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禅定指要 三、罗睺罗用定法证得罗汉果位

发布时间:2022-11-17 09:55:01作者:地藏经讲解网

三、罗睺罗用定法证得罗汉果位

为什么要写罗睺罗,因为他很特殊,是释迦牟尼的儿子,而且按佛经上的记载,他是释迦牟尼留下长期住世的四位弟子之一 (其余三位是迦叶、宾头卢、屠钵叹 )。我们深信释迦牟尼佛是不说谎的。那么,这位罗睺罗连同另外三位都还在,都在这个人世间度有缘人。那么,要说年龄,就该有二千多岁了。对于世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我确信其有,确信罗睺罗尊者就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活动,而且很可能就在中国。因为印度佛教衰落了。大约在十一世纪初,由于穆斯林国家十多次侵入印度,抢劫财物,毁寺杀僧,使印度佛教受到沉重打击。到十三世纪初,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成为印度势力最大的两大宗教,没有政治靠山的佛教徒受到残酷迫害,佛教寺院全部被毁,佛教从此消亡于它的故乡。但佛教的中心东移了。从佛经上看,释迦牟尼曾预言过,震旦的大光明山会有许多圣者去那里。震旦就是中国,大光明山就是大邑县的雾中山。佛也预言过,大乘佛教会在震旦得到弘扬和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预言。

罗睺罗这位至今仍在的人物,他当年是怎样得道的呢 ?是沾了释迦牟尼的光一下子就成大罗汉了吗?是释迦佛教了他什么绝妙法门他便捷足先登了吗 ?都不是。说来令人惊讶,释迦佛教罗睺罗的实修方法竟是气功。这对于那些不准在寺院练气功的人,对于那些宣称佛教无气功的人,无疑是当头棒喝。他们对佛法知道得太少了。

的确,当年没有“气功”这个名相,但其实质,无论如何也属现代的气功范畴。

《增壹阿含经》安般品第十七中讲述了释迦牟尼指导罗睺罗修“安般之法”的过程。概括地讲,首先是让罗睺罗“观色为无常”,“受想行识皆悉无常”。罗睺罗听从释迦的教导,到一棵树下“正身正意,结跏趺坐,专精一心,念色无常,念受想行识无常”。这用现代语言来说,是作思想准备。这里的“念”就是思惟,不是口头上去念个咒什么的,是从思想上认识到“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所谓常,就是恒久不变。从佛家的观点来看,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只有自性真心才是不生不灭寂然常住的,修佛法的人若不具此种观念,就很难修成正果。

然后,释迦牟尼告诉罗睺罗:“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所有贪欲尽当除尽”,“所有嗔恚皆当除尽”,“所有害心悉当除尽”,“所有嫉心皆当除尽”,“所有骄慢皆当除尽”。

这是修安般法前先要做到的心性修养上的要求,因为心态调不好,定中便会出现心理障碍,严重者会因此出偏。现在,有些修定的人出偏了,主要的原因是心态未调好,其次才是方法不当。再强调一下,贪瞋痴疑慢五种心,都是修定的障碍。要从修定入手证菩提道果的人,一定要重视修心。没有良好的心态,很难进入定境的 (还要解释一下,安般法也是定法,它是以心息相依的方法来入定的 )。

接着,释迦佛便教罗睺罗正式修安般法了。

首先,他要罗睺罗于闲静无人之处,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异念,系意鼻头。

跏趺坐就是双盘。有志于修定的人,应该逐步学会双盘,从散盘开始,经单盘再到双盘,一步一步来。佛法修持中,也允许随意坐,半跏 (即单盘 ),如普贤跏就有半跏。从严格意义上讲,双盘最好。《大智度论》说:“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又说:“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 ”《慧琳音义》说:“结跏趺坐,略有二种,一曰吉祥,二曰降魔。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此即左押右,手亦左在上,名曰降魔

坐。诸禅宗多传此坐。..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之上,名为吉祥坐。如来昔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故如来常安此坐,转妙*轮。”也有以半跏坐为吉祥坐的,可见对单盘也不可轻视。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跏趺”两个字。

“跏”,就是“加”之义。“跏趺”原作“加趺”,“趺”与“跗”同,是足背之义。“跏趺”连起来讲,就是把足背加在股上。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是一位修定的高手,他在《在家出家》诗中,就写到过跏趺坐:“中宵入定跏趺坐,妻呼女唤多不应。 ”

