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佛灭之后,印度佛教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乖佛教。原始佛教阶段大约为释迦牟尼逝世后的100年间,史称“和合一味”时期,这种“和合”只是大致上的统一,而解裂的种子在其中蕴育和成长。随着社会的变迁,约在公元前4世纪第二次结集前后,佛教徒发生了第一次大分裂,产生了两大部派,即尊崇传统、保守旧规的上座部和较为进取、提倡改革的大众部。究其原因,说法不一按南传佛教说,是由于僧众们在戒律问题上的争执而引发的;按北传佛教说,是由于对阿罗汉果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的。总之,佛教内部的这种分化愈演愈烈,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上座部7次分裂,成为12派,大众部4次分裂,成为8派,这一阶段就是部派佛教时期。大乖佛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随着部派佛教的发展,一部分徒众的生活走向世俗化,同时力图参与和干预社会生活,要求深入众生,救度众生,他们提出“上求菩提,下渡众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潮,随着这种思潮的成熟,以后就汇集成为统称“大乖佛教”的教派。 佛陀以后,印度地方诸王朝盛衰交替。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王入侵印度进兵印度河,未果,转而向西挺进;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病死。约在公元前317年,旃陀罗笈多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他在西北印度推翻希腊的军事统治,以强大的势力促进了帝国的发展。至其孔继宾头沙罗,也就是即位的阿育王统治时期,是印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他的帝国北起喜马拉雅山,南到迈索尔,东自阿萨姆西界,西抵兴都库什山。据说在公元前261年,阿育王率军以残酷的军事征战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国后,决定放弃武力,皈依佛教。他在全国颁布敕令和教谕,刻制于摩崖和石柱,并在华氏城命目犍连子帝须召集主持佛教第三次结集,随后派遣传教师去四方传布佛教。在阿育王的支持与帮助下,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开始在缅甸、斯里兰卡以及中亚、西域一带得到传播。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从衰落到崩溃,印度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由希腊人建立的大夏国入主印度佛教遂在希腊移民中流布。同时,佛教也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开始出现了佛陀的造像,这就是犍陀罗艺术时期。在佛典说法上,也突出了“智慧”在解脱中的首要作用,抬高了“智者”的地位,此中可以看出希腊文化的痕迹。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夏衰浇,一些希腊式的城市国家逐渐并入来自东方的大月氏的领地,大月氏也直接继承了在大夏流传的佛教。100多年以后,遗霜统一大月氏各部,建立王朝,至公元2世纪上半叶,由迦腻色迦王统治的帝国的势力范围及其影响,东至贝拿勒斯,南至温德亚山麓,西北至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等西域以远。其时帝国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迦腻色迦本人积极扶植佛教,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