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本文引用南北传佛教共许的《阿含经》及相关的论典作为依据,来探索原始佛教的“心性论”。文中先厘清心的世俗性质和胜义性质,而后以缘起的动态过程来建立心识的流转和净化,并指出佛教心性论的特殊之处。
二、心的世俗性质和胜义性质
无始以来,三界内就有众生的存在,心性论的“主角”就是众生之心(意、识)。经典上将心的性质描述为“光明”、“光净”,在《长阿含经》中,释尊说:
识无形、无量、自有光。
《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中,释尊说: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从心的世俗性质来看,内六处与外六处接触时生起的六识心王,虽是无形无量,但有认知色、声、香、味、触、法的功能,这就是心的世俗性质,它能够明白地认知对象,不同于没有生命之物质。所有众生的心都有认知的功能,并依缘起而伴有不同的心所。无始以来,众生的心有“无明”这一心所伴随着,生起客随烦恼,如果不去听闻正法来修心,就会由于杂染而轮回下去;如果经由听闻正法来修心,就可灭除无明和客随烦恼而不再轮回下去。《杂阿含经》中,释尊也说:
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嗔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T2,p69c,括号[]内的文字有补正)
此处用“素地”来代表心(心王),用种种图画代表种种心所,若未修心则为无明所笼罩,充满贪欲、嗔恚、愚痴;若已修心则充满明与智慧。无始以来,众生之心上有无明的有漏种子存在着,要经由亲近善士、听闻正法等外缘的配合来修心,才能播下出世的无漏种子,并拔除世间的有漏种子。佛教不同的部派对心性本净或不净有不同的看法,《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说:
有执心性本净,如分别论者。彼说心本性清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彼说染污、不染污心其体无异。谓若相应烦恼未断,名染污心,若时相应烦恼已断,名不染心。如铜器等未除垢时,名有垢器等;若除垢已,名无垢器等:心亦如是。
以上所提的心性的“光净”、“清净”是何意义?一个合理的看法是将“光净”理解为心的认知功能,这是世俗谛的性质。从异生之心修成圣弟子之心,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心的认知功能一直是光净的:先前之心是光净而杂染的,后来之心是光净而解脱的。这是心性本净的看法之一,是以心王的世俗“认知功能”来论断。心上有无明烦恼时,称为染污心,就像有垢的铜器;心上去除无明,呈现出明时,称为不染心,就像去垢后呈现光泽的铜器。由此可以看出“无明”与“明”这二心所,是处于“前客”与“后客”的地位,而心王这一主人,是刹那变化的,不可执为前后是一,就像去垢前和去垢后的铜器其实都是无常而非完全相同的。先前带染的之心与后来离染之心,其认知功能一直是光净的,先前之心与后来之心虽有关联,但不是完全相同,至少一个未修、一个已修,心之威力不同。不可将先前之心与后来之心视为全同。至于如何去垢?铜器上的垢有待外缘的清除,心上的无明也是如此。
对“光净”的意义,另一个合理的看法是将“光净”理解为心的空性、无我,这是胜义谛的性质,自性空的心上有无明时,称为染污心;自性空的心上完全灭除无明而生明时,称为不染心。在这胜义的看法下,众生之心不管是染或不染,始终都是自性空的,因而一直都是“光净”的,这是心性本净的看法之二,是以心王的胜义性质来论断。
从另一角度来看,由于轮回于三界内的众生都有无明,如果将染污心上的无明称为“不净”,那就会得到心性本不净的看法,这是针对“无始无明”这一心所来论断。
如果将“光净”理解为心的空性、无我,那么“明”如何灭除“无明”呢?这是由于众生之心上的无明和明这二心所,都是依于缘起而存在,无明和明都是自性空而无我的,这是它们的胜义谛性质。如果无明的自性是实有而不空的话,那么无明就不能被灭除。无明和明是有为法,都是世俗谛,在世俗的作用上,明是无明的对治,就像光明是黑暗的对治一样。所以,佛教心性论的一个特色是同时掌握心的胜义和世俗二谛的性质。
若将“众生心的认知功能”称作佛性,那么就会得到“众生都有佛性”的必然结论。此处将佛性建立在心的世俗认知功能,也可以说是以“性觉”为重。但若将“性觉”强调过了头,将此觉知之心说成在凡夫阶段就具足种种功德,常恒不变,那就落入真常唯心而不符缘起的法则了。