关于结跏趺坐,就说这么多。

“无他异念”,指不要有与修定无关的念头。

“系意鼻头”,是很玄妙的一种方法,效果非常好,与其他法门的观鼻尖是不同的,这里只要你把意念集中在鼻头上。为什么要系意鼻头,因为安般法与呼吸有关,而鼻又是呼吸的通道、关窍,系意于此,易于感知呼吸的状况。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系意鼻头与观鼻端白是截然不同的法门,切勿混用。

接着,释迦佛告诉罗喉罗,系意鼻头之后,便要仔细体察息的状况。

\

“出息长,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有时无息,亦复知无。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 ”

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很严重的问题,若弄不清楚,理解错了,就会出偏。什么是息?息是中国字,当初译经的大师们选用此字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因此我们应从汉字的角度去理解息字。《辞海》对息字解释了九种意思:

①气息:呼吸。②停止:如休息。③通熄,灭也。④生长:滋息。⑤子女:子息。⑥利息。⑦音信,消息。⑧古国名。⑨姓。

显然,《增壹阿含经》安般品中所说的息是第①种义,即呼吸。《说文解字》中对息的解释,第一种义为“喘”;第二种义为“出气”;第三种义为“出入气”,此外尚有止、处、滋生、利、灭等义。与辞海释大致相同。

为什么要把“息”。字搞这么清楚 ?因为与实修有重大的关系。把“息”字理解为气息 (气与息同义,构词上属联合结构)、呼吸,修定时,操作的方法就不同。如果把息理解为与气息无关,与呼吸无关,操作起来就又是一回事。由于此种理解有违佛的原义,不符合修定的科学次第,就必然导致出偏。

即使按佛经对呼吸的理解,息仍属呼吸的范围。佛家典籍中,称较强的呼吸之气为风,次强的呼吸之气为喘,平和的呼吸之气为气,较弱的呼吸之气为息。那么,息也是与呼吸有关与气息有关的概念。

释迦牟尼佛让罗睺罗在打坐时,仔细体察出息入息的长、短、冷、暖的状况,强调了“知”,这就可以防止昏沉定。这里有一个次第问题。开始体察的出入息,是比较明显的,而且,修持者可以把呼吸调整到缓细匀长的状态;随着功夫的深入,出入息会变得更细,更暖,而且气息到了哪里,都会明白地体察出来。功夫再深一些,出入息会渐次出现短息和断息(停顿一会)的状态,再深一层,鼻孔出入的气息变得十分细微,出现息从心入,息从心出的妙境。这种境界,同主观地去闭息是截然不同的,心和息依在一起了,人体鼻呼鼻吸的功能暂时停顿了,出现了体呼吸的妙境。这种境界,道家称为“胎息”。这是实修修出来的。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是依次第起修,不是一开始就去追求。如一开始就修胎息,那是注定要出偏的。因为人体已经适应了鼻呼鼻吸的状态,要改变它,必须一步一步地来。何况胎息状态与心意有密切关系,如果杂念丛生,心不能住于一处而强行止息,必然引起体内各大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甚或出现紊乱,那个后果就是出偏。这个道理,修禅定者不可不知。

息从心入,息从心出的境界,也是很难用语言来描绘的,但它的确可以达到。我要告诉大家,达到此种境界,出入之息,已不是空气的气,而是道家所说的 “(上无下灬 )”。这种 (上无下灬),因为体积和质量都比电子还小,穿越人体就很容易,人体实行体呼吸才有可能。

释迦佛又告诉罗睺罗:“能修行安般者,则无忧愁乱恼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昧。 ”

这就是说,修安般法可以断除烦恼,得到大的果报,而且由于气脉通了,口里常有甘露般的味道。

罗睺罗听从释迦佛的教导,便到安陀圆的一棵树下,盘坐修定。他获得成功,一直完成四禅的修持,出现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神境通漏尽通等六神通,成为六通罗汉。他证得四禅后便去向释迦牟尼佛报告:“所求已得,诸淫除尽。”释迦牟尼对罗睺罗的评价很高,佛说:“诸得阿罗汉者,无有与罗云等也。诸有漏尽亦是罗云比丘,诸持禁戒亦是罗云比丘。 ”“诸过去如来等正觉,亦有此罗云比丘,欲言佛子亦是罗云比丘,视从佛生法之上者。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弟子能持禁戒,所谓罗云比丘是。 ”

