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世纪佛教由印度、汉地传入西藏,1300多年来藏族人民凭着他们的勤劳智慧与卓越的艺术天分,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辉煌的西藏佛教艺术,藏传金铜佛像作为雕塑艺术的一个主要门类,成就骄人,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之林中绽放着奇异光彩。
布达拉宫金碧辉煌的红宫内有一座小殿堂——利玛拉康,即响铜佛殿,这是一处进深不宽的狭长殿堂,面积不大,没有高大的佛像、灵塔,亦没有华丽的装饰,不大为人注意,游人们往往匆匆而过,实际上这里是收藏珍贵佛像的宝库,布达拉宫金铜佛像精华汇聚之地。
公元7世纪佛教由印度、汉地传入西藏,1300多年来藏族人民凭着他们的勤劳智慧与卓越的艺术天分,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辉煌的西藏佛教艺术,藏传金铜佛像作为雕塑艺术的一个主要门类,成就骄人,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之林中绽放着奇异光彩。藏传金铜佛像雕塑工艺有两种:铸造与打制,大部是金属浇铸的圆雕佛像,使用材料多为各种铜合金,一般分为红铜、黄铜、青铜,实际上所用铜的种类很多。藏语称为“利玛”,《藏汉大词典》解释其意“指各类响铜制品,又特指东印度铜佛像”。西藏众多大寺院都有利玛拉康,收藏寺内的贵重佛像。
嘉措顿珠在《布达拉宫志》一文中介绍宫中的利玛拉康“此殿供奉的佛像,皆为响铜铸造,故命名为利玛拉康(意为响铜佛殿),其中有合金铜铸释迦牟尼像一尊,东印度响铜铸释迦牟尼像一尊,藏王松赞干布时代铜铸无量光佛一尊,另外有东印度、中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等地响铜铸和合金铜铸佛像约八百尊。藏族对古响铜铸造的佛像,视为比纯金造佛像更为贵重。”(《西藏研究》1991年3期)。据《五世达赖喇嘛传》记载,五世达赖喇嘛曾为《布达拉宫响铜佛殿志》撰写书首礼赞。表明当年五世达赖喇嘛对响铜佛殿是十分重视的。
早在16世纪,西藏噶举派僧人白玛噶波(1527-1592)就著有关于各种利玛以及印度、尼泊尔、西藏、汉地、蒙古各地佛像特点的著作,就材质与风格对藏传铜佛作了分类,有花利玛、白利玛、黄利玛、红利玛、紫利玛、桑塘玛等各种利玛佛像。其产地可分印度、蒙古、尼泊尔、汉地、西藏利玛佛像。布达拉宫响铜佛殿专门收藏各类利玛佛像,集中了西藏金铜佛像的精华。
布达拉宫响铜殿佛像精彩纷呈,如山荫道上应接不暇,愿这些美好的佛像,带给我们安宁与幸福。
因工作关系,笔者曾有幸两次进入布达拉宫响铜佛殿欣赏其中珍藏的金铜佛像,布达拉宫的管理人员介绍有三千多尊,数量众多,精品荟萃,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佛像基本为一米以下的中小型,小佛像易于保藏,得以长久流传
。其内有大量古代佛像珍品,具有题材丰富,历史悠久,地域广泛,艺术风格多样的鲜明特点,既有汉地所造佛像,也有印度、尼泊尔古佛像,最多的当然还是西藏各个时期的佛像精品,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精美绝伦的工艺技巧令人叹为观止。传世的藏传铜像数量极大,不仅在西藏,内地也有大量收藏,国外也有不少公私收藏,论数量质量难有出其右者,恐怕只有北京故宫的皇家收藏堪与其比美。张超音先生拍摄了响铜佛殿的佛像,图片精彩,下面仅就张先生图片举几例略作说明。图1 松赞干布坐像,高38厘米。此像身着翻领大袍,雕刻团龙花纹,全跏跌坐在圆垫上,禅定姿态,面容英俊年轻,器宇轩昂。缠头高冠中露出阿弥陀佛小像,阿弥陀佛作顶髻是观音菩萨的标志,也是松赞干布形象特征,俗称双头王。表明他是观音的化身,藏族艺术家以佛教菩萨形象塑造松赞干布敬奉如神,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憧憬,造像年代如与布达拉宫法王洞松赞干布塑像相比是较晚期的作品。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地理环境独特,但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高原,华夏文化,印度文化,中亚文化都在这里交光互影。藏传佛教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泛,藏传金铜佛像艺术形式的变化折射出多种艺术来源的相互影响,因此多种地域风格是它的突出特点。藏族艺术家们善于吸收汉地、印度、尼泊尔、中亚各地的艺术营养,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伴随着佛教艺术的交流,许多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古佛像,在西藏保存下来,布达拉宫响铜殿中藏有不少这类珍品。
