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唯识无义

发布时间:2019-11-12 09:47:01作者:地藏经讲解网

大乘唯识教法自开显以来,历经多代高僧大德毕生钻研躬行、著书立论,其理法详备,应机广泛,受益者弥多。时至今日更是越来越多的学佛人对唯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很多有一定教育程度的年轻居士更是致力于唯识教义的学习,积极地把理论融入到修行实践当中。虽然当今教界普遍认为大乘教法中观高于唯识,但其实若从唯识家那里认真学习可以了解到,唯识非我等凡夫靠臆测便可以知其真相,唯有以大乘的、不偏私的学佛之心学习唯识,才能契入唯识真意,才能汇入佛法大海。不能因为个人认识上觉得中观说一切皆空比较象佛门所说的缘起性空,以为唯识说有便与此矛盾,进而错误地认为唯识和佛法真义还差一步。更不能因其法相名词浩繁而妄想即便舍弃唯识不要,对自己解脱往生乃至成佛证果也无大碍,这只能因凡情误会而导致舍法谤法的罪过。

在排除了一些学唯识的前端障碍后,对于一个唯识初学来说,若想真正了解唯识,也还需要一步一步地打基础。但有些问题宜早些解决为好,例如中观和唯识从根本上并不矛盾能够归一的问题,例如唯识并非只讲有不讲无的问题,例如学了唯识对自己实修佛法甚至寻求解脱轮回往生净土能起到直接帮助的问题,等等。有些见地也宜及早了知为好,例如唯识的渊源是怎么样的,唯识的发展过程如何,有哪些不同理论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等等。虽然做为一个初学者不可能在这些问题或概念上很快得到很深入的澄清和了知,但是先要在总体上建立正确观念,与此同时用浅显的理入方式加以巩固,这对学习唯识将会起到很好的承载作用和引导作用。正确掌握这些基础知见,即便将来不深入学习唯识教义,也会对自己的所学和实践起到促进做用,需知佛法应机施教而万法归一。本文即是基于唯识理念,略述唯识无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见,虽然所述内容受个人水平局限未必能对阅读者有多少帮助,但仍然希望通过本文对唯识教法及引用的古今唯识家观点的介绍,给愿意了解唯识的人提供一个与唯识接近的方便。

唯识无义,就是唯识无境,理论依据成自《摄大乘论》,这是一部被后人誉为真正完成了唯识思想的著名论典。它的作者是无著菩萨,他是上启弥勒菩萨,下传世亲菩萨的、殊胜的唯识根本尊重。说到唯识无境,这是贯穿整个唯识的基本理念,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初学时几乎可以把唯识与唯识无境划个等号了。

所谓唯识,“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为三种,广有八种,谓之识。”(1)唯识思想的发端,最早可以回溯至原始佛教的缘起论。由缘起论中来,注重心的认识,这也是三乘佛法的共同理路。《阿含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增一阿含经》说:“佛告比丘,谓一切法者,只是一法,心是一法,出一切法也”,这与唯识无境之意多么相映成趣。大乘三藏中的唯识思想更为丰富详实,《华严经》有“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解深密经》有“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楞伽经》有“诸法皆不离心”,《阿毗达磨大乘经》说:“菩萨成就田智,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等等不胜枚举。而佛经里说到的这个心,就是唯识的识。“经中多称唯心,论中多称唯识。识之与心同是一体,只是从作用的不同,约通因果与唯在因的区别,建立了识与心的异名。”(2)

在指明唯识理念的时候,南针的另一端总会面向无境。唯识教法建立了八识以说明缘起,即分别自性缘起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所知法的总依,能出生一切法。各种法有自己的自相,是因为阿赖耶识藏有各种法自己的名言种子,由于种子之间的不同,导致诸法有别。但要真正认识诸法实相,三性说由此而立。

依各种因缘而起的遍计所执是不真实的、是假有。通过修行去掉了这个不真实的假有执著,就能得到诸法的真实性,这是极简述的唯识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无论是对唯识理念的研学,还是把它融入到修行实践中去,延着唯识三性,向唯识无境的方向下功夫。三性说的成立,将唯识理念的推证方向直接指向了唯识无境。

从有无的角度认识三性说,遍计所执性是由于遍计的执著,所以它是无的。遍计所执的生起因依他起性,故依他起性是有,但这个有并非实有,而是假有。因为有遍计执的种子,所以有依他起性的生起,生起后又有遍计执的安立,这个依种子而生起,生起后随执而成的依他起性,因此只是假有,不是实有。只有到了圆成实性,才可以说是实有。结合有无来认识唯识三性,不但对唯识中的有无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对有中的假有和真有也有了正确认识。唯识无境就是从有无的角度,通过对唯识三性的认识,建立起来的理念。对于从唯识三性上建立的唯识无境,在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中有详述。

在三藏法师玄奘译本《摄大乘论》的 “所知相分第三”章中,有如下阐述:“又此诸识皆唯有识都无义故。此中以何为喻显示。应知梦等为喻显示。谓如梦中都无其义。独唯有识。虽种种色声香味触舍林地山似义影现。而于此中都无有义。由此喻显。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