从缘起无我的立场来看,所有众生之心都是自性空而无我的,若将“众生心的空性”称作佛性,那么就会得到“众生都有佛性”的必然结论。此处将佛性建立在心的胜义空性,也可以说是以“性寂”为重。但若将“性寂”强调过了头,忽视心的世俗认知功能的提升,那就有理无事。
所以,完整的佛教心性论是讲求理事圆融,同时掌握了心的胜义谛和心的世俗谛。
《阿含经》中,对心性论一直掌握一个核心的看法:众生的心是缘起而无常、无我的,绝不将这颗刹那生灭的心(意、识),执为“常、我、我所”,释尊说: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克,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譬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种种变易,异生异灭。
由于心、意、识的刹那生灭,心是可以依缘而变化的。所以《阿含经》中,对心性论的看法是一方面掌握心性论的“主角”是众生之心;一方面知道这“主角”是缘起无我而刹那生灭的。
小结:佛教心性论的主角──众生之心,是刹那生灭的,是有为法,是依于缘起而存在的,有其功能、性质,这是世俗的一面;众生之心是缘起而无我的,心的“无我、空、非我、非我所”是胜义的一面。由于众生之心是缘起而有,不是完全没有,所以不落入“断边”;由于众生之心是无我、空、非我、非我所,没有从自方独立常存的“我”,所以不落入“常边”;如是脱离断、常两边,而处在中道,这是佛法的正见。佛教的心性论,是立足于胜义和世俗二谛,也是立足于中道,这是佛教心性论的一大特色。
三、不同的种性
轮回于三界内的众生,是处在生命长流的动态过程中,升降于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等五趣(或加上阿修罗成六趣)。这些尚在三界内轮回的众生,可以依五趣或六趣来分类,也可以依根性的不同,分成无种性和具种性二类。无种性者,内心只有世间的有漏种子,尚未具有出世的无漏种子。具种性者,已具出世的无漏种子,分成声闻种性者、独觉种性者、菩萨种性者(佛种性者)三类。在三界内,任何时候都有这四种种性的众生存在着。无种性者的数量远远多于具种性者。这些声闻种性者、独觉种性者和菩萨种性者,经由修习四念处或八圣道等,最后分别证得声闻阿罗汉、辟支佛(独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而出离了三界,所以《杂阿含经》中,释尊说:
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净众生令增光泽。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如净众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说。
从缘起无我的立场来看,众生尚处在无种性的阶段时,就是不定种性者,经由累世佛和圣弟子的教导,有些无种性者就被薰习成三种具种性者之一,具有出世的无漏种子。由于未来有无穷的时间,无种性者有被薰习成具种性者的可能性,所以无种性者是属于不定种性。这也表示“具种性者”不是无因而生的,而是经由缘起而有的。在缘起无我的立场下,无种性者有薰转成声闻种性、独觉种性或菩萨种性的可能性;声闻种性、独觉种性也有薰转成菩萨种性的可能性。若将“众生都有转成菩萨种性的可能性”或“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称作佛性,那么就会得到“众生都有佛性”的必然结论。
佛性是佛教心性论的核心所在,以上对佛性的看法标出合理的三说,这三说只是以不同的角度来看佛性,与“缘起”并不冲突。“无种性者”只有世间的有漏种子,尚未定型;已具种性之声闻种性、独觉种性、菩萨种性(佛种性),分别犹如大麦种子、小麦种子、稻米种子,几乎已定型,所以,声闻种性、独觉种性要转为菩萨种性(佛种性)是不易的,这便是“究竟三乘”的基本观点。但是若从缘起性空的观点来看,声闻种性、独觉种性仍有转为菩萨种性的可能性,这便是“究竟一乘”的观点。
四、心识的流转
无始以来,众生在缘起的法则下,处在生命长流的开放系统和动态过程中,造作非福业、福业、不动业,而在三界内轮回受苦。释尊说:
复次,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转。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是故,当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转。
