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因为人生观念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往往大相径庭。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因此,选择佛教作为信仰,只是老年人的事,年轻时是不适合的,除非在事业或情感上遭受了重大打击。由于这种误解,使得许多人自决于佛法智慧与真理的大门之外。再从佛教界自身来说,许多佛教徒因为对经教缺乏研习,未能树立佛法的正见,面对社会的误解,自然也无法分辨。
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修行和日常生活?消极或是积极?禁欲或是纵欲?自利或是利他?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对此有诸多争议,即便是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基与此,本次讲座将重点为大家分析;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人们总是习惯将佛教徒与消极厌世联系在一起,那么,学佛者究竟是不是消极的?如果是积极的,那佛教徒的积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首先要探讨一下: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
一、积极乎?消极乎?
一、消极、积极的产生和表现
消极和积极是我们对某件事表现出的态度。当我们对其发生兴趣或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就乐于主动参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会有意识地回避、抵抗,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尽管孩子的天性都是贪玩的,但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却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孩子觉得读书无用,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对学习难以产生兴趣,因此以消极的态度应付了事。而那些从小好学的孩子,因为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自己就会努力对待。
我们在工作和处世中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同样的事情,落实到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各不相同。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采取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为了恢复;周礼,为了推行;仁、义、礼、智、信的政治主张,几乎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在他游历期间,遇到很多挫折,包括隐士们的冷嘲热讽,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立场,仍;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实施治国平天下的志愿。在理想无法实现时,亦不轻言放弃,转而在学生中推行自己的主张,提出;学而优则仕的读书观念,由读书进而仕途,进而治国平天下。
与孔子的积极入世相反,历史上还有许多消极避世的隐士,他们无法接受现实社会的污浊,转而寄情于山水之间,过着淡泊无为的生活。《庄子》记载:尧有意将天下让与许由,许由闻听,不仅没有感到欣喜,反而跑到河边将耳朵反复清洗,觉得尧的话玷污了他。
这样的机遇对孔子而言,或许是梦寐以求的,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来大展鸿图。但人各有志,许由所向往的是逍遥自在的人生,世间功名于他不但毫无意义,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了观念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之外,消极与积极的产生,往往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人从小失去家庭温暖,长大后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挫折,使他们看不到人生的意义,看不到生存的希望。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在他们眼里,世上的一切都暗淡无光,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勇气。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免趋向消极。
而在顺境中成长的人,很少经历挫折,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有意义,他们所表现出的努力进取,就来自于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不同人生态度重要的因素之一,古人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说,正是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若身逢乱世不妨遗世独立,心游江海;若天下安乐才可出来辅助明君,安邦定国。
由此可见,消极与积极既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也和客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消极与积极是相对的
消极与积极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参照的角度不同,标准也会随之改变。
伯夷和叔齐是历史上两位深受推崇的隐士。当时,周文王想请他们出山讨论伐纣王,可在他们眼中,这却是大逆不道的犯上作乱之举。他们为了遵循儒家的道德观念,拒不出山,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从入世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消极的。但换个角度来看,他们为了忠孝仁义而独善其身,其行为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再如出家人的修行生活,以世俗的标准衡量,无疑是消极的。但以他们追求的人生目标而言,出家不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命,更是为了住持正法、荷担如来家业的崇高使命。他们为寻求真理而放弃世间享乐,其选择无疑是积极而自觉的。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当我们看待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角度,只有从多方面地观察、思考,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反之则会有失偏颇。
通常,在我们的人生中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人生始终都处于选择之中,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
无论我们选择学校、工作还是家庭,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高校有几百所,而我们能选择的不过是其中一所,就是在这一所中,能选择的也不过是其中一个专业。生有涯而学无涯,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想要。类似的选择,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时时都要面对。而取舍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作出抉择后,对我们所选择的,要积极努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上面,而对其它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的事情,则消极对待。古人有玩物丧志之说,玩物何以会丧志呢?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本应消极对待、浅尝即止的事情投入了过多的精力,以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三、佛教徒是消极的吗?