为了证明唯识无境的道理,无著菩萨以梦喻为例,加以阐述。我们平时做梦,梦中的种种境界无论多么美妙,或者多么恐怖,那都仅是在梦中成立,仅是在那个正做这梦人的梦中成立。打破了这个局限,梦中的境界都不成立。例如,某甲梦见朝山进香,路中遇到种种同行之人或者景致,其心随着所处境界变化而变化,迎来送往,忙碌不迭。但此时他若突然被唤醒,梦中一切境界和种种变化,顿时化为乌有。又若正当某甲熟睡游于梦境的同时,某乙在他身边观察某甲,某甲梦中一切境界和变化,对某乙来说什么也没有。从这个梦喻得知,梦中的境界之所以出现,先因为有遍计执的种子,缘起成熟时生起依他起性,再因遍计执的安立,导致梦中境界不断显现和变化,致使执著中人在梦中认为境界实有而心随境转。而于梦中,一切境界都是假有,不是实有。而于梦外,一切梦中境界都是无,假有也不是。

以梦喻推广到一切时处,无论梦非梦时,应知一切境界变化都只是识有,而非境界自己真有,即所谓唯识无境。

为了透彻地阐述唯识理念,《摄大乘论》在建立唯识无境后,建立识有见、相二分和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仍然属于相分之内,也就是仍然没出识的范围。

在无著之后的世亲菩萨,在他的唯识著作《三十颂论》中,基于无著菩萨的唯识无境及见相二分理念,进一步建立“识生似外境现”的概念。当识生起以后会有一种作用,它能把识的一部分转化为心的对境。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知道有对境并且执著这个对境,越来越把这个由识所变的、其实不存在的外境执为实实在在的心外之境。唯识正是要让我们看清“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外境实无,依内识有。

进而世亲菩萨在《二十颂论》中,境只是识的一部分,它是以识为体性的。这样,在唯识中,即有对外境的破实有,又有对其的归宿承认。并且将这一正反两个角度并立的认识,扩展到一切事物中,面对一切事物都以这样的唯识观面对。

无著世亲之后,唯识学说继续发展为两条理路。其中一条是以难陀依《摄大乘论》发展下来的古义唯识,难陀认为识的见相二分,见分是识的自体,相分是转变出来的,是虚象。结合三性说来看,相分属于遍计所执性,见分属于依他起性,当转染为净、即了知相分为虚而不实之后才成为圆成实性。在实修方面,难陀认为清净法种子也是薰所成,但它与染杂种子不同的是,清净法种子由新薰而成,并非长久以来薰习所成。在难陀的唯识理念中,发展了无著世亲的理论,在唯识无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识的相分虚而不实,识的见分需转净才行,自己也无行相,并且突出了唯识无境在实修上的可操作性。

\

难陀之后,安慧继续发展了识的见相二分,也如陈那般认为识有三分。安慧认为,识不只是见相二分,应该是见分、相分和自证分。而见相二分都属于遍计所执性,全是虚而不实。而自证分的功用是,当见分发生作用时,自证分加以证知。这个自证分正是识的自体,也就是心的自体,并且起到证知自体的作用。但这个自证分仍然属于依分起性,虽然属实,但是真有还是假有,还需审辨。由于难陀和安慧都认为识的相分虚而实,所以二者理念被后来者称为“无相唯识”。

唯识学说的另一条理路是以陈那为代表的“有相唯识”。陈那认为,识有三分,相分,见分及自证分。先要有实体的所缘,才能引发能缘的识生起。在能缘的识生起之后,会生起它的形相,这个形相象虽然是似境,但它的确是心所映像。就象镜中显现影像一样,在镜子中出现的影像虽然影是似境,却是从镜中生出来的,虽然它在镜内,但产生映像的功能却是镜子。基于这些表述,陈那认为相分有实,见分有其行相,见分的行相与相分一样,只是这个相分以及见分的形相都只是在心内存在,以此证明唯识无境,这些阐述在他的《观所所缘论》中有详述。并且他在《集量论》中成立第三分,即自证分,自证分为识体且证知识的功用,这个自证分当然也是实有。因为识的相分、见分(有形相)及识体自证分三者皆实,所以这一条唯识理路被后来人称做“有相唯识”。

有相唯识的另一家是护法论师。他依《密严经》成理,主张以能所及内外缘抉择唯识无境。在陈那识之三分的基础上,护法认为识有四分,即相分,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其中相分与见分属外缘,相分为外所缘,见分为外能缘;而自证分及证自证分属内缘,自证分为内所缘,证自证分为外所缘。四分总合为识。

这两条理路的特征分别是:无相唯识以相分甚至见分皆为虚而不实的方式证明唯识无境,而有相唯识则以三分皆实但全在心内,而心外实无的方式证明唯识无境。

\

总体说来,无论是唯识体系的有相学说还是无相学说,都基于无著《摄大乘论》唯识无义(唯识无境)而来,总不离识而说境为实有。

对于唯识及唯识无境学识的研学,汉藏佛学家们竭尽所长。在藏传中更是极大程度地从因明逻辑学的角度,严谨辨析和论证唯识观及唯识无境学说的可靠性,其中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论》尤为突显,限于本文篇幅在此仅略微提及不再展开介绍了。

最后再要提到的一个话题是,学习唯识的最终意义还是应该体现在对佛法的实际修证上。对此有法师在讲唯识的过程中,提倡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唯识,这是极为有益的理念。需知唯识不是死文字,也不是纸上兵,唯识是佛法大乘体系中两大支柱之一即瑜伽行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总结。如果我们在学习唯识的过程中,仅限于从书本中来回书本中去的话,那么文字唯识也难说被转成刀山剑海,知见愁林。一定要把唯识的学习从理论的探讨和深入转化到实践的体验中来,这样唯识才是生动的,真实的,可靠的,这样的唯识无境才会对我们学佛人的解脱证悟有真正的帮助。(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原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