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心经》很短,只有两百多字。这部经典所讲述的佛理虽然比较深奥,但读起来很容易理解,相信大家对这部经典很熟悉。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金刚经》的经文长度适中,大概五千字左右,佛理简要精深,因此它成为了汉传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
《金刚经》是全知者释迦牟尼佛对大修行人须菩提尊者讲的,其内容深奥,且较为抽象。所以,这部经典虽然读起来十分容易,但想要做到准确理解,就需精进研习,最好能有一定的实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金刚经》并不是理解佛义的首要选择,但是即使是在不理解其义理的情况下专门持诵,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诵读佛经,一时不理解是正常的,但读后千万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思维对佛经做出错误的理解,更不能谤经。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的《楞严经》,主要是佛对弟子中国“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讲的。“多闻”,就是见多识广。阿难在佛的众弟子中,是修行最差的,甚至和一般人一样,他也很难抗拒女色的诱惑。
阿难的情况,和当代见多识广、修为却很少的人们十分相近,因此,《楞严经》非常适合当代人诵读
。《楞严经》虽然很长,但是经文中有佛陀详细的开示,佛陀把佛理讲述得相当透彻,清晰明了。同时,这部经典的文字精妙高明、令人惊叹,即使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它是古代文学的精品之作。
4、《妙法莲华经》
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亦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妙法莲华经》的篇幅同样较长,共计28品,但其内容也是简单易懂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经中的佛理极其深奥,读者如果对此经没有绝对的信心,便有不信甚至谤经的可能,以致于遭受恶报,因此,如果对信任经中的内容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如不读。
传说佛在讲解此经之前,座下就有5000弟子和居士主动离席,这是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尚未足够,业障有所阻,不愿意听。如果您自信善根福德已经足够,并对佛有绝对的信心,那当然应该尽快阅读此经。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
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成佛后讲的第一部经。
释迦牟尼佛刚成佛时,犹如太阳初升,光芒照亮高山,他所讲的《华严经》,根器不大的人根本听不见。后来,佛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如太阳将要落山,依旧只映照着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则如中天之日,照耀着所有人。
《华严经》篇幅极长,甚于《妙法莲华经》和《楞严经》,因此,阅读此经的人,也可以选择性地看其中有名的几品,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
6~8、《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这三部经,都是讲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欲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该将这三部经典作为首选。
有一种说法是读“净土五经”就足够了,其他经典读不读都没有关系。这种说法强调的是修行的专一。所谓的“净土五经”,实际上就是这三部经典和《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以及《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的集合。
9、《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是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的大乘佛教往往忽略此经。但即使如此,这部经典还是被结集编入了大乘三藏经典中。
这部经主要讲述禅定等实修,涉及的细节比前文所述的几部经典多出不少,想要进行佛学实修的读者,可以阅读此经。
10、《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
前面所讲的经文,大多是讲修行、开智慧、教人成佛的,而如果你想要消灾、避祸、求福,则首选的经文应当是《地藏经》。
当代人业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难以向上追求,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向下堕落。读《地藏经》就是消除罪障、积累功德的最佳方法,也是上求佛道的一条正路。
以上来自转载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
根据起信、发心、皈依、守戒、自利利他,般若为先导,禅定为根本的修学次第,在汪洋无际的教海中我们选了十种经典,以适应在家教徒读诵受持的需要。这十种经典,除了《随念三宝经》、《吉祥经》是当代人翻译的以外,其余八种都是古德翻译和著述的。
《随念三宝经》是著名译经大师法尊法师1962年4月22日从藏文大藏经中译出。译者在《序言》中说:“凡是佛陀的弟子,当随时忆念三宝功德,培养自己对三宝的虔诚信敬心。”
由忆念三宝功德“生善法欲、起精进行故,行者也能如实学习佛陀断除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是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忆念三宝功德是佛弟子纯洁信仰、修学佛法的基本法门。”
序言中还说到此经在藏传佛教中是僧众每天进食前必诵的经典。可见此经重要性的一斑。我们把这部经列在十经之首,其用意即在提醒佛弟子随时忆念三宝的功德,策励自己不断地增强信心,为上求下化而精进修学。
《八大人觉经》是我国翻译最早的经典之一,全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内容极为重要。经文所列的菩萨八种觉悟,概括了一个佛教徒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整个修学过程的要义。这部经不但内容精辟、重要,而且译文典雅通畅,更便于读诵受持。
《吉祥经》是著名佛教学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李荣熙居士从南传大藏经中译出。译者在附言中写道:巴利文《吉祥经》“系南传佛教各国及我国云南傣族地区佛教僧俗信徒日常念诵经文之一。”
经文列举的十一种吉祥,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我们依之而行,便无往不胜,无处不安,无时不顺。
《善生经》是一部宣示学佛以提升人伦道德、实践人乘善法为根本的经典。佛法约可分五乘:一、人乘法,二、天乘法,三、声闻乘法,四、缘觉乘法,五、菩萨乘法。人乘法以五戒十善为根本,能修中品十善即得人身,依此善行以保持人格,并使来世不失人身。
佛陀应化在人间,所以佛陀说法教化的对象是以人类为根本,佛初成道时即先为提谓长者等说五戒十善等人乘善法。人乘善法上可通于天乘,进而可为声闻、缘觉、菩萨等出世善法的基础。
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必须把尽职尽责地做人作为修行的起点。假使一个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不能对家庭、社会尽到自己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在家信徒。
《优婆塞戒经》,共有7卷28品,是本书所集十经中文字最多的一部。从本经的名称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以弘扬优婆塞戒为中心的经典。
梵语优婆塞,译为清信男,相对还有优婆夷,译为清信女,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在家学佛修行的男居士和女居士。佛教的经典从其性质来分,有经、律、论三藏,本经属于律藏。
前面提到的佛教五乘教法,又可约为三大类:一、五乘共法,二、三乘共法,三、大乘不共法。在五乘共法中,人天乘善法为出世三乘共法的。
本经弘扬以优婆塞戒为基础的人天善法,所以它在三类法中属五乘共法;但它又鼓励在家学佛者要发菩提心,修学六度,广度众生,故本经又属于大乘不共法。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贤菩萨行愿品》、《金刚经》、《心经》,是在家教徒应当经常诵读的四种经典。前二种经以广修福德资粮、成就慈悲观为中心,后二种经以断惑证真、成就般若观为中心。
我们能够经常诵习这些经典,日久功深,自然悲心增长,善根纯熟,智慧开朗,烦恼淡化,广修善行,得大轻安。这四种经典均属大乘不共法。
《六祖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示、门人法海结集整理的一部禅门圣经。六祖大师把艰深的法义及其自身的深入体悟,用极浅白的语言,宣示大众,令各开悟。
此经特别强调:若俗修行,在家亦得。六祖修行悟道、说法度生、立教开宗的功德,极为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佛法的原则、佛法的精神,只有同学佛者的生命完整地结合起来,佛法才真正有生命力,佛法的慧命才有延续的希望。
《在家教徒必读经典》,虽选自不同时期、不同语系、不同层次的佛家典籍,但它有完整的系统要求和思想架构。它将在家教徒从初发心,忆念三宝,以戒为师,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到广修福慧二种资粮,不迷生死,不住涅槃,任运教化众生,大作梦中佛事,比较系统地提示了佛教的修学次第。
以上部分选自净慧长老开示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