为什么社会上很多人会认为佛教徒是消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由出家制度引起的误解。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是以孝为本,而孝的核心内容就是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出家人必须独身,当然谈不上生儿育女;再则,世人多半以地位名利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认为人生在世或是要荣华富贵,或是要干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方能光宗耀祖,而出家人与世无争,视世间功名如过眼云烟。现代社会是鼓励消费的年代,而佛教徒生活俭朴。尤其是出家人,长年累月住在古老的寺庙里,饮食清淡,衣着简单。很多人对这种少欲知足的生活不理解,觉得佛教徒缺乏常人的生活热情,跟不上社会潮流,与当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因此在人们眼中,出家人的选择无疑是对人生缺乏积极的追求。
同时,确实有些人是在无奈之下出家为僧。或是带着个人恩怨逃避现实,或是在遭遇挫折后对生活失去信心,万念俱灰之下遁入空门,这也是造成社会对出家人产生误解的重要因素。其实这类人在僧团中仅仅少数而已,而且,若是出家的发心不正,即使披上袈裟,在佛门中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再就是从为人处世方面引起的误解。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人为了跟上时代,一生忧患劳顿,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世人最大的无明。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正因为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所以佛教徒的处世原则是随遇而安,这也是被世人视为消极的因素之一。
四、正确理解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如何才能正确认识佛教徒的人生态度?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方式来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
1、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每位佛菩萨的成就都来自于他们的发心和愿力,正如四宏誓愿所说的那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所有学佛者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常人的目标往往只是局限于个人或家庭,非常狭隘;而佛教徒的人生理想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学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寻求解脱。
历史上有多少高僧大德为了弘扬佛法不辞劳苦、舍生忘死,正是他们不屈的努力,才使得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因为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
我们所熟悉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将佛法传播到日本,在交通条件极其简陋的时代,六次东渡,其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随行的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了生命,他本人也因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双目失明,但依旧锲而不舍,终于在六十六岁的高龄踏上了遥远的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百折不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捐躯的的赤诚之心,正是普渡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积极的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
如果说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那一切善法的修行就是成佛的助缘,愿力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去完成。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佛法甚深微妙,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从中探索出人生的真谛。
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不惜舍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当年,玄奘大师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感于汉地流传的佛法义理派别众多,译文尚欠完备,毅然背井离乡,踏上了西行求法的征途。在那样的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在漫长的旅程中,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佛法的发源地,又在印度学习了十七年之久。大师的博闻强记和锐利思辩使印度各宗僧众都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大师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度人,为了将佛法的智慧传遍东土。因此,在求得正法之后,再一次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佛经翻译事业。大师的一生都积极致力于经教的研究,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佛教救世之真精神。
3、佛教徒要积极止恶,积极行善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里,这两种力量也同样存在。在传统儒教中,对人性的善恶始终存有争议,既有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又有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之见,究竟孰是孰非?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在我们的生命中,这两种力量是共同存在的。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和善法相应,使我们的慈悲念念增长。
《华严经》中有一著名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当年,白居易在向鸟巢大师问法时,大师正是以此偈作答,可见其重要意义。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
声闻乘强调持戒,即;诸恶莫作,事实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种行善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能不杀生,我们就不必担心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偷盗,我们就可以夜不闭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邪淫,就少了许多家庭纠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上当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而菩萨乘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来利益众生,还要积极行善。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4、佛教徒要积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要像佛菩萨那样去济世度人,首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须从克服自身的烦恼做起。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而客观条件只是造成烦恼的外缘。面对逆境是否生起烦恼,与我们的观念和修养有关。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他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发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圆满了断德、智德、悲德的觉悟者。所谓断德,就是断除人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杂染。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
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菩萨的心量是常人难以度量的,菩萨在行布施时,不仅要施舍财物,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众生的利益,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说,真正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综上所述,作为佛弟子,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二、悲观乎?乐观乎
生活中充满着悲欢离合,并由此引发我们的喜怒哀乐。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会因事事如意而情绪高涨;当我们处于逆境时,又往往因困难重重而情绪低落,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境的转变而起起落落,时而悲观,时而乐观。
一、悲观、乐观究竟是什么?
