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门法师——又逐闲云过别峰 凯蒂 “我从来不计昼,从来没有愿景,走不到就先休息!”乍听慧门法师此语,如果你以为他是个消极的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法师的学佛渊源及求道过程,处处显现他的勇猛精进。 初见慧门法师是在花莲山上的如来禅蓬,这个用木头搭盖的小小茶棚,不只是佛教力行学院的重心,更是参加大圆满禅修营的学员十天里最流连忘返的地方,极目远眺,变化万千的山色尽收眼底。法师亲手泡的茶、有问必答的精辟开示,更让迷惑的世俗心灵饱尝醍醐法味。 双盘跏趺的慧门法师,静坐在山色、梵音里,每每让人以为是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但他一开口,却尽是亲切乎易的招呼及充满智慧的开示。有师姐形容:“法师的慈悲似乎比妈妈的心还细。” 没有出家前的慧门法师是中兴大学副教授,民国六十八年以前,慧门法师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以“凡夫心到处拜”接触佛法。有一次他和朋友到花莲静思精舍参访,当时台风刚过,但花莲一点都没有受影响。计程车司机说:“这是因为花莲有慈济,所以台风到别的地方去了。” 虽然这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听在他的耳里却不太认同,他心里想:“把不好的给别人,是自私的。” 民国六十九年,慧门法师—面在大学教书,一面担任狮子会总会秘书长,又在救国团兼课,非常忙碌的他,开会如同家常便饭。他回忆说:“一年开会六百八十多次!” 有一次好不容易得空回家吃饭,突然看到一本他参访时带回来、却被他随手放置的圣严法师所著《正信的佛教》,他拿起来随意翻翻,发现佛法一点都不迷信,于是好奇的决定去寺院打禅坐。 慧门法师开始打禅坐后,仍然有很多问题,但每次他提出问题,答覆往往是:“你只要多来几次就懂了!”得不到解答的慧门法师决定买佛书,准备自修。 如果你以为他只花一、两千或一、两万元买佛书,你就错了!慧门法师来到—家出版社,告诉老板说:“请你把与佛法有关的书籍都帮我包起来。一这一包,一共是一百五十几万元。 慧门法师展开勇猛精进的自修学佛之路,不只提早从大学退休,并到翡翠湾山上闭关。有次朋友到山上找他,留下了一堆营火。他闭关出来后,看到一节在营火中燃烧后的树干,就随意提脚往那树干一踢,树干表面灰飞烬落,只剩下树干中心仍完好如实。 当下,慧门法师心中受到极大震撼。他回忆说:“就好像踢开了迷雾,见到空性!”他体悟到,人的身体就像树干,外在的会腐坏风化,要探讨内在的心是什么。 悟得空性后的慧门法师,道心更加坚定,便到佛光山剃度出家,就这样,经过多年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对法越来越有信心。慧门法师后来时时告诫弟子说:“—定要在法的修持上有喜悦,才不会动摇道心;如果在法上没有抓到诀窍,光凭一股热情,是很难有成的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