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佛教知识可能是错的
“旗未动,风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动。”这句话的原始出处,一般认为是佛教经典著作《六祖坛经》,并因香港导演王家卫1994年的经典作品《东邪西毒》开篇的引用,而进入流行文化领域,为更多普通大众所熟知。但新加坡佛学院助理教授纪赟先生告诉我们,《六祖坛经》的原始版本中并无此句,这句话是很晚才加进去的。
新加坡佛学院助理教授纪赟先生进一步指出,佛教已经与中华文化相伴相随了整整两个千年,但世俗大众对佛教的印象不过是吃斋念佛,或者是从《西游记》等通俗读物中所获得的浮表印象。
纪赟先生在国际问题自媒体“世界灵敏度”主办的演讲活动中,从佛教文献学的角度,谈到对佛教早期一些问题的看法。以下是演讲者的发言实录,由活动主办方独家授权澎湃新闻发表:
我是研究佛教文献学的,这个学科具体是做什么的?
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六祖坛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辑录的是禅宗祖师惠能的生平和言教,它有很多的版本,每个版本之间可能差了几百年。我们要把这些版本一字排开,一句一句地建立表格,然后一句一句地比对,找出这些版本之间的差异。比如“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来自《六祖坛经》,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原始版本里面根本就没有,这句话是后来加进去的,而且是很晚才加进去的。
再举一个例子。《西游记》里面有个情节: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曾经在他的头上敲了三下,孙悟空聪明,半夜三更的时候就偷偷地跑到师父的房间里,师父给了他一些密法。这个故事也来自于《六祖坛经》,但在早期的版本里也没有,大概是在北宋的时候加进去的。
一部经典,随着时代的不同会增加进去一些新的东西,佛教文献学就是研究这个变化过程的。国内的佛教研究,有些时候是“主义”先行,唯物唯心一大堆,但国外的佛教研究则是以文献为基础的,只有在资料搜集上下到了功夫,其他研究才会站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之上。下面,我就从佛教文献学的角度,谈谈对佛教早期一些问题的看法。
佛陀叫什么名字
欧洲学术界早些时候并不认为佛陀曾经真实存在过,而认为应该是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佛经中的大量相关记载并不具有可征信性。虽然有一些学者进行了文献考证,但真正打消诸多怀疑,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还是考古挖掘。
1898年,在今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城(Kapilavastu)东南十四英里处的一处佛塔里发现了一个大的石灰石方柜,里面存有三个骨灰瓮,上面的印度俗语文字说“这是属于释迦族的释尊佛陀的遗骨容器”。尽管里面的个别词有歧义,但就一般而言,这份舍利被承认是佛陀真正的遗骨,一部分赠送给泰国国王,一部分送给日本名古屋觉王山日泰寺来奉祀,而其舍利瓶为加尔各答博物馆保管。
说起佛陀,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佛陀是哪一个国家的人?现在汉语教界学界一般都将佛陀的出生地迦毗罗卫与尼泊尔联系在一起,但考古证据显示佛陀更可能是出生在印度尼泊尔边境线印度的一侧。具体到当时的情况,我们每一个人出国都要一本护照的,如果说佛陀出国的话,他要拿哪一国的护照?这个问题得从佛陀的生平讲起。
我们一般认为,佛陀的名字叫“释迦牟尼”,我们看到的每一本教科书上面都是这样讲的。但是,“释迦牟尼”肯定不是他的名字。从梵文来看,“释迦”是他所在氏族的名字,“牟尼”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所以,“释迦牟尼”翻译成我们中文就是姓张的很厉害的一个人,或者是姓李的一个圣人。而一个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不可能叫李圣人或者张圣人的,因此“释迦牟尼”不是他的名字,是对他的尊称。
