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书写在古谱里的音符活起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宣传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成果
。9月24日,京津冀古乐交流展演暨第七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在北京智化寺内隆重开幕了。来自京津冀的六家民间古乐队与智化寺音乐队同台展演, 带您欣赏一场穿越千年的 古乐传奇 !北京文博交流馆已成功举办六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本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依然以 展示非遗,扩大影响,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为主旨,通过京津冀三地古乐队同台展演,宣传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成果,丰富博物馆文化活动,活跃社区文化氛围,引导传统文化走近民众。智化寺音乐文化节已成为国内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展示宣传、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平台,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智化寺音乐节打造成一个国际间古乐交流的平台。
音乐节期间,将有16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由来自河北省保定市南虎贲驿村南乐会、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杜庄音乐会、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南头村音乐会、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南响口梵呗古乐会、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梵呗音乐会、北京市门头沟区京西古幡乐团和北京智化寺京音乐乐队轮番上演各自的代表性曲目。通过音乐专家现场解说,向观众介绍京津冀地区音乐的历史脉络和各自传承特色。同时,智化寺音乐队还与来自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东张务村、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端村镇两只乐队合奏智化寺京音乐的传统曲目,汇报展示京冀两地传承学习智化寺京音乐的成果。我们将与京津冀三地的古乐队共同努力,打造智化寺京音乐的传播基地。
展演之后,将于9月26日召开研讨会,探讨智化寺京音乐为主的冀中笙管乐如何申请加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和智化寺京音乐以及京津冀地区古乐如何协作发展,为当代社会生活所用,形成生产性保护与发展模式;会上将邀请音乐专家、非遗保护专家以及各乐队代表性传承人共同研讨。
京津冀古乐交流展演暨第七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活动,是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在北京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在建国门街道工委办事处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保定市、北京市门头沟区等单位的非遗保护部门支持下举办的;活动中相关单位的领导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高校部分师生以及文博界、音乐界专家;还有博物馆爱好者、古乐爱好者、社区居民、媒体记者共聚一堂,共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
背景材料:
1、智化寺音乐节回顾
自2006年至今,北京文博交流馆已成功地举办了六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历届音乐节曾邀泉州南音乐团、西安都城隍庙音乐团、五台山佛乐团、开封大相国寺佛乐团、台南孔庙雅乐十三音乐团以及冀中地区笙管古乐队与智化寺京音乐同台演出。精彩的古乐在音乐会中轮番展示,为观众增加了一个了解和欣赏古乐的渠道,让观众在节目中欣赏到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古乐,成为国内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宣传展示、经验交流、技艺切磋的平台。
2、本届音乐节参加展演的乐队简介
智化寺京音乐队(京)
据专家研究,智化寺音乐源自于宫廷,传承于智化寺,因服务于智化寺佛事活动和京城内的达官贵人而传承下来,在智化寺按代传承500多年从未间断,现已传至第二十七代。在历史长河中,智化寺音乐逐渐成为北传佛教音乐的代表,因此被冠称为 智化寺京音乐 。它集宫廷音乐、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于一体,素有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之称,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智化寺京音乐使用工尺谱记谱,现存最早的谱本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智化寺第十五代艺僧容乾所抄的《音乐腔谱》,另外还有清代道光、咸丰、光绪年间以及近现代艺僧所抄的谱本共14套,包括曲牌812首(含重复)。乐器使用笙、管、笛、云锣、鼓等,其中九孔管和十七簧笙均保留了唐、宋教坊音乐的遗制。
自1952年至1991年间,智化寺京音乐经历音乐界和佛教界人士及政府的发掘与抢救而渐入佳境。1992年,第二十七代传承人拜第二十六代艺僧为师,开始专职传承智化寺京音乐。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智化寺内传承研习智化寺京音乐,至今,传承人每日在智化寺内免费为观众展演,积极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近两年来,曾赴英国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及国内各地展演,让优雅的古乐穿越数百年的光阴为今人所享。
京西古幡乐团(京)
