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商者崇尚的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也是很多百年老店得以长青的根本。仅仅在几十年前,这样的遗风还随处可见。但开放后,;利润最大化却开始以压倒性的攻势取而代之,成了所有人的追求目标。
这种价值观的迅速改变,固然有多年贫困生活后的反弹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道德和做人教育的缺失。当人们没有做人的标准时,自然会以做事的结果为导向,以牟利为压倒一切的标准。于是乎,工厂生产假货,农民滥用农药,商家欺诈销售,甚至连医院、学校都想方设法地创收。当一切在向钱看的时候,我们都成了受害者或施害者,并使整个社会陷入人人自危的恶性循环中。
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将做人和做事结合起来,并把做人的成功放在首位。
比如企业家,他们的行为不仅关系到自己,也直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如果能在遵循道德的前提下合法经营,经营企业就是自利利他的善行——既能使自己获利,也能使员工受惠,还能为社会提供产品,创造财富。这也是保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大家信任你,社会需要你。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让内心坦荡,没有任何不安和愧疚。如果为利益不择手段,做了不该做的事,就像埋下一个隐患,随时要担心它的爆发。即使没有遭受法律惩罚,也会受到良心谴责,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话,即使赚得再多,或成了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就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样,终有一天,会因真相暴露而遭人唾弃。
人生也需要经营,这笔账,该算算清楚。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