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象器笺》,本书又称《禅宗辞典禅林象器笺》,二十卷,目录一卷。 日本临济宗僧无着道忠(1653-1744)撰。宽保元年(1741)序。明治四十二年(1909)刊行。道忠禅师,号无着,又称照冰堂、葆雨堂。但马(兵库)人。幼年入出石(兵库)如来寺,后投龙华院竺印座下,复历参诸方。二十五岁,竺印示寂,乃继其法席。宝永四年(1707),时五十五岁,住持妙心寺,后退隐龙华院,专志于著述。延享元年示寂,世寿九十二。遗着有一百八十种,六百六十一卷,是江户时期临济宗具代表性的学僧。
本书内容搜集百丈怀海古清规以下各清规有关禅林规矩、行事、器物等用语,援引古书,并加作者按语,一一予以阐明详释。全书共分区界、殿堂、座位、节时、灵像、称呼、职位、身肢、丛轨、礼则、垂说、参请、执务、杂行、罪责、报祷、讽唱、祭供、丧荐、言语、经录、文疏、簿券、图牌、饮啖、服章、呗器、器物、钱财等二十九类,总计一千七百余条。可视为禅宗寺院制度的百科全书。 又本书所援引的典籍,包含经、律、论、疏、僧史、禅灯史、诗偈、清规、禅家语录等内典四八四部,并经、史、子、集及中日有关佛教事相的外典著作二八六部,对所撰述条目详加考证,不偏于临济、曹洞等任何宗派,而广通一般禅林,是研究禅宗制度的最佳参考书。 各卷内容如下: 卷次 类别 内容摘要 区界类 解说丛林、五山、十剎、邻封、化坛等。 殿堂类上 解说伽蓝、招提、寺、三门、雨打、方丈、三默堂等。 殿堂类下 解说斋堂、食堂、茶堂、蒙堂、侍司、旦过寮、行堂、卵塔、无缝塔、海会等。 座位类 解说座前、主位、宾位、上间、下间、上肩下肩等。 节时类 解说四节、夏安居、结夏、半夏、破夏、冬安居、斋罢、隔宿、赠别夜、三年忌、远年忌等。 灵像类上 解说拈华释迦、诞生佛、达磨、百丈、临济、观音、圣僧、憍陈如等。 灵像类下 解说十六罗汉、十六善神、韦驮天神、傅大士、掠剩大夫、鬼子母、写照等。 称呼类 解说国师、大师、上方、庵主、耆旧、前资、山主、平交、师姑、功德主、谥号、徽号、合干人等。 职位类上 解说僧录、住持、山门三大侍者、不厘务侍者、书记、知客、寮元、参头、开堂请主等。 职位类中 解说三纲、执事、都寺、监院、副寺、提点、火客、茶头、甲干、供养主、修造局等。 职位类下 解说维那、堂司、经头、沙喝、童行、行者、望参、净人、苦行、押丧等。 身肢类 说明周罗发、触指等。 丛轨类 解说出世、视篆、赏劳、上堂、过堂、光伴、相伴、发、暂假、纳戒、白四羯磨等。 礼则类 解说礼拜、同展三拜、对触礼、和南、十问讯、借香问讯、连珠喏、揖茶、草贺、相看、分手坐、胡跪等。 垂说类 解说上堂、五上堂、出乡上堂、引座、小参、普说、垂语、拈古、秉拂、佛事、安座等。 参请类 解说请益、出阵入阵、下语、办道、罢参等。 执务类 解说轮番、直堂、佥单、喝单、喝火、提点、照拂、交割、把帐、支用等。 杂行类 解说吹嘘、暗封、出队、闭关、带刀卧、抽解、看病等。 罪责类 解说梵坛、摈出、罚香等。 报祷类 解说圣节、百丈忌、千佛会、浴佛、跪炉等。 讽唱类 解说讽经、念诵、五观、咒愿、施食、散经、叹真、表白、礼话等。 祭供类 解说罗汉供、传供、上供、出生、斋僧、茶汤等。 丧荐类 解说迁化、浴亡、挂真、伴夜、津送、起龛、下火、收骨、水陆会、顿写等。 言语类 解说尊候、不审、诸色、公用、差拨、合行等。 经录类 解说大藏经、四大部经、大悲咒、语录、公案、颂古、法语、行状等。 文疏类 解说敕黄、公文、江湖疏、柄语、榜、茶状、参状、帖子、花押、可漏子等。 簿券类 解说凭由、坐夏由、戒腊簿、旬单、飞单、俵子等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