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解网

佛教怎么看待起死回生?真的有可能发生吗?

发布时间:2019-10-12 09:48:17作者:地藏经讲解网

佛教怎么看待起死回生?真的有可能发生吗?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孩满月,请了许多人来祝贺。这些客人来了之后,说了很多祝贺的话。这个说:这个小孩的面相真好,将来一定是个大官。那个说:这个小孩的眼睛很有灵气,将来一定是个大才子。诸如此类。主人听了非常高兴,请他们就座吃饭。这时,突然冒出一个冷冷的声音:这个小孩以后肯定会死掉。主人大怒,让说这句话的人赶了出去。

\

这个故事所透露出的,无非就是人性的虚荣与不堪,但侧面体现的,即是凡夫对于死亡的畏惧。这种畏惧来源于对失去的不甘,希望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渴望拥有永远不变的快乐。

然而娑婆世界,即是堪忍,对于世事都无法把握。一切苦从因缘来,一切乐从善法生。即使是死亡,佛教亦是认为不是一种结束,恰恰是凡夫在因缘流转中的一种的过程。所以,死亡对于凡夫而言,是新的一期生命的开始,是新的一番因缘的显现。

那佛教怎么看待死亡呢?首先我们先厘清几个词语。

比如,我们常说的“灵魂”这个词,只是民间惯用的说法,若是使用佛教名词,应称之为“第八阿赖耶识”。

我人凡夫的精神主体,主要由眼识、耳讥、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八种构成。前五识的作用在于了知外境,第六意识则以我执为根本来对外在的境界进行思维判断。末那识是执着自我的感觉、行为为一个真实的“我”,所以我执很重。阿赖耶识则是众生的行为、思想的总集,所以,众生的根身及宇宙,皆由其变现。

\

这里重点讲一讲阿赖耶识,我人的一切善恶因果的种子,都藏在了阿赖耶识当中,一旦遇到了合适的因缘,就会立即表现出来譬如行恶者,死亡时会在心中显现曾经造作的各种恶的行为,从而进入恶的境界,投胎于恶道当中。换句话说,凡夫的生死轮回,都掌握在自己的业缘当中。

既然一切依靠业行而生缘,那么凡夫的生死流转就不在于外在的天人或是鬼神,而是内在发心的善恶缘起。

前日,曾于某新闻门户看到一则消息,称一个印度的少年伤势极重,后来由于无钱救治,死于路途之中,不料过了几日,竟然复活了。

这在佛教当中倒是讲得通的。

一般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来是福德无穷,善法相继;二来是因为执取身体,此生因缘未尽。

《百喻经》当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天人显现衰相,即将堕入恶道,于是他去向佛陀求助。然而当他到达佛陀处的时候,他作为天人的命数已尽,神识竟然进入猪胎,幸好他那作为天人时候的身体,在被迫弃舍时恰好向佛陀的方向是跪拜姿势,以此福德力,那头猪刚一出生便刹那死亡,神识也重归了天人的身体。

这个故事很有代表性,既是这个天人的福德不灭的功德力,亦是他执取自我身体的定力。至少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的死亡并不是根本的结束,自身会根据业力的推动而出生于不同的轮回道中,而由于巨大的个人对自己的执着,重回原有的身体,也就并非不可能了。

对于佛教而言,生死中发生任何的不可思议,都是可以解释的,但是所有的原因都来自于自己的过去的造作,而非外在境界的加持。

也正是因为佛教极为注重自身善恶的因果显现,所以佛教并不主张轻视此生的肉身。我们在思维佛法的种种功德的时候,更多的是应该去思考如何放下自我的执着。毕竟,即使是能够凭借自己的执着重回肉身,也终有因缘散尽、再入轮回的一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原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