图2 自在观音菩萨,红铜鎏金,高32厘米,尼泊尔10世纪作品。观音左腿盘坐,右腿曲起,姿态闲适自如。头戴宝冠,顶立阿弥陀佛,袒胸斜披长帛,装饰简约,下着贴体长裙,没有凸起的衣褶,用刻线表现衣褶与花纹。形象庄严祥和,气韵沉雄,生动表现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本性。
尼泊尔与西藏地域相连自古以来经济文化艺术关系紧密,吐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携佛像经典和尼泊尔工匠到西藏,修建大昭寺传播佛教。尼泊尔工匠长期在西藏工作,西藏佛教艺术与尼泊尔艺术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13世纪后印度佛教灭寂,印度佛教艺术对西藏影响甚微,使尼泊尔艺术影响更为深广,不仅在西藏,而且扩大到中原内地。元代尼泊尔匠师阿尼哥随八思巴国师来到大都,长期主持宫廷绘塑之作,以其卓越技艺受到朝廷重用,凡两京寺观之像多出其手,把尼泊尔、西藏的金工技艺及佛像传播内地,留下一段中尼友好的千古佳话。
图3 绿救度佛母像,高32.5厘米,西藏14世纪作品,绿度母戴独叶珠宝冠,神态庄严和悦,耳佩大耳铛,束发冠戴在耳两侧翻卷,袒露上身,佩带项链、臂钏。丰乳细腰,肌肤圆润,左手握莲花茎,右手施与愿印,两肩旁雕盛开的莲花,花茎弯曲粗壮,左腿盘曲,右腿伸出踏小莲花,身躯略侧扭,体态优美典雅。白度母、绿度母,亦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是藏传佛教中形象最秀丽的女神,深受敬奉,是藏传佛教中的重要题材,所以传世的白度母、绿度母铜像数量众多。西藏民间传说松赞干布的两位王妃尼泊尔赤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是两位度母的化身,得到藏族人民永久的爱戴与怀念。在布达拉宫、大昭寺以及众多的寺院殿堂中都可看到她们的塑像。藏传佛教诸神中女神众多,藏族艺术家们把对人体的审美标准运用在佛母的塑像上,大胆表现女性的人体之美。
图4 不动金刚,高26厘米,是不动佛的愤怒化身,右臂高举利剑,左臂弯曲手握金刚索头,金刚索在臂上缠绕成圆环形,身体下蹲,左腿曲跪,立即跃起战斗的姿势,身躯壮硕充满活力,横眉怒目,威风凛凛,成功的刻画出护法神内在的强烈动感,无坚不摧的威力。是西藏15世纪的优秀作品。
15世纪是西藏佛教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期,雕塑绘画创作繁荣,与内地艺术交流密切,经历了早期的简单模仿印度尼泊尔佛像艺术阶段后,藏族艺术家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佛教绘画、雕塑作品。如最有代表性的是江孜白居寺,始建于1418年至今保存大量精美的壁画与塑像,是15世纪西藏艺术发展到完美成熟期的代表作。15世纪后西藏佛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吸收了汉地佛教艺术的表现手法,汉藏艺术双向交流,成为西藏佛教艺术发展的主流。
图5 积光佛母,高29厘米,三头八臂。全跏跌坐于莲台上,有一头大猪驮载,造型奇特。积光佛母也称摩利支天,本是印度教中猪首人身的光明女神,摩利支即“威光”、“阳焰”之意,也译称“作明佛母”她后为藏密所吸纳,变为三面八臂的独特造型。此像三面中的一面多为猪脸,表明女神的原始身份,佛母面容端庄丰满,具有汉地佛像特征。八臂各持金刚杵、弓、无忧树枝、金刚索、线等法器。佛母上身赤裸,胸前装饰华丽的项链璎珞,写实的衣褶起伏自然,精雕细刻镀金亮丽,是汉藏佛像艺术的完美结合。此像1992年曾在故宫博物院展出,莲座后刻有“大明永乐年施”题记,是明代永乐时期宫廷作品。响铜殿内收藏了多尊永乐宣德年宫廷制作的藏传佛像极为精美。
布达拉宫响铜殿佛像精彩纷呈,如山荫道上应接不暇,愿这些美好的佛像,带给我们安宁与幸福。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