此处指出,众生由于无明,造作了福行、非福行和非福不福行(指,不动行)。造作福行,使众生轮转于欲界人天、色界善趣;造作非福行,使众生轮转于欲界恶趣;造作不动行,使众生轮转于无色界天善趣,依据《法蕴足论》的解释:
复次,《瓮喻经》中,佛作是说:“无明为缘,造福、非福及不动行。”云何福行?谓有漏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夜能招可爱、可乐、可欣、可意诸异熟果,此果名福,亦名福果,以是福业异熟果故,是名福行。云何非福行?谓诸不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夜能招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诸异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业异熟果故,是名非福行。云何不动行?谓四无色定诸有漏善,是名不动行。
所以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都是属于轮回于三界的有漏业。非福行是有漏的恶业,能招来长期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的欲界恶趣果报。福行是有漏的善业,能招来长期可爱、可乐、可欣、可意的欲界善趣或色界的果报。不动行是有漏的善业,能招来投生于四无色界的果报。众生由无明,看不清缘起无我的事实,反而执着身心五蕴为我,造作出有漏的善、恶业,因而在三界内轮回着。在一般世俗道德或伦理的标准来看,行善和修定的福行、不动行就很够了,但是在佛教的标准来看,所感得的仍是三界内的果报,并未解决生死问题。
总之,无始以来,众生在缘起的流转法则下,由于存在着无明,看不清自己身心的无常、无我,不断造作出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的有漏善恶业,而一直轮回于三界内受苦。探讨心性时,若只在有漏的善恶种子上打转,就会困在性善、性恶的冲突中,因为有漏的善恶是笼罩在无明的我执下。
五、心识的净化
A、佛和圣弟子的教导
掌握心识的无常、无我后,接着来看心识的净化过程,要有“明”或四念住、八圣道才能导致解脱;要获得“明”有赖于已拥有“明”的佛和圣弟子的教导,所以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要外力的指导,释尊说:
于外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善法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诸比丘!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能令未生正见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所以,依据缘起的法则,明或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的生起,是要透过外面善知识(指佛及圣弟子)的指导,要内外力的结合,才能使明或八圣道增广,这是一种开放的系统。明或八圣道的向上不断增广,是要经过一番努力,这就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不是说众生本来就具足圆满的明或八圣道。
经由善知识的指导,使无种性者的善根逐渐成熟,成为具种性者。由于时间的无尽,凡是已具有声闻种性、独觉种性、菩萨种性(佛种性)的众生,经由佛和圣弟子的教导后,各经一“有限的”长期时间后,必出三界而不再轮回。剩下在三界内轮回的无种性者,再经由佛和圣弟子的教导,有的又成为具种性者。证得果位者,又去指引有缘的众生,如此传承下去。
B、成为具种性者
什么是解脱的种子呢?如何成为具种性者?今以声闻种性者来说明,《大毗婆沙论》说:
善根有三种:一顺福分,二顺解脱分,三顺决择分。顺福分善根者,谓种生人、生天种子。…顺解脱分善根者,谓种决定解脱种子,因此决定得般涅槃。顺决择分善根者,谓暖、顶、忍、世第一法。
此处指出,种下“顺解脱分善根”,就已具解脱的种子,一旦遇到胜缘,便有能力证得涅槃,这种种子是出世的无漏种子。无种性者就是尚未具有这种种子。《大毗婆沙论》又说:
问:此善根为闻所成?为思所成?为修所成耶?答:闻、思所成,非修所成。…问:此善根于何处起?答:于欲界起,非色、无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余趣。…问:此善根于何时种?答:佛出世时,要有佛法方能种故。有余师说:虽无佛法,若遇独觉,亦能种此善根。…问:为因何事种此善根?答:或因施、或因戒、或因闻,而不决定,所以者何?意乐异故,…问:谁决定能种此顺解脱分善根?答:若有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者,随起少分施、戒、闻善,即能决定种此善根。若无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者,虽起多分施、戒、闻善,而亦不能种此善根。
此处指出,种下解脱种子的“顺解脱分善根”是于欲界初起,而非色界和无色界,要有佛、佛法或独觉之时才能种此善根,且只于欲界善趣中的人趣生起,由此显示出佛法和人身之可贵,所以“无种性者”想要解脱轮回,就要亲近善士,再经由听闻正法,得到闻所成慧(依他力),经由如理作意,得到思所成慧(依自力),并生起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之心,再以少分的布施、净戒、闻善,就能决定种下“顺解脱分善根”。此过程中一直配昏沈自力、他力,这便是一种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过程。如果没有生起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之心,那么根本就未种下决定解脱的种子。所以要想证得声闻阿罗汉的果位,就必须先种下“顺解脱分善根”的决定解脱种子,成为声闻种性者。同理,要想成佛就必须先种下大悲心的决定种子,成为菩萨种性者。
以上所说的具种性者,都必定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证得解脱,只是所用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在净化心灵的动态过程中,“成为具种性者”是一非常重要的阶段,要想证得声闻阿罗汉、独觉或佛陀的果位,必须先明确种下声闻、独觉或佛陀的无漏种子。
有关种子新薰或本有的问题,今可用上述缘起的动态过程重新理解如下:(1)由无种性薰成到刚刚“具有出世的无漏种子”,这一过程可以视为“种子新薰”;(2)刚达到“具有出世的无漏种子”这一刻,可说当下拥有“本性住种性”,权称为“种子本有”(此人已成为具种性者);(3)具有“本性住种性”后,其后累世便不断以“习所成种性”来成熟,从此起算,可以权称为“种子本有并新薰”(此时无漏种子不断增长,本性住与习所成合在一起,难以分割)。在前述诸命题下,依据缘起的还灭过程,已具种性的众生就一步步走向心性的成熟与解脱。
C、心性的成熟、解脱
一旦成为具种性者,只要再不断培养闻慧、思慧和修慧,就能得到解脱。依照缘起的还灭法则,无明灭而明生,就不会再造轮回的有漏业(福行、非福行、不动行)了,《杂阿含经》中记载着:
佛告比丘:“于意云何?若不乐无明而生明,复缘彼无明作福行、非福行、无所有行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
非福行是黑业(恶业)。福行和无所有行(即不动行),是白业(善业)。在“无明”下所造的非福行、福行、不动行,归属有漏的黑白业或善恶业,这些业都会使众生一再地流转,得到生老病死苦。如何摆脱或超越这善恶业的束缚呢?唯有在“明”下所造的“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才能达成,《集异门足论》说:
云何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答:如世尊为持俱胝牛戒补剌拏说:“圆满当知!若能尽黑黑异熟业思、若能尽白白异熟业思、若能尽黑白黑白异熟业思,是名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此中,不黑者,谓此业,非如不善业由不可意黑说名为黑,故名不黑。不白者,谓此业,非如有漏善业由可意白说名为白,故名不白。无异熟者,谓此业,非如前三业能感异熟,故名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此业,是学思,能趣损减,所以者何?谓若学思,能趣损减,于前三业,能尽、遍尽、随得永尽,于此义中,意说名业能尽诸业。由此故说: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此处《集异门足论》先引述佛所说的“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而后解说其意义。一般众生在无明下所造的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白黑白异熟业等三业,都是系属于轮回的有漏业。只有“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是出世间的“学思”(为有学位之思心所),才能灭除有漏的善恶业,依照《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的一个解说:
一切学思,皆名能断诸业学思,以诸学思皆能对治有漏业故。…问:诸无漏慧相应俱有皆能正断前三种业,何故唯说无漏学思?答:思能发动诸法令断,是故偏说。
以明为根本的无漏慧,在“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的运作下,就能灭尽“黑黑异熟业思”、“白白异熟业思”、“黑白黑白异熟业思”等三业,使未生的有漏业不生,使已生的有漏业脱离其束缚,最后得到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所以,佛教的心性论,在心性的净化动态过程中,是以“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来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恶对立。这是佛法不共之处。若以静态的过程和封闭的系统来理解,则心性难以改变,处处与“缘起”有所冲突。
最后,将整个心性成熟、解脱的过程,用陶炼金矿的譬喻来说明,释尊说:
(a)如是净心进向比丘,粗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b)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粗垢:欲觉、恚觉、害觉,如彼生金除粗沙砾。(c)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思惟除灭,如彼生金除去尘垢细沙黑土。(d)复次,净心进向比丘,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犹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纯净。(e)复次,比丘于诸三昧,有行所持,犹如池水周匝岸持,为法所持,不得寂静、胜妙,不得息乐,尽诸有漏;如彼金师、金师弟子,陶炼生金,除诸垢秽、不轻、不软、不发光泽、屈伸断绝,不得随意成庄严具。(f)复次,比丘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得寂静、胜妙,得息乐道,一心一意,(尽诸有漏);如炼金师、炼金师弟子,陶炼生金,令其轻、软、不断、光泽,屈伸随意;复次,比丘离诸觉、观,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g)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烦恼,柔软真实不动,于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如彼金师陶炼生金,极令轻、软、光泽、不断,任作何器,随意所欲。
以上是具种性者以(a)-(g)七个阶段来成熟心性,达到解脱的整个过程。此处要掌握到缘起的要点:从金矿之金,经过硬的纯金,到柔软的纯金,整个缘起过程中的金,是刹那生灭而无常的,不要生起是常、是一的错觉。同理,这颗不断净化的心是缘起而无常、无我的,不可执为是常、是一、是我。不可将这譬喻里的金矿,认为前后之金完全相同,这种将之执为是常、是一的认知,就是一种无明。同样,将一直具有认知功能的光净心,执为是常、是一、是我,便是无明。在不断净化下,最后证得的果位,依“究竟三乘”的观点,声闻种性者、独觉种性者和菩萨种性者(佛种性者)分别证得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和无上菩提。若依“究竟一乘”的观点,声闻种性者、独觉种性者和菩萨种性者最后都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陀果位。
六、佛教心性论的特色
经由以上的引述,可以看出佛教心性论的独特之处:
