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篇
作个自在的修行人
一、修行的定义
什么叫做修行?行就是行为,原是离不开生活的。修,则是修理、修护,也就是把本来不好的修好。所以修行是把生活中,本不合佛法的行为改善来;绝不是无中生有,在生活之外另求神秘的体验。尤其在禅方面,修行更是不离生活,如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免角。」我们若能在观念上先把修行确定为「把不好的改为好的」,才能使修行在生活上落实,而不至陷于狂诞虚妄。
二、和谐的境界
其次修行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和谐」:如自己与自己的和谐,自己和外界的和谐。现代西方的思想偏重个人主义,生活的目标旨在创新、突破、求变,而常不考虑到:突破对个人、对世界有何意义?所以西方的思想就局部来看是不错的,但就整体的和谐而言,则不如东方。因为每一点的创新发明,正可能造成和其他点的不和谐与冲突。
总括来说,修行是求和谐,而不是求突破;是修正本有的,而不是拋弃原有去另追求新的境界。例如书读不好,而立志把书读好,这是修行。如以人际关系不理想,和人处不来,就想跑到深山躲起来,这是逃避,而非修行。把书读好,把人做好,这才是修行者的态度。
既修行的目标是在求和谐,那怎样才能和谐呢?当二人意见不合时,是甲听乙的,还是乙听甲的,才能和谐?我觉得世间一切人所作所为,在外表上似有很多差异:如求名利,或求知识学问等。然他们于内在中,所冥冥祈求的,却皆不外乎和谐、自在与圆满而已。既人人都在追求和谐,那为何人却又离不开烦恼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求和谐的方法不对。以世间人总是向外去追求和谐,如二人意见不和,而甲的势力大,则乙即使勉强听甲的,还是口服心不服,故表面似一时妥协了,但内在里仍是冲突、矛盾。
而佛法乃讲求内觉,向内消融,也就是当我们能不执己情、己见时,就不会和人有冲突、矛盾。既连「我」都不存在了,那会有「我听你的?还是你听我的?」的问题。所以佛法的和谐是从内舍情、见而产生的境界。有智慧的人透过深刻的观察,而肯定情、见皆是烦恼冲突的根源,所以一次又一次地从厌离而调伏,故慢慢的就能舍去情见,而达于和谐的境界。所以修行进一步的定义,就是舍情见的过程,故其方式并非一成不变,但重点乃在能于起心动念间,去观照、纠正行为的偏差。
三、心境的关系
下面再说到在修行中,心与境的关系可分四个层次:
1.藉境炼心:修行虽有其目标,但此目标并非人一生下来就能通达的,其必从经文、教义中去肯定。其次要维持此目标于不变,又必须在良好的环境中持续修行。这也就是为什么修行虽不离生活,但在未能掌握此境界之前,以出家来藉境炼心,仍是最上的方便。
2.随境调心:在此层次中是不计形式、地方,随时、随地发现心有所偏,即能起觉照而将偏离之心纠正回来。
3.无境亦无心:境界的存在是来自我们的分别心,而分别心不外乎情和见。此无心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以「自我中心」的情见。既舍情见,所以一切的境界,在感受上都是平等而无差别的。
4.境是妙境、心是妙心:菩萨度众生似有分别心,概因众生根器不同,故随之而有不同的方便法门;作空中佛事、建水月道场。境皆妙境、心为妙心。
以上第一个层次,是确定修行的知见为:舍妄情妄见,然而我们即使已知道,却不等于已做到,人因为习气的关系,即使知道还是不免常常犯错。所以第二个层次,就是要能「伏」习气———觉照自己为习气所转时,能调伏妄心使回向清净境界。到第三个层次才是「断」,连根铲除一切无明习气,而达于证慧的境界。第四层次为起真如妙用,行善巧方便。
现在很多人虽也强调在生活中修行,但大多缺乏正知见的指导。(却如同世间人也讲求和谐,却常为烦恼所缚。)最后沦于有生活而无修行。在修行过程中打坐、看经、礼佛虽是必要的,境界的变化也是免不了的,但皆必回归到生活中才有意义。就像有些人常问我:他夜里所作梦竟有何意义?我只反问他:这个梦是否对你有所放示,是否能把梦境中所感受的应用于生活?若用不上就没有意义!意义是来自于生活的落实,绝不是想象忖度而已。同样,如在打坐时有所觉受,有某境界之呈现,但无法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还是没有意义的。所谓应用在生活中,就是能使我们减少执着、攀缘和对立,在剥去我们与「一真法界」间的层层隔阂,便愈能与法界成一体,就愈踏实,愈近于中道。