还有人会说佛陀的名字叫做“乔达摩?悉达多”,可以肯定的是,这也不是他的名字。在梵文里面,“乔达摩”的意思是“以牛作为崇拜的那个族的男性”,“悉达”的意思是“有成就的人”。佛教经典里面说佛陀有一个乳母叫“乔达弥”,“乔达弥”也肯定不是她的名字,因为乔达弥本身的意思是“那个族里面的女人”。
所以,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肯定都不是佛陀的名字,佛陀肯定有一个名字,但这个名字我们现在不知道。不但你们不知道,学术界也不知道。为什么佛陀的名字没有留下来呢?这跟印度人的习惯有关:一个人出了名以后,就会给他起一个外号,时间一长,原来的名字就没人知道了。比如“圣雄甘地”,“圣雄”只是称号,他的名字是“莫罕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但很少人能记住这么长的名字。佛陀的其他称呼如“薄伽梵”、“大雄”、“如来”等,也都是当时对印度宗教圣者的一般尊称。
年轻时生活优越的佛陀为什么出家了
关于佛陀的生平,经常的说法是,他的爸爸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妈妈是王后。这些也全部都有问题。
据印度材料记载,其父是一位rāja,这个词古代一般都译为王,但实际上释迦族实行的是共和制,在此背景下这个rāja就不是继承制的王族,而近于“头人”。而且,当时释迦族的人数也不算多,经济条件也并不太发达,故而其父有点类似于村落的首领。据后来的考古发现,这个迦毗罗卫有多大呢?比我们中国大的村子要小,比小的村子要大。所以,释迦牟尼的爸爸管理的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其职务类似一个村长,而且那个村子的村长是选出来的。此外,迦毗罗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当时是归拘萨罗国管理的。
所以如果佛陀要出国拿护照,早年的时候要拿拘萨罗国的护照。
到他晚年的时候,佛陀还要换一次护照。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这一辈子非常不幸,经历过两次灭国,第一次是迦毗罗卫被拘萨罗国灭掉了,到他七八十岁的时候,拘萨罗国又被摩揭陀国灭掉了,所以佛陀还要换摩揭陀国的护照。
佛经上说,佛陀出世七天之后,他的妈妈就去世了。这个数字是个泛称,并不准确。大家看到佛经里面提到的七、九、成千、成万、成亿等数字,千万不要当真。印度人是没有数字概念的。如果一个印度人跟你说,我今年120多岁了,你打个五折可能还吃了亏。相传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回娘家路上在一个叫蓝毗尼园(Lumbini)的地方生下了他。“摩耶”在印度方言里的意思就是妈妈,佛陀妈妈的名字不可能叫“妈妈”,这也是后来的讹传。佛陀的妈妈肯定有个名字,但和佛陀的名字一样,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了。(蓝毗尼位于今尼泊尔南部,距首都加德满都约360公里。——编注)
但蓝毗尼园这个地方是真的,因为在佛陀去世后两三百年,印度出了阿育王,阿育王时代在蓝毗尼园立了柱子,说明这是佛陀出生的地方,这个柱子今天还在。
相传佛陀小的时候,生活非常优越,曾经娶妻生子。他在29岁或31岁(佛经里两种记载都有)的时候,舍弃了婚姻生活和家庭,出家了。今天我们可能觉得,他这么有前途竟然还出家了,感觉理解不了。这正是印度人和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印度人非常有宗教情操,我们中国人则比较务实,活在当下,来世如果有,我拿钱买就最好了,很多人到寺院里捐钱,也是出于这一目的。
佛陀出家的诱因据说是随父王参加农耕祭时,见农夫掘起的土中,翻出的虫子为飞鸟所啄食,深感世间无常。当时没有佛法,那么他怎么样修行呢?完全是靠自己摸索。佛陀修道的地方在中印度。中世纪的时候,“中国”指的是中印度的一些地方,不是指的是我们今天的中国,这一点在佛经里经常提到。