京西古幡乐是北京市门头沟西部山区传承了四百余年的汉族传统吹打乐,是古幡会祭祀佛道儒时演奏的祭祀音乐。京西古幡乐依托京西古幡会而产生,京西古幡会始于明,兴于清,每年正月十五和十六是幡会活动最为热闹的时期,旗幡招展,古乐悠悠,花会舞蹈穿插其中,例如锅子大鼓会、狮子会、秧歌队、音乐班等。京西古幡乐团即是京西古幡会中的一支代表性的音乐班。
京西古幡乐曲牌主要用于颂神祭神、朝顶进香等活动,现已发展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京西幡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吹奏乐和打击乐两部分。吹奏乐器由笙、管、笛、唢呐、云锣、大鼓、小钹组成。打击乐器由大铙数个、大钹数个,小两个、铛子一个、大鼓一面组成。古老的京西幡乐历经沧桑,是京西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山村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津)
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是一个以演奏佛教传承的梵呗音乐为主的民间音乐团体,位于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由镇北的金华寺僧人所传。清代乾隆七年版《武清县志》记载: 金花寺在县南四十里皇后店 。此处 花 与 华 字通用,金花寺即金华寺,皇后店即现在的黄花店。解放前,金华寺内有多位僧人往来居住,现存音乐主要为僧人所传。第一代传人释演光生于1863年(同治二年),卒于1938年,是目前可以考证的最早传人,音乐会目前已传至第六代。其中第五代传人刘树荃、杨振祥、马德路等人是当今音乐会的主要力量。刘树荃现为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会长。
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采用工尺谱记谱,口传心授,工尺谱谱字别具一格。目前,音乐会保存着金华寺遗留的一册曲谱,传承曲目约有七十余首,分为文场、武场和赞偈,文场曲目有《张公赶子》《倒提金灯》《四上牌》等,武场曲目有《河东钹》《河西钹》等,赞偈有《大三宝》《小三皈》等。黄花店同善梵呗音乐会有其固定的编制,十名乐手为满班,包括五吹四打一圆帽, 五吹 也称 文场 , 四打 也称 武场 ,音乐演奏时因场地场合的不同,分为走街和坐吹两种。乐器有管子、云锣、笛子、笙、铙、钹、鼓等。音乐会主要功用在于佛教法会、节日祭祀、音乐汇演等。
南虎贲驿村南乐会(冀)
南虎贲驿村南乐会,位于河北省高碑店市区西北部的南虎贲驿村,相传是清末新城镇开善寺僧人海波、化亮将乐谱传给温家屯村,后又传至南虎贲驿村。2007年11月,南虎贲驿村南乐会被列入第一批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虎贲驿村南乐会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目前有传承人20余人,曲牌使用工尺谱记谱,会中所存《老谱本》,记录了39首曲牌,封面写有 此卷为开善寺海波、化亮外传之俗卷,为清代民间常用曲牌 ,无抄立年代。此外还有《新谱本》,两本谱本共记有60余首曲牌,曲牌分文场和武场。这些曲牌根据不同的演出场合,分为佛曲、祭祀曲和俗曲,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联缀演奏。使用的乐器有大管、低音大管、唢呐、笙、笛、龙头号、云锣、二胡;打击乐器有铙、钹、大锣、小钹、铛子、碰钟、铃手、手鼓、小鼓、大鼓等。南虎贲驿村南乐会主要在正月十五上元节庙会和农历三月十五后山奶奶庙会及婚礼庆典上出会,根据不同的演奏场合,使用不同的乐器。目前,南虎贲驿村南乐会是高碑店市仅存的南乐会。
南头村音乐会(冀)
南头村音乐会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北燕家务南头村,于清乾隆年间即已存在,相传是由村北千佛寺僧人流传下来的。所存最早曲谱为清代所传工尺谱本,另外还传有铙钹谱和经书,现用曲谱是樊广印老人在祖谱的基础上抄写的,据说当时老乐谱已经破烂不堪,樊广印老人就从建筑工地(其本业是瓦匠)拾来做水泥袋用的牛皮纸,揩净裁好压平装订成册,将会里代代相传的工尺谱乐曲二百余首重新整理抄写了一遍,并且将所有曲牌按每个宫调抄写一遍,共有18套共200多个曲牌,这种记录方法在京津冀所有乐社中十分罕见,更显珍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南头村音乐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至1986年,在樊广印、王秀伦两位老乐师的主持下,南头村音乐会开始招募新成员,张永军、樊秋军等十来个十几岁的孩子成为新学员,音乐会开始恢复。目前,南头村音乐会主要在春节祈祥、神灵朝拜、中元祭鬼、祈雨驱雹、民间丧事等各种民俗活动中出会。2014年,南头村音乐会入选河北省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响口梵呗音乐会(冀)
南响口梵呗音乐会来自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南响口村,其音乐来源于南响口村弥陀寺,系僧传佛教音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战火纷仍,寺庙渐毁,梵呗音乐濒临失传,寺内僧人周月才将梵呗音乐传于俗家弟子当中。由于南响口村交通相对闭塞的原因,音乐保存相对完整,形态接近古貌。南响口梵呗音乐会中现存最早曲谱为普济和尚在1918年所抄,所记曲牌可分为小曲、出坛见、对口曲、牌子曲、大曲、武乐六类,按不同活动演奏不同类型的曲牌,南响口梵呗音乐会一般在寺庙诵经、散灯坑儿(元宵节前后三天,点灯祈福活动)、迎花会、庙会、丧事从棚等活动中出会。2007年、2008年,南响口梵呗音乐会连续两年参加河北省民族器乐大赛并获得民族器乐金奖。
雄县杜庄音乐会(冀)
杜庄音乐会始创于明代洪武年间,是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古乐的一支,由雄县中岔河大寺高僧传授给本村杜印龙,并从此发展传承。清末战乱中断,后经徐水县寨里村何姓师傅传授杜村李振清,得以留存现在,完整的保存了大量古谱,分为文武曲,其中文曲有《倒金灯》、《菩坛咒》等60首,武曲有《粉蝶子》、《七节》等4部。杜庄音乐会使用祖传的半调笙、管、笛等演奏乐器。自明清以来,依照道教为主脉,融佛、道、儒之精髓为一体,演奏形式丰富,韵律优美。
雄县古乐属民间鼓吹乐之北乐系,始于明初洪武年间,清朝末年最为盛行,传承至今,有亚古城、杜庄、开口、赵岗等多家音乐会。雄县古乐保留了多种古乐演奏技巧和80余首古曲,曲调古朴悠扬、气势雄浑,大有燕赵慷慨悲壮之风。古乐演奏有坐蓬和走街两种形式,文场在前,武场在后。2006年,雄县古乐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 冀中笙管乐 雄县古乐 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版权所有:地藏经讲解网