四、调心的原则
所以真正的修行是调心,使回复于中道。下面我们就中道而提出几点探讨:
1.不贪不瞋:贪瞋可分为二个层次,一是未学佛的贪瞋,一是已学佛的贪瞋。未学佛前贪的是名、利、富、贵。这些我虽不应贪,然此之不贪并不只是因别人告诉你贪不好,所以您不贪;而是要你亲身去体验、意会,贪所带来的困扰烦恼,因此而起厌离,这才能真的不贪。曾有人告诉我:他烟老是戒不掉!我反问他:你为什么要戒烟?他说:学佛的人再抽烟会被人笑。如此戒烟并不是自己由衷地想戒,而是接受别人给他的一种观念,才勉强戒烟,当然戒不成也。若能肯定不贪必能使自己活得更快乐些,自然便不再贪了。
其次学佛后的贪,就是贪境界、贪功夫:如想翻遍所有的经典,想闭关、想东奔西走以亲近善知识、想入定、想开悟。如此的贪心,亦使我们烦恼而不能落实受用,久而久之,道心便退转了。
至于瞋心,通常是由贪心而引起的。学佛学了半天,结果还是怨恨自己业障重,或是瞋怒别人习气重。此瞋实从「贪不得」而生。修行中境界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照自己的烦恼起于何处,在任何境界中起什么心,就可反省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同一分报纸,有人就爱看杀人越货的抢劫案,有人爱看明星版的星梦泪痕,有人则是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有人只爱看什么地力在清仓打折大拍卖,能观照到自己行为、心念的偏差,也才知道需用什么佛法去调伏。
2.不卑不慢:卑、慢表面上好象是二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其实卑慢互为表里;只是因缘际会,故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尔。从佛法来看,既众生皆有我执,也就是执某种情境为我。例如我若还聪明,即执聪明为我,我若是漂亮,且执漂亮为我。为有我执故,所以须向外假求境界来肯定自我。如果向外追求受到挫折,则由慢而卑;相反地,若向外追求顺利,则由卑而慢。故其执着于何处,就在此表现出卑与慢。能不执着,才没有卑慢。但「执着」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枝末深浅的差别而已,粗显的表现于外,为人所见,细微的只是念头的起落。真修行人,起心动念要比别人清楚,故在念头偏动当下,就该知道自己应往那边纠正。如此才得渐渐减轻而至无形。
3.不松不紧:人为什么会紧张呢?因得失心太重。现代的西方人常鼓励我们应顺着自己的欲望去追求。然人的欲望愈多愈放不下,就愈容易紧张。必放得下,才能松弛。在人心中,最放不下者乃是「死」也。我们常听人说怕暗、怕鬼,究其根柢皆离不开「怕死」。而已
其次有的人在紧张得受不了时,就反其道而行之———放逸。所以很多现代的西方人,在紧张的上了五天班之后,就尽情地吃喝玩乐以发泄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又如学生在大考后也是尽情放纵自己,所以松懈放逸是因为紧张。能真正放得下的人,既不会让自己太紧张,也不必靠松懈而作调适。不松不紧才能在轨道上很有规律的前进。现代人推行休闲活动,究其原因不外乎过分紧张。然而紧张很多是我们自己想象的,就如黑暗,实在只是不同于光明的境界而已,但我们却把他想象成恐怖的渊薮。又如死是什么,没有人真正知道,但人人怕死。由是未得患得,已得患失,这都是衍生于想象而有的不安心理,故当时时将心安于当下,才能不紧不松而合于中道。
4.不迎不拒:一般对于任何境界,不是迎就是拒。有些事未发生前希望它来,或既来了就死抓不放,希望它常住不去,此是迎。又有些事则不希望他发生,或既发生了,希望他快点消散,此是拒。如前面所说的贪、瞋、卑、慢、松、紧都是从迎拒所表现出的不同面貌,故当于迎拒中,细细检点自己,什么地方放不下,什么地方当调适。在学佛过程中,进步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对立的两极中,慢慢去调适以寻得中道。中道也不是位于两个极端间的中点,而是从平常心中去待人接物,故不会因对立而起执着和烦恼。当事事安于当下,才念念不为境转。
最后,修行不是因为我是佛教徒才需要修行,而是为求和谐、自在、圆满故,人人都要修行。这既是所有众生共同的愿望,也是唯一的道路。
讲于台大晨曦社七十四学年度第二学期干训营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