(1)心性论的“主角”是众生之心(意、识),这是所有宗教所共许的,而佛教的心性论更进一步掌握一个核心的看法:这“主角”是缘起而刹那生灭的。众生之心,是有为法,是刹那生灭的,是依于缘起而存在的,有其功能、性质,这是世俗的一面,以“性觉”为重;众生之心是缘起而无我的,心的“无我、空、非我、非我所”是胜义的一面,以“性寂”为重。由于众生之心是缘起而有,所以不落入“断边”;由于众生之心是无我、空、非我、非我所,所以不落入“常边”;如是脱离断、常两边,而处在中道。众生的心是缘起而无常、无我的,绝不将这颗刹那生灭的心,执为是“常”、是“我”、是“我所”,完全否定了真常之心。这是佛教心性论的一大特色,是立足于胜义和世俗二谛,也是立足于中道。
(2)众生由无明,执着身心五蕴为我,造作出有漏的善、恶业,因而在三界内轮回着。在一般世俗心性论的标准来看,行善和修定的福行、不动行就很够了,但是在佛教心性论来看,如果所感得的仍是三界内的果报,就未解决问题。若只在有漏的善恶种子上打转,就会困在性善、性恶的冲突中,因为有漏的善恶是笼罩在无明的我执下。佛教的心性论是透过缘起的还灭法则,以“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来超越世俗有漏的善恶对立。这是它的特色之一。若以静态的过程和封闭的系统来理解,则心性难以改变,处处与“缘起”有所冲突。
(3)在净化心灵的动态过程中,“成为具种性者”是一非常重要的阶段,要想证得声闻阿罗汉的果位,就必须先种下“顺解脱分善根”的决定解脱种子,成为声闻种性者。同理,要想证得佛陀的果位,就必须先种下大悲心的决定种子,成为菩萨种性者。这种务实的因果观点,也是佛教心性论的特色之一。
(4)依据缘起的法则,要灭除无明,就要先播下无漏的种子,这是由外之“亲近善士、听闻正法”以及内之“如理作意”所达成。无漏种子的成熟,还要加上内之“法随法行”才能达成。在这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心性净化过程中,经由内外力的结合,才能使明或四念住、八圣道不断增广,这是要经过一番努力的,而不是说众生本来就具足圆满的明。这种密切结昏沈内外力的实践观点,也是佛教心性论的特色之一。
七、结语
以上引据阿含经和相关论典,来建立佛教的心性论并指出其特色,今总结本文的要点如下:
(1)无始以来,有无量众生存在着,众生依据缘起的流转与还灭因缘的不同,一类是无种性者,一类是具种性者。所有这些众生之心都具有认知的功能,这是世俗谛的性质。
(2)无始以来,众生之心是缘起而无我,故可转成不同种性。众生心的无我、空性,是胜义谛的性质。
(3)在缘起的流转法则下,众生由于无明,造作非福业、福业、不动业,如果没有佛和圣弟子的教导,将在三界内一直轮回着。众生的习性,累世未累积到达“具有出世的无漏种子”前,只是一般先天与后天二种合成的习性,此时泛称为“无种性”。此时还没有资格谈及证得声闻阿罗汉、独觉阿罗汉、佛的果位。
(4)依据缘起的观点,众生在生命长流中,处在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过程,经由先天、后天的影响,导致种性的变化。“无种性者”由亲近善士渐渐生于欲界善趣;复又长期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有的薰习出“具有出世的无漏种子”,此时称为“具种性者”,并依其明显的性向,分为“声闻种性”、“独觉种性”、“菩萨种性”;其后在缘起的还灭法则下,以法随法行,不断的净化,最后分别证得声闻阿罗汉、独觉阿罗汉、佛的果位。证得果位者,又去指引当时有缘的众生,使成“具种性者”,如此传承下去。由于无种性的众生的数目无穷,因此在三界内一直有四种根性的众生存在着,也一直有众生成佛。
(5)不与缘起观起冲突的佛性有三说:一、将“众生心的认知功能”(有别于无情之物)称作佛性,此属世俗谛;二、将“众生心的空性”称作佛性,此属胜义谛;三、将“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称作佛性。这三种都可得到“众生都有佛性”的结论。要想净化心灵,就要顺着缘起的还灭法则,在自力、他力的配合下,薰习出“出世的无漏种子”,进而生起“明”或四念住、八圣道,在“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的运作下,才能超越有漏的善恶二元的对立,达成净化心灵的究竟标的。
(6)佛教的佛性论,是立足于胜义和世俗二谛:一方面建立在心的世俗认知功能,一方面建立在心的胜义无我。也可以说,前者以“性觉”为重,后者以“性寂”为重。在符合佛法的缘起观下,结昏沈实践来净化心灵,如此构成理事圆融的佛教心性论,而异于一般世间的心性论。(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小月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