悲观和乐观是我们对待现实生活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悲观的人往往只看到其中灰暗的一面,随时担心失败,因此宁愿不去尝试任何新生事物,尤其遇到困难时,悲观会使人沉溺在挫折中无法自拔;而乐观的人,则会努力寻找其中所蕴含的光明面,从而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
曾经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做悲观,一个叫做乐观。他们的父亲希望能够改变一下这样的状况,所以,给悲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玩具,又给乐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马粪。第二天,他去检查他的试验结果时发现,悲观的孩子依旧愁容满面,所有的玩具连碰都不曾碰过,因为他害怕把它们弄坏了。而乐观的孩子呢,则在马粪堆里玩得不亦乐乎:;父亲,您一定在里面藏了什么宝贝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人生从一张白纸开始,其后发生的每一桩事渐渐在白纸上绘满了轮廓:我们的经历,我们的遭遇悲观者总是在生活中寻找缺陷和漏洞,所看到的是满目的黯淡;而乐观者则会从中发现潜在的希望,发现亮丽的色彩。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莎翁戏剧,既有情节欢快的喜剧,又有结局凄惨的悲剧。悲剧与喜剧的诞生,既是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又在客观上反映了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认识。
二、悲观、乐观的产生和表现
人生有悲有喜,但文学作品对现实的反映还停留在生活表层,没有深入挖掘苦乐产生的实质。
悲观、乐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和性格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乐观主义者,或者由于天性比较开朗,对什么事情都想得开,看得淡,重视过程多于结果;或者由于对人生无知,没有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或者由于出生优越,一生不知愁苦,对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或者认为科学至上,对人生抱着必胜的信念但这几种情况下产生的乐观,基本都属于盲目的乐观。
而悲观主义者,或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被怀疑束缚了自身的发展;或是因为性格的缺陷,对社会及世界采取对立的姿态;或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逆境中,理想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念。
但悲观和乐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芸芸众生中,绝对的悲观者或是绝对的乐观者都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阅历的丰富,在悲观和乐观之间不停地摇摆。
虽说乐观的人相对要豁达一些,对社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若将人生比作河流,这河流中处处隐藏激流和暗礁,谁也无法预料明天等待着他的是什么,突如其来的重大挫折和打击往往会使人变得意志消沉,转而成为悲观主义者。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世界充满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疾病和战争,一些哲学家对人生进行深层透视之后,看不到人生的价值,找不到人生的前景。他们认为人生是虚幻而没有意义的,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叔本华说:;对于人生来说,所谓的幸福,是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而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的压抑则是痛苦的。所以,人生的幸福是暂时的,痛苦是经常的。因为人的追求没有最后的目标,人的欲望永远无止境。
对欲望的无止境的追求,决定了人生的痛苦。一旦追求实现了又会如何?是否会带来永远的快乐?遗憾的是,人类从来都是向往得不到的东西,一个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新的欲望紧接着又会产生。社会在发展,人的欲望也随之不断提高。如果没有追求又如何呢?就容易对人生产生厌倦,所以人总是在追求和厌倦间痛苦地徘徊着。
人活着,暂时的价值当然是有的,尽管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成就不同,但在为自身谋取生存的同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对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但这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所在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以死亡来衡量,人类的一切奋斗和努力都是徒劳。历史上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旦死后,丰功伟业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即使权倾一时,即使富可敌国,即使名满天下,这一切在死亡面前又显得何等苍白?
