船子和尚。

  有一天他把小船停在岸边,无事在那里闲坐。

  真正悟道的一定是闲的,而且是超时间超空间的闲。为什么?他一定在「即此用、离此用」里面。他一定在「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注意这个「闲」字,我们的存在本来是闲的,也就是归到「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我们本来清净。

  他在那里闲坐,有在政府办事的人问他,你每天干什么呢?

  桡子,比小船的划子大一点叫桡子。

  他举起桡子说:「你看,你会不会啊?」在政府机关办事的人说:「我不会。」

  「清波」,皎然洁净。

  我自己每天在皎然和洁净里,也想遇到一个归到皎然、洁净的人,始终遇不到,还在等待。因为他已经交代两个师兄弟要帮他找个人来。

  道吾和云岩到处跑,看能不能碰到一个灵利座主。后来到了京口这个地方,遇到夹山讲经说法。

  有一个和尚就问夹山:「什么是法身?」用哲学的名词来说:「什么是本体?」

  夹山回答:「法身没有相,法身本来空的。」

  和尚又问:「什么是法眼?」

  夹山回答:「法的眼睛无瑕。无瑕即清净、没有瑕疵、没有缺点了。」

  道吾坐在下面哈哈大笑。

  在语言的道理上,夹山的回答没有错。

  他已经是一个名满天下的法师,在上面讲道,下面一个和尚,别人问了问题以后,夹山回答了,道吾在下面哈哈大笑,这是非常不礼貌的。然而我们看夹山对这件事所作的反应,我们看古代一个传道者的风范、风格是什么。

  他的反应,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没有半点不悦,马上就下来,非常谦虚、认真,又表现非常机伶的问道吾:「我刚才回答这位法师的话,一定有不对的地方,你才笑出来了。否则你不会笑的,我很诚恳的希望你告诉我,我不对的在什么地方。」

  你看古时候一个真正的大和尚、大法师,他的传道、求道的真诚,完全展示出他的风格。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还说他不如老农。一个大和尚在堂上传法,有人下面哈哈大笑,他不但不在意,而且无尽的谦虚,面对一个不认识的,也不知道从那里来的和尚道吾,向他请教。这不是世俗的谦虚所能形容的。

  「不吝慈悲」,希望你不要吝惜你的慈悲,你好好告诉我好不好。

  道吾说:「你这个和尚是第一等出家人。但是我告诉你,你的缺点是没有一个真正识途老马的老师,你没有遇到一个明师,你没有遇到一个实实在在懂此事、识途老马的明师。」

  夹山说:「我不对的在什么地方呢?你好好告诉我好不好?」

  你跟我直说,我不会怪你,我会接受的。道本身是直来直往的,这里面没有半点虚假的。你说破了我不会怪你,我会感谢你。

  他说:「我没有办法向你说破,请你到华亭,有一个禅师叫船子那个地方去。」

  这个时候夹山有点迟疑,怎么我没听说过这个人。

  道门在修证过程里面,入山惟恐不深,离人惟恐不远。像庐山慧远,在庐山四十年没有下山,也有很多人悟了就离群索居。

  这个地方还表示另外一点,道吾他已经悟了,他当然知道夹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他当然可以告诉夹山。但他们师兄弟有个约定了;不仅有个约定,道吾知道,船子诚比他高。船子诚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找到一个可以印心的,把他们老师的道业延续下去。

  道吾说:「这个人一片瓦也没有,一个可以立身的地方也没有。他在华亭划个小船嘛。你要去的话,你要换衣服,你这个大和尚的样子,他不会接见你,你要穿便服,不可以穿上堂的盛服。」

  我们看夹山作什么样的反应。

  夹山真是机伶,马上宣布课不上了。换衣服,穿个罗汉装,不把自己搞成一个大师的样子。(这里看出古人求道敬道的风格。)

  一步也不停的,两个人就到了华亭。

  你看船子诚什么反应。

  船子诚见他,立即开始接引,手法立即来了;他问夹山:「你住在那里啊?你住在那个庙子啊?」

  没有问说你什么时候出家的啊,你僧腊多少啊,你戒腊多少啊,你现在干什么。没有来这一套。马上问:「住那里,住那个庙子。」

  当然这个时候大禅师船子诚早就作好准备,等了好多年了,等道吾来,那个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师兄弟之间就是这么一件事嘛。好久不见,见到道吾带一个人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夹山当然也知道,船子诚是在接引他;他要考船子诚。

  你看夹山怎么回答。

  夹山回答:「有个什么庙子不庙子。假使真是庙子,还有住与不住的问题啊!那个地方不是庙子?那个地方要住?」

  这就是维摩诘讲的「处处是道场,时时是净土。」《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个什么住不住?

