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其应之大小优劣,在其诚之至与未至而已。纵令心不谛信,致诚未极。但能一念投诚,亦必皆蒙利益。但随己一念之诚,而分优劣,
不能如竭诚尽敬者蒙益之殊胜超绝耳。如昏水中,亦有月影,但晦而不显。盲人虽不能亲见月光,又何尝不蒙其照烛也。
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
恒传法师:读了几天的《普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
妙望法师:出家在家修行之
妙法莲华经乃是万经之王于
妙江法师当选山西省佛教协
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座右铭
佛寺联语(选录)下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