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佛源(C)2 第3页 共22页
长【长生猪】佛教把“杀生”列为第一重戒,主张以慈悲的精神保护、拯救人和一切动物的生命,谓之“护生”。“护生”被认为是功德无量的。释迦牟尼在前世,曾有“舍身饲虎”的壮举。过去,有些寺院中豢养“长生猪”、“长生牛”,以示佛门慈悲之意,好生之德。《太平广记》卷一百引唐·牛肃《纪闻》:“唐开元十八年,京菩提寺有长生猪,体柔肥硕,在寺十余年,其岁猪死,僧焚之,火既烬,灰中得舍利百余粒。”又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载:一猪见邻翁“辄嗔目狂吼,奔突欲噬”。邻翁怒极,打算买下这头猪杀了吃,忽然猛省:这大概就是佛门所说的“夙冤”吧!邻翁便以高价买下这头猪,再把它送到寺院中作为“长生猪”。后来,邻翁再去见这头猪,猪竟俯首贴耳,作亲昵状。此外又有“长生牛”。宋·洪迈《夷坚丙志·长生牛》谓,宋代绍兴年间曾下令禁屠,将牛牵入佛寺作“长生牛”,养数年方死。(李明权)
长【长斋】佛教戒律中规定中午12时以后进食为非时食,称遵守过午不食戒者为持斋,长时如此则谓之持长斋,在我国,持戒者多伴随着吃素(不食荤腥),故民间多谓终年素食者曰吃长斋。《般舟三昧经》:“一食长斋”。《南史》:“刘虯精信释氏,衣粗布,礼佛长斋。”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成语“长斋绣佛”喻信佛虔诚,即出于此。(常正)
超【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义》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李明权)
超【超度】《地藏经》称:初死的人如果生前多造恶业,死后又没人为他追荐,其神识就可能投生到饿鬼、地狱等恶道中去。在死者“罪福未定”的七七四十九天内,以“善愿功德力”回向死者,使他不投生于地狱等恶道而转生人天等“善趣”,俗谓之“超度”。超度之俗大约始于梁武帝所创的盂兰盆会。盂兰盆系梵语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即解救沦落地狱、饿鬼中的众生的倒悬之苦。唐时民间已盛行超度。如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载:“村人遂于陂中设斋超度。”超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念佛、诵经、营斋、做道场等。超度又有超升、超生、超拔、超幽等说法,举例如下:《黑籍冤魂》第二四回:“禁锢之于阿皮地狱,永永埋头,不使再有超生之日。”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叫贼淫妇阴山背后永世不得超生。”又如《廿载繁华梦》第十七回:“不如一发请几名师傅和几位禅师,开坛讲经,超升作福。”今亦引申为救助、解脱等意。举二例:孙中山《行易知难》:“本大总统看到北方学界,都是在这样的苦海之中,所以想要去超度他们。”又如《抗日歌谣·今年到了新四军》:“今年到了新四军,百姓个个得超生。”(李明权)
超【超凡入圣】佛教称断惑证真的人为圣;入圣,指入于圣人的境界。具体地说,超出六道轮回者,即入“圣流”。轮回于六道的众生,称为“六凡”;超出生死者,称为“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俱舍论》卷十八说:“入圣得果,离染漏尽”。《景德传灯录·神宴国师》说:“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谓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后来以“超凡入圣”比喻学识造诣精深,由凡庸而达于圣域。如宋·黄庭坚《题杨凝式诗碑》说:“余尝评近世三家书,杨少师如散僧入圣。”又宋无《忆旧冯素
之诗》说:“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又以“超凡入圣”勉励后人,如《诸子语类》卷八说:“而今紧要:且看圣人如何,常人如何,自家因甚便不如圣人?因甚便又是常人?就此理会得,便可超凡入圣。”(常正)
嗔【嗔拳不打笑面】古时江淮一带有“嗔拳笑面”之戏,双方带面具作胡人勇士状,一扮“嗔拳”,一扮“笑面”。(可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禅宗有“嗔拳不打笑面”之语,《续传灯录·泉州云台因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嗔拳不打笑面。”后俗语中多用之,谓恼怒者不拳打笑脸相迎的人。或谓对人和气可以免遭欺辱,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他有钱的性儿,随他说几句罢了。常言嗔拳不打笑面,如今时年尚个奉承的,拿着大本钱做买卖,还放三分和气。”也作“嗔拳输笑面”。如《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李明权)
尘【尘劳】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称作尘劳。如《无量寿经》卷上:“散诸尘劳,坏诸欲堑。”因烦恼能染污心性,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累。如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有境相应行心,有非境不相应行心;若广分别言,则有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后多指事务劳累或旅途劳累。如宋·秦观《满庭芳》词之二:“饮罢不防醉卧,尘劳事,有谁听。”又如郭沬若《<屈原>与<厘雅王>》:“他是和你一样从香港回来的,在极端的危险之后,尘劳未定,便委屈他来担任了这一次的苦役。”(文贤)
尘【尘缘】佛教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乃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如《圆觉经》卷中:“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身相。”俗语中谓与尘世的因缘。如《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苟元帅,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