从个体生命来说,要面对死亡;从国家民族来看,也会经历盛极而衰乃至消亡的过程;即使我们居住的地球,寿命同样是有限的。面对着终将消失的世界,我们努力的意义何在? 因此,庄子早在两千年前就发出了;人之生也,与忧俱来的哀叹。因为世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依旧摆脱不了对悲观主义的感慨和思索。
相对悲观主义论调而言,唯物主义者基于入世的原则,基于生而为人的自信,提出了较为乐观的论点。康有为即针对庄子的论点批驳说:;吾则以为,人之生也,与乐俱来。生而为人,诸天之物威备于我,天下之乐孰大于是!西方的哲学萨特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人实在就是这样一种东西,通过它,价值得以出现于世。尽管乐观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的作用,但它的片面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乐观主义的进步观有两大支柱,一是进化论,二是经济决定论。进化论将弱肉强食作为自然界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演变而来的社会进化论,则将先进文明的对落后文明的征服作为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乐观主义者所幻想的进步是着眼于科技的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普及,人类的物质生活固然得到了提高,但并没有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内心困惑,甚至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二十世纪的思想家大多数抛弃了经济决定论的信仰,可见,我们现有的乐观主义,依旧是轻率而不究竟的。
三、佛教是悲观的吗?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世人的生活方式来衡量,佛教徒与世无争,不去追逐世间的功名利禄。尤其是出家人,过着简朴、淡泊、少欲知足的生活。
其次,佛教说人生是苦,这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悲观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苦就意味着失败和挫折。因此,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试图摆脱人生面临痛苦,将希望寄托于对财富和事业的追逐。其实佛教所认识的苦,是佛陀对人生实质的透视。佛陀昔为太子时,外出郊游,见农夫在烈日下埋头苦干,大汗淋漓;耕牛颈上勒着粗绳,稍一迟缓立遭鞭打,以致皮破血流;犁铧翻出的小虫,又被飞鸟争相啄食,生存的残酷使一切生命都陷于普遍的苦难之中。而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生老病死之苦更是难以幸免的。
除了观人生是苦,佛陀还要我们时时;念死无常,这在人们的眼中,也是悲观消极的表现。我们平时总是忙忙碌碌,不敢让自己闲下来面对我们的内心。人在年轻时可以寻找很多乐趣来弥补内心的空虚,但现实终究要去面对的,人生的终点是什么?不是我们毕生追求的名利和享乐,而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死亡结局。请问明天远还是死亡远?生命是脆弱的,我们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活到明天,但在我们颠倒的观念中,我们总是拒绝将死亡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不愿接受对死亡的正确认识。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对佛法产生错误的理解。很多人学佛后执著于空,把世界看得很虚无,对人生的种种努力都觉得毫无意义,从而产生悲观情绪。这也是世人对佛教形成误解的原因之一。
四、中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佛教徒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认识世界?准确地说,佛教徒并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中观,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说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因为学佛修行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大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佛法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佛教不仅是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因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正是积极精进的体现,基于此,他在《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中标举佛教;乃兼善而非独善,;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厌世。
为什么我们又说佛教徒也不是乐观的呢?因为生命的前景虽是光明的,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
首先,人生的实质是苦。这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迁流不息、变化无常的苦集之地。世人由于无明,所认为的幸福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不曾触及到幸福背后所隐藏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正是束缚的开始;我们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正是牵挂的开始;我们以事业有成为幸福,不知道这正是争斗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常。生命是脆弱的,众生在生老病死中沉浮挣扎,随时都会被淹没。而我们对自己的命运又没有把握,生时尚且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第三,我们要看到轮回的现实,只要生命中还有痛苦和烦恼,将永远在六道中生生不已地流转。即使来生能够继续做人,能否生在有善知识的地方,能否听闻到佛法,都是未知数,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污浊和罪恶,在这五浊恶世,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苍痍,无量有情都在生死苦海中挣扎。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我们也实在无法乐观。
什么是学佛者应有的中观的人生态度呢?
佛教徒要在智慧的观照下如实观察,如理思维,正确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光明面和阴暗面。既看到人生存在的痛苦,又对通过修行所能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了解人生的真相是为了离苦得乐。佛陀帮助我们正视人生的痛苦,并不是要我们回避痛苦或被动地接受痛苦,而是要进一步找到痛苦的根源,从根本上断除痛苦。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无助地沉溺在痛苦之中,才能积极坦然地面对人生,运用佛法的智慧去改造生命,改善社会。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生畏。其实,这也是错误的理解,佛教并不提倡一味的禁欲。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