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流行,其隐显盛衰之迹,必视国体为转移。国体专制,而与教旨相乖 ;国体和平,而与教旨相合。和平之义,即佛教平等、慈悲之道,人民既趋向于和平,则教藉政而益显;然人民未臻和平程度,则政必藉教以相成。何以故? 欲期世界和平,宜培社会道德,欲培社会道德,应尚佛教慈悲,不存人我情见 ,生佛等观,冤亲一相,乃是和平之根本。
儒云:“本立而道生。”假使国民之心理,未有慈悲之观念,人我炽然,竞争纷起,不独无以致和平;抑亦无以杜杀伐。欲杀机止息,竞争潜销,必以慈悲化民,方可臻无为之郅治。孔子有言:“吾闻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斯即慈悲之化,深入人心,故使无为之治,遂见于世。而我伟大祖国,果能崇尚佛教,慈悲之道广宣流布,使民日熏日习,自可日趋于道德。
故曰:“政必藉教以相成。” 是知爱教,即所以爱国也。(信息来源:摘自《圆瑛法师讲演录》)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