释迦牟尼认为得阿罗汉果的弟子中,无人能比得上罗云 (罗云是罗睺罗的另一译名 )。能得漏尽通的也是罗云,持戒好的也是罗云。罗走的路正是过去诸佛如来走过的路,罗云真正称得上是佛的弟子,因为他从佛那里学到了上等的佛法而且成就了。

罗睺罗修安般守意而证得罗汉果位,这是经书上明确记载了的,给我们的启迪和教益是很深的。佛法虽有八万四千法门,但修安般法是最易于成就的,而且也是正途。罗睺罗的一大特点是他持戒好。作为世间修行的人,持居士戒即可,简而言之,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戒清净,修定的障碍就少。

传入中国的修息法门,还有六妙门。因其修习的进程有数、随、止、观、还、净六步,所以称为六妙门。这一法门是为慧性多而定性少的修持者设置的。修这一法门,常在欲界初禅中,即能出现大飞跃式的顿悟,所以也不可小看六妙门。任何易修的法门,只要能与修持者相应,就会出好的效果。六妙之妙,是指可以通向涅槃境界。六妙门属于不定禅法,只要巧行六法,在任何一个阶次上,都可生发无漏,迅速证道。

1.数 方法是上座之后,静心息虑,屏除外缘,调和气息,全身放松。气息应调至缓细匀长,不涩不滑,然后默数呼吸。一呼一吸为一息,从一数到十,再从头数,如此往复循环,用数息来控制心念。体弱者,可数在吸上;健康者可一日数吸,一日数呼。先是修数,待能任运自如,感觉息变得虚凝,心相也渐细了,自己也觉得数也是粗了,不想再数,那么就可以修“随”了。

2.随 修随,放弃数法后,一心依随气息之出入,心念微微,体察观照,切忌念重,心念始终随息而不分散。这是本步中之第一境界。

待修随进入较好境界,心念渐细,无论息长短出入,都能相依,十分自如,心态怡然凝静,这就是与随相应的境界。这时觉得随息也是粗相,不想再停留于这一境界了,那么,就应舍随修止了。

3.止 修“止”是心不念“数”,也不念“随”,静凝自心,不缘不想,时间久了,就会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此种定境,亦须巩固。有的人修数息和随息的时间都比较长,但从随入止就比较容易,这是因为前两步都是为止创造条件。但须明白,易得即易失,故应巩固,以提高定力。

4.观 心处于止的状态久了,会出现轻度的昏沉迟钝 (即了知事物的能力降低 )或精神不振的现象,这时应舍止修观。这里,先要求作简单的观,即观照息入息出息遍全身的状况,观息的冷暖涩滑的状况。若在观中,细微的思察,突发胜解,那是好事,但若不发,也不去追求。但如上法观之即可,能去掉沉没不振等现象。

5.还 观久了,心会浮动散乱,应舍观修还,即回复到数息随息上去,重新达到止。这时的止,境界就提高了,经过多次循环反复,得到的定,就与以前大不相同。

6.净 经过一定时间的修持,定中不起散乱,不现掉举沉没之相,能较久地处于定中,而且久坐不疲,心也泯泯转细,出现细住之相,后觉得定心自然明净,不起妄想分别,这就是修净。净的境界也是由浅入深的。心离欲界而入初禅是一种净;照见五蕴皆空,尘垢皆除,是更高的净。

六妙门亦称不定止观,即是说修持者以不同的指导思想来修观,会有不同成就。若以上

述方法修,属世间禅。若以小乘佛教的教理修观,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苦观空,观无我,达到契证无我而空的空三昧,这就是出世间禅了。如果以大乘教理修观,反观心性,从而契证真实,则成为“圆顿”的出世间上上禅了。若于六妙门中任选一适合自己的方法入手而入定境,也是可以的。若所选不当,修之无效,则可于六门中再选一门作为入手功夫。

佛教中还流传这样一则故事,舍利弗在波奈国教二弟子修定,一令其修白骨观,一令其修数息观,经多年修持都不能入定,因生邪见,疑无涅槃之法。佛唤舍利弗批评说:“二弟子者,其性各异,一为浣衣师,应教白骨观。一为金师,应教数息观,今教法颠倒,故不得定。”后释迦佛亲为二人说法,二人均证罗汉果。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指导修定的老师,一定要因人施教;作为修定者,要善于选择方法。佛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就是因类设教,是要解决矛盾的特殊性。上面讲的那位金师,为什么修数息观容易得定呢 ?因为古代金师在熔制金属制品时,要靠用嘴吹细管助燃以得到高温,所以他的呼吸得到很好地锻练,呼吸成为他的所长,从数息入手便容易利用自身的长处,所以就容易入定。