  夹山马上把船子诚挡过去,考船子诚究竟是不是像道吾所讲的可以接引他。

  这个时候船子诚轻描淡写的说:「不像,像个甚么?」

  夹山这个时候还是不放过船子诚:「我归到的不是感觉意识那个层次的喔!不是感觉意识那个范畴的喔!」

  这个时候船子诚继续追打,说:「那里学来这些个油腔滑调的啊!从那里学来的啊!」

  夹山毫不客气的说:「我说的你根本不懂,我说的不是感觉层次,不是意识层次,不是语言层次。」

  船子诚这时候对夹山下结论了,他说:「你杂七杂八,东一句西一句,东一个理论西一个理论捆在一起,就好像在千劫万劫里面,把自己捆绑得不能解脱,像把一个驴子绑在一个桩上一样的不能解脱啊!」

  船子诚说了这句话以后,提醒夹山,语言没有用,「道」不是语言。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悟道的《楞严经》里讲,一切语言皆为戏论。你那些语言东搞西搞,捆绑了自己。

  这时候船子诚无尽的悲心出来了。又问:

  「我拿了一支一千尺的人性的钓竿,道门的钓竿。我希望钓一条大鱼,我希望找到一个灵利座主。你这个和尚就差那么一点点,你为什么还不知道呢?你为什么还不说呢?你为甚么还不懂我的意思呢?」

  这时候夹山还是不懂,还要在语言上跟船子诚辩论。

  嘴巴还没张开,船子诚神来之法,一桡子把他打到水里面。

  夹山上了船,船子诚又问:「你说!你说!」

  夹山准备开口,船子诚又打。

\

  这时候夹山悟了,就点头三下。

  船子诚当然也知道夹山悟了。

  「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

  (这个地方不需要解释了。)

  夹山说:「我以后怎么修下去呢,以后我传道怎么个传法呢?」

  他说,那这件事就不在话下。既然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那钓竿的丝悬,是青山绿水嘛。在「有」的时候用「空」相应,在「空」的时候用「有」相应,以空应空,空也没有影,智不在有里面,也不在无里面,没有问题了。

  这个时候夹山懂了,语言本是可玄之又玄,没有路的。

  寒山有一首诗:「人问寒山路,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用语言又超越语言,起意识而又超越意识。

  这个时候船子诚高兴了。他说:「我在这里等了好久。江波都钓尽了,现在才遇到你这条大鱼。」夸赞夹山了。

  原本夹山那么傲慢,现在夹山谦虚至极。他把耳朵掩起来不听了,害羞了。

  本来不认识船子诚一个大和尚,在一个小船上面悟道了。

  接引的上师,真正的老师夸奖他,他像小孩一样,把耳朵摀起来不听,那种童心,就是儒家讲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老子讲:「复归于婴儿。」尼采讲的「超人要有婴儿精神」。

  夹山悟了以后,很自然表现出婴儿精神,天真赤子的精神。

  船子诚很高兴。说那好那好,本来这样的。

  这个时候交代了:「你以后要作到,要把自己隐藏起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你到那里去了。」

  反过来也成立,要出来度众,当然义不容辞,像《华严经》讲的:「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度尽一切众生的烦恼。

  船子诚也告诉夹山:「我在我的老师那里三十年,就得这么一点,我统统告诉你了。你以后不要到十里洋场,热闹的地方去赶场,到深山里田边去找一个或者半个,把我所传给你的传下去,不要断了。」

  和尚嘛,还是要回到庙子去,就离开了。

  频频回顾,舍不得啊!

  船子诚就喊:「喂!你这个和尚啊!」夹山又回头了。

  船子诚举起桡子说:「你以为还有啊!没有了。」船子诚往水里一钻,从此不见。

  老子向往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却留下一部《道德经》。船子诚在小船上一接引大和尚夹山以后,便覆水而逝,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字不留,何其与天地同在又超越天地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