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供僧的福报 这辈子就能看到

「诸大能人行供时,劣者对此会轻蔑,如同自在天顶饰,却被非天所食也。」许多有能力的大人物常对圣境行供养,但卑劣的人对此善行却往往报以轻蔑的态度,如同大自在天的顶饰,也曾被...
供僧的福报 这辈子就能看到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灯是佛教中的六种供养具之一。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此,很多寺院每逢文殊菩萨圣诞日,都会举行盛大的供灯法会,以祈求文殊菩萨慈力加被,予供灯者以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佛教...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佛陀的三十二相是怎么修出来的

佛陀的三十二相是怎么修出来的? 一,依三十二业因缘修行,得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若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弥山.以是业缘得足下平满,如奁底相。 若于父母所、...
佛陀的三十二相是怎么修出来的

佛陀波利

佛陀波利  佛陀波利  唐朝时,北印度有一位佛陀波利,是罽宾国人。他怀着为教殉道的精神,到处探寻灵异的圣迹,由于听说震旦(中原)有文殊大士的道场,特地长途跋涉,渡过沙漠...
佛陀波利

供养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_1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静坐时,看见一对七世都是贫穷,名叫须达的夫妇。他们这一世更贫穷,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里寻找果皮或其他腐烂的食物,以维持生命。...
供养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_1

佛陀的六种礼敬(图文)

善生听了很高兴,皈依了佛陀。...
佛陀的六种礼敬(图文)

佛陀的叹息

佛陀的叹息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天早上带着弟子进城,城内人群聚集,人来人往,远远就看到一位老人流着泪、提着一个篮子,以哀怨的声音在叫卖着。他手中的篮子里,有一条才从水中...
佛陀的叹息

佛陀最后的旅程

佛陀七十九岁的那年,先由□萨罗国的舍城,到了摩揭陀国(Magadha)的王舍城 (Rajagrha),他的驻脚处是灵鹫山——即是耆□崛山(Grdhrakuta)。这时候,仅在前后三年 之间,佛的祖国被□萨罗国灭亡...
佛陀最后的旅程

佛陀的多情与无情 [圣凯法师]

多情与无情,有时看起来总是相待对立,可是有时却是统一的,佛陀是最好的榜样。佛陀在成道后第五年回到他的祖国——迦毗罗卫国,会见他以前的妻子耶输陀罗,其情其景,感天动...
佛陀的多情与无情 [圣凯法师]

佛陀教诲

佛陀教诲佛陀教诲  心念飘忽不定,难以制服,  智者调服心念,一如工匠使箭笔直一般。  人心如同被丢弃在地上的鱼,躁动不安,  所以人应该远离贪爱。  弥酰比丘有一次在...
佛陀教诲
  • 首页
  • 594
  • 595
  • 596
  • 597
  • 598
  • 599
  • 600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