当时很多的中国和尚不远万里到印度去求法,去朝圣,他们不像我们现在到了印度以后有优越感,当时不是这个样子的,实际上他们到了印度以后很自卑,意识到自己原来生活在一个边地,因为前辈子做了坏事情所以没能生在“中国”,很多人到了印度以后都不愿意回来。这有点像今天一些中国人跑到美国去不愿意回来一样。中国人的这种自卑感直到唐朝才被消解掉,“中国”是指印度的这种概念才开始逐渐转换过来,我们渐渐觉得自己也很牛的,民族自信心开始建立起来。《大唐西域记》里有一段玄奘和印度人之间的对话:印度人说,印度多好啊,你就别回去了,玄奘回答,我们也不比你们印度差。
佛陀如何修行和悟道
修行的第一步是先把头发剃了。印度修行人对头发有两种极端的处理办法。一种办法是任它长,绝对不碰它,今天你在印度还能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头发很长很脏,里面有草、牛粪、马粪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完全不打理。另外一种办法是剃头。较为极端的宗教剃头方式是揪掉头发,佛陀虽然选择剃头,但没有这么极端。
佛陀后来到摩羯陀国的首都去乞食。印度人的乞食和中国完全不同。在印度,我向你乞食,是我给你面子,我们中国人认为乞食就是臭要饭的。所以佛教规定出家人一定要乞食,但到了中国就实行不下去了。
印度人修行主要是两种方式,第一是坐禅,第二是苦行。印度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以坐禅为基础的,佛陀曾经跟着两个禅定大师来修习坐禅,后来觉得进步比较慢,就放弃了。印度的苦行是非常恐怖的事。我们知道辽宁海城有一个大悲寺,最近在网络上很火,网上有文章讲,那个寺庙的人出门是不住旅馆的,而是在地上打地铺。这在今天似乎是一种很苦的生活,但如果回到佛陀的年代,这样的生活其实是很舒服的,相当于五星级酒店的待遇。
为什么呢?因为那时的苦行不是说在地下睡觉,而是要在刺上面,在荆棘上面,在牛粪上睡觉,这才叫苦修。你不吃肉、不吃好东西也不叫苦行,完全不吃东西或者吃牛粪树皮才叫苦修。
这两种方式佛陀都试过了,但他认为靠这些不能得到解脱,最终都放弃了。放弃了苦行的佛陀,接受了牧羊女奉献的乳糜之后恢复了体力,于附近森林里的毕钵罗树下开悟,正式成为“佛陀”。此一开悟又称为“正觉”,而佛陀则意味着“觉悟者”。毕钵罗树是无花果树的一种,之后就逐渐被称为“菩提树”。开悟的地点被称为“菩提伽耶”,后来建有佛塔,成为佛教徒必定参拜的圣地之一。
佛陀最初的五个追随者和弟子都是他的亲戚,以他们为基础,信的人越来越多,第二批四五十个弟子则多是银行家。有了这五十多个弟子,佛陀就让他们出去传教,而且不要两人同行,而是一人一条道,佛教就这样慢慢传播开来。
对佛陀的神圣化
佛教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过程,因此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也就有了不小的变化。在原始佛教时期,佛陀往往被当成一位伟大的普通人来记载,因此就有不少对佛陀身体疾病的描述。
我们从这些记载之中可以看到,首先,佛陀由于长期坐禅而有背痛之疾。很多佛经都记载佛陀讲经时忽然背痛,就会让阿难等弟子帮他继续讲,他自己则躺下来休息。除此之外,因为佛陀常赤脚游行,故有记载佛陀的脚被刺所伤,“极为苦痛,如来默受”。对生老病死,佛陀非常通达,侍者阿难看到佛陀这样的人也会衰老,悲泣不已,佛陀则开导说这是人生的常态。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佛经的叙述出现了变化,不太承认佛陀会生病、衰老了。这种日益神圣化的倾向其实是很多宗教共通的现象,并非佛教所独有。
原始佛教是讲究过午不食的,即日头过了正午就不能吃正餐,所以佛陀的最后一餐不是晚餐而是午餐,但吃的是什么,同样是一件争了两千多年的公案。简单地说就是,目前南传巴利语的记录中说佛陀最后一餐吃的是猪肉,而北传汉语记录中则记载佛陀吃的是菌类。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记载差异呢?这主要还是由于印度文化背景之中的宗教禁忌随着世异时移而产生了重大变化。