需要说明的是,止和观的关系,在实修中,并非完全和上述相合,常因修持者的状况不同而有别。止属空门、真如门,是“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观属有门、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从次第上看,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断除烦恼;真止真观,是不二的。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观。真观必寂然,故观即止;真止必明净,故止即观。为介绍六妙门,不得不分一下 ABC。其实,在实修中,因为众生根器的差别,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都是可能的。定法面对的是人体,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个人的系统功能态是不同的,这与先天的遗传,生活环境的差别,教育状况,社会环境状况,工作行业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数学上说,世界上找不到两根绝对相等的线段,现实中也找不到两位生理心理状况完全相同的人,所以修定时,出现的状况是千差万别的,觉受各有不同。如果以一种模式来要求亿万众生,那是不科学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以他的大智慧为罗睺罗讲安般法时,讲得简明扼要,没有为罗睺罗划定各种圈子,而是让罗睺罗自己去实修体验。后世的大师们,为利益众生,以自己的体验写出定学著作,这是佛法的宝贵财富,是可以涵盖众生的。但定学著作只能从普遍性上讲,原则上讲,而不能讲出成千上万的“个别性”来,本书也是如此。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他是如何修定证道的呢 ?他是诵经二七日,“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而入定”。就这么简单。他的师父说:“所以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所发功德者初旋陀罗尼也。”他修的是法华三昧定,观想释迦佛与多宝佛共坐莲台讲《法华经》的胜景,因此而入定。他还持了咒语 (陀罗尼 )。《法华经》中,把能否持咒 (得陀罗尼 )作为修证菩提道果的一个重要条件,智者大师是依法华起修的,持咒也就不奇怪了。前辈先贤的经验也说明持咒也是可以帮助入定的。智者大师悟道后,关于定学方面的著作是很宏富的,如《摩诃止观》《小止观》《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等。对后世影响甚大,对定学的理论和实践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前面谈到六妙门的后三步,有不同的修法,为方便读者,仍把它作一介绍。但笔者以为一般的初学定者,仍以用前面所介绍的简便方法为好。

所说的另一种观法,是以得四念处,破四颠倒为内容。先要明白四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二受念处,观受为苦。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四颠倒,是指四种颠倒妄见,凡夫之四颠倒是“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执为常乐我净”(二乘之四颠倒则是于涅槃之常乐我净,执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若破两种之四颠倒,则是菩萨 )。

据上所述,行观时第一步是观出入息如空中之风,筋骨皮肉,身内诸物皆不实不净,令人生厌。观觉受之喜乐等,实苦非乐;定中之心识,生灭无常;所用诸法,皆因缘所生,并无自性。

第二步,把上述观境提高一步。开始观时,是用细思去观析。用现代语言来说,是用一种理论去认识所观事物,是表层的粗浅的,因为这种理论不是从自心所发,是借助于书籍或老师教导。第二步就是要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深入下去,把外来的认识变为自心所见。具体的方法是先观息入遍全身的状况,观到能细微而明确地体察到入息遍至每一毛孔时,忽然会出现“心眼开明”的现象,这不是开了天眼,乃是深微而精细的觉知,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有点像超觉状态,也有点像气功的内视。这时看见体内诸物,内外不净;众苦逼迫,刹那变易;一切诸法,悉无自性;心生喜悲,无所依倚。到这一步,四念处得到了,四颠倒也破了。这叫发了“观解”,是从心生出,真正认识到了。但,这时的定心,忽然觉得,这样觉念流动,仍然不是正道,应当舍观修还。

修还,这就不是还到前三步,而是还到空,还到“境智双忘。 ”

既然知道观从心发 (细思曰观,粗思曰觉 ),若跟随所观之境去追析,当然找不到本源,那么就返观此心,从何而生。是从观心生,还是从非观心生 ?如果认为是观心所生,不好解释,因为数、随、止三法中均未有观;若从非观心生,又有从灭生、从不灭生两种。若从不灭生,即二心并;若是灭,不能生现在;若言亦灭亦不灭生,或非灭非不灭生,皆不可得。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观心既空,何来观境 ?观境亦空,智境双忘,这就是还,还到智境双忘的地步。

修净,修净是息妄想垢,息分别垢,息我执垢。实际是使心回到“本净”境地,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倚。修净,或证五方便相似无漏慧发,或证真无漏慧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