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实际,故云至心」。「彻者,彻底。到者,达到,即游子到家之到」。古时候,前面跟诸位有提过,读书的人,他们的职业,一种专心研究学问,知足常乐,家里面有几亩田地能维持生活。这些人不求闻达于诸侯,也就是他不愿意做官,找清净地方去隐居,过大自然的生活。那是一种享受,清净之乐,很多。我们在《二十五史》里面看到《隐逸传》,就是这些人。这些人实在讲,书念得很好,有学问、有道德,也挺能干的,为什么不做官,不为大众去服务?而且奇怪,写历史的人还给他写传,为什么?年轻的时候想不通,心里想的,我如果写历史,我绝对不写他们,他们对社会没贡献
。以后慢慢成年了、成熟了,才知道,这些人对社会是有最大的贡献。他贡献什么?用自己身表演出来给我们看,于世无求,于人无争。他不是没有能力争,他有能力,他有本事,不争、不求,这社会才能安定。所以历史给他写传,有道理。这种人真正叫高人,有很多进入佛门、进入道观,学佛学道去了;没有学佛学道的,就隐居不出来。所以这是社会安定的根源,告诉人,人生在世,何必去争、何必去求?生活能过得去,多么快乐,享受大自然。这些人往往文武全才,每天享受的是高山大川、琴棋书画,他过这种生活。有很多作品留传给后世,这些作品那都是国宝。
现在科学技术发达,这些国宝都不常见的,现在由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在能做出复制品,复制品跟原本几乎没有差别,那复制品的价格就很便宜,欣赏的人也多了,收藏的人也多了,所谓收藏家。还是用复制品展出来的好,复制品价格很低,不怕窃盗,让我们多看看,逐渐体会到古人的生活文化、饮食文化。从这能看到,看到太平盛世,看到幸福美满。
人如果一竞争,社会就乱了。要知道,竞争得的东西很少,命里没有,争也争不到。纵然争到,良心不安,而且患得患失,带给自己的是烦恼,哪有古人那种闲情逸致、大自然的情趣?这是现在人很难体会到的。佛教经典里面,关于这些描写得很多,一般经典里面都能看到。古时候,退休之后回到老家,老家负责养老、负责育幼、负责教学。家,有自己家的事业,事业是家庭经济的来源,生活丰足,照顾邻里乡党,社会安定和谐,人与人之间懂得谦虚、恭敬。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九九集)2013/2/27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