简而言之,最早的记录中记载佛陀吃的是菌类,但由于在印度婆罗门教文化传统之中存有蘑菇与菌类的严格饮食禁忌,时至今日印度的高种姓之人,比如现在的印度总理莫迪,都还禁食蘑菇。而当时的佛教传统之中则并无鱼肉戒,所以早期佛教记录之中,就觉得佛陀如此重要的一餐竟然犯了社会的禁忌,这不太好,于是将其最后一餐记录为食用了当时并无禁忌的肉食,并在至今依然没有肉食禁忌的南传佛教中保留了下来。
但此后,由于印度本土婆罗门教的回潮以及固有的素食传统,所以至少在公元二世纪时印度北方的佛教徒之中就已经出现了禁断肉食的倾向,汉译早期佛教经典也就在此时出现了禁止肉食的内容。到了中国后再加上南朝末年梁武帝、北朝的齐文宣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等很多皇帝与有势力的在家居士的推波助澜,国家逐渐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禁止僧人进食肉食,中土僧人也就形成了禁肉的传统,因此北传佛教经典之中从未有佛陀最后一餐食肉的记录。
佛教与现代化
佛教无疑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但并不代表其中不具备现代性。佛教经典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表明佛教是非常开放的,虽然也有权威的抉择,但随着时间总会有新的经典慢慢加进来。究其原因,则是与佛教教义的排他性不强有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佛教非常宽容、包容、和平的特质,在宗教冲突不断的当今世界上,这种特质很是可贵。
再比如就民主而言,与其他两大宗教都有教主相比,佛教虽然在后世发展中也会出现特定区域的教主、法王或僧王,但总体而言佛教并无教权上类似教皇的宗教权威。佛陀在入灭之时,其实与我们一般华人所理解的不同,并没有指定任何一人来做他的接班人。而且按照佛教的戒律,很多事情都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处理,具体的办法就是投票表决制,这个原则一直到7世纪末义净到西天求法时都是这样记录的。可以说民主精神是佛教的内在要素之一,这一点与现代文明非常契合。
而且佛教也是一种特别重视平等的宗教,它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印度婆罗门教等级制度的挑战。汉传佛教比印度佛教在平权方面又有所进步,它视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并大力宣扬众生平等。而印度佛教中原汁原味的主张则是强调有些人并不能成佛,这就有种姓制度的残余。玄奘法师因为对印度佛教了解很深,所以就持类似主张,但这并不是汉传佛教的主流,真正汉传佛教的主流是持平等观念并具平民性的禅宗与净土宗。
反战与和平主义是源于印度的不少宗教的共同点,佛教也概莫能外。任何一种宗教在教义教理上都主张和平,但难免有成员牵涉到战争与杀戮行为之中,佛教也是如此。比如中国自北朝始就有不少打着佛教名义的叛乱,而现当代的日本佛教在侵华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最近东南亚佛教国家中的宗教冲突都告诉我们,作为个人不应该将和平二字当成理所当然。
但就总体而言,佛教是一种非常具有自省力、自我约束并且相对和平的宗教。这不但体现在佛教戒律之中对杀戮行为的严格约束上,也反映在其宗教终极追求上对和平精神的强调中。再加上其对享乐纵欲的自制,也可以说是对骄奢淫逸的现代文明病的一剂清醒良药。
佛教是什么?它已经与中华文化相伴相随了整整两个千年,但世俗大众对佛教的印象不过是吃斋念佛,或者是从《西游记》等通俗读物中所获得的浮表印象。说到底,从其诞生的那一日起,它就一直在变,又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精神内核。它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却